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围绕一个国家国土面积的大小,网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在这方面,外网上的一些言论针对中国的国土面积,往往有很多奇葩的观点。
最典型的就是越南和韩国。越南的一些人认为,我国华南的大片土地在古代属于越南的领土。至于韩国人,他们的胃口更大,有些韩国网友居然说,韩国古代的统治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的黄河流域。
而且,这些外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几千年来侵略和扩张贯穿始终,不然哪来的这么大的国土面积?
这种看法乍看起来很正确且没法反驳,但实际上是错误的。中国的土地面积之所以这么大,那是因为一开始就这么大。
最关键的是,人们现在谈论的国家和古代的国家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现代人看来,一个国家国土面积的大小,要么是从历史上继承而来的,要么是通过现代战争扩张而来,尤其是战争扩张的方式,现代人普遍将其看作是侵略。
比如希特勒试图占领全世界,日本想要吞并中国,就属于典型的侵略战争。但是请注意,这是现代国家概念里的侵略战争。
古代则不一样,古代的国家观念跟现代的国家观念完全是两个意义上的产物。现代国家观念以民族为基础,尤其是在二战结束以后,根据民族的划分,世界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新国家。
而且民族这种概念也是从西方而来的,在古代的中国,从来没有民族这种东西,有的只是共同推行的一套文化治理体系。
中国人几千年来行的是儒家之道,虽然骨子里有法家的治国根基,但是在表面上区分自己和他人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对方是否拜孔孟。如果对方没有儒家文明的根基,那就会被认为和自己不一样。
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在古代也是类似的逻辑,只不过他们推行的是另外的文化体系。最为关键的是,在西方大航海之前,世界上还有大片的地区,甚至连国家的概念都没有,完全处于部落甚至是蛮荒状态。
所以说,用现代的民族国家观念套用到古代社会是完全行不通的。更不要说,现代国家之间的扩张和侵略战争,和古代社会的扩张也存在着根本区别。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国古代中原地区是王朝的核心,东南西北存在着大量的边缘地区。在很多边缘地带,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既没有国家的概念,甚至有些地方连人烟都很稀少。
当中国人逐渐进入这些地区后,在当地繁衍生息,进行农耕文明的开垦开发,并逐步建立了政权意识,该如何去界定这种行为呢?这难道是侵略吗?如果是侵略的话,具体侵略的又是什么国家呢?
最典型的就是朝鲜半岛地区。现在的韩国人大言不惭地说,古代韩国的统治势力深入到了中原地区。可实际的情况是,是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文明,一点点照亮了这个处于边缘地带的蛮荒地区。
再比如历史上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看历史书的记载,两者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上百年之久,听起来相当惨烈。
然而,匈奴自始至终都不属于一个国家,仅仅是一种部落联盟的形式。汉王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既不是侵略,也不是反侵略,仅仅是匈奴人为了生存,对农耕文明的持续劫掠。
两者之间的战争虽然拖的时间长,但是战争烈度很低。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几次大规模的用兵之后,更是将这些游牧部落驱赶到了亚欧大陆的腹地。
像这样的战争,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可谓比比皆是。尤其是那些游牧部落,他们和农耕文明比起来,更加没有国家、朝廷、定居、土地这样的概念。
就比如欧洲的古罗马时期,罗马和古代的中国一样,也属于建立在农耕文明之上的国家,但是在罗马的周边,也存在着大量的蛮荒部落。
这些蛮荒部落后来将罗马消灭,欧洲由此开启了一段漫长的黑暗时期。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蛮荒部落几乎不建立任何国家形式的政治体。
所以说,农耕文明属于定居性的,只要出现了国家和朝廷这种形式,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面积就会逐步向四周围扩展、延伸,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游牧文明则不一样,他们不是说不在乎土地,而是对土地的理解是像水那样是流动性的,从而就没有农耕文明这样的国家观念。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直到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游牧文明才在北方地区真正建立了国家政权——辽朝。
欧洲也是如此。古罗马灭亡以后,那些蛮荒部落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化,才渐渐有了国家的观念,从而推动欧洲进入了封建时期。
所以,从根本上来看,古代当然也有战争,但绝对不是现代人所理解的那种侵略或反侵略战争。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古代的土地并不是靠着扩张和战争带来的,而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开荒种地模式下,一点点拓展而来的。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土地一点点扩张,靠的并不是刀枪,而是耕犁和粮食种子,当然还有拜孔孟的儒家文明观念。
人们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古代中国,实际上没有国家这个概念,只有天下这种观念。什么叫天下?最简单的理解不是以族群血缘为根基,而是以儒家文明为基础。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部落,不管你是契丹人还是突厥人,只要认同儒家的文化,就都同属于一片天下。正是在这种模式下,古代中国完全不用靠战争就能让周边的部落主动投奔。
最关键的是,中原王朝周边的部落一旦认可了这种观念,也会迅速融入到这种体系里。为什么总是说中国人的同化能力强,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比如历史上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个混乱的分裂时期,建立的政权多如牛毛,有些皇帝根本就是异族部落人,可是一旦他们面南称帝以后,就会自诩为王朝正统,因为他们认可中原王朝的天下观。
当代人在网上把忽必烈调侃成为刘必烈,本质上就是因为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也认可了中原王朝的天下观,甚至将自己建立的政权,当成是中原王朝政权的延续。
朱元璋推翻元朝以后,虽然元朝是妥妥的蒙古人,但是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依旧把元朝当成是中原王朝正统的延续和更替。
在天下观念下,根本就没有侵略和反侵略的说法,朝廷政权之间的更替就是一种延续。一个王朝被推翻,按照天下观念,是因为这个王朝的皇帝不修德行,所以才会激起反抗和民变。
如此一来,东亚的这片土地在一轮又一轮的政权更替和融合中,土地的面积也越变越大。要知道,古代的很多政权根本就没有建立在中原王朝地区,但是他们的皇帝也以正统自居。
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等到随后大一统王朝建立起来后,周边的一些地区也就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大一统的王朝里。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更替后,土地的面积也就越来越大,这就是天下观的本质。
现代人总是说,当年日本如果侵略中国成功,很有可能也会被汉文化所同化,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说,现代外国人认为中国庞大的土地,是历史上侵略和夺占而来的,实际上完全错误。中国的土地是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靠着天下观念,经过一轮轮的融合更替而来。
而且,单纯从土地面积来看,历史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土地面积也不小。
当代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是按照民族观念来划分出来的。而在历史上,有些地区自始至终没有演化形成国家,有些地区虽然有国家,但存在感可以忽略不计。
从历史上来看,本质上只有两个半国家,一个国家在东亚地区,就是中原王朝,另一个国家在欧洲。
中国属于大一统王朝,相信天下观从古至今的文明体系一直在延续,这属于一个完整的国家。欧洲地区自从古罗马灭亡以后,虽然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他们的文明根系是一致的。
因此,欧洲历史上无数个封建小国,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或者同属于一个文明体系。就好比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这样的模式。
至于另外半个国家,实际上指的是全世界。古代的世界,有的地区根本没有形成国家,有的地区虽然形成了国家,但并没有将文明体系延续下来,还有的地区建立起来的政权始终摇摆不定。
在这样的一种体系下,现代外国人说中国古代侵略扩张,实际完全站不住脚,真正搞侵略扩张的其实是欧洲。
大航海开启以后,欧洲开始在世界各地播撒自己的文明,把非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把文明的触角延伸到了美洲地区,然后直接催生出了另外一个国家——美国。
欧洲从古至今,才是靠着侵略和扩张完成了文明的延续与拓展。中国从古至今,天下观念一直是内敛式的,没有主动搞过侵略扩张。
而现在的世界,从本质上来说,正是在过去欧洲侵略扩张的体系之上,建立起来的新的文明体系。
表面看起来,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真正的国家其实只有几个,因为承载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和底色只有几个。
从古至今,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王朝,而欧洲在历史上由于封建模式持续漫长,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演化出了现代民族的观念。依照民族观念又逐渐演化出了现代国家观念,所以才会形成多个国家并存的模式。
但欧洲的文明底色是一致的,因此在随后的侵略扩张时期,欧洲人也带着这种底色走向了世界各地。也是在欧洲人的影响下,现在这个世界按照民族的观念才出现了这么多的国家。
表面看起来有这么多的国家,但实际上多数国家,早就被欧洲人染成了跟自己一致的文明底色。
所以也可以这么说,现代欧洲国家别看面积小,但是他们对外才是真正在侵略和扩张。而中国自始至终一直守护着自己的这片土地走到现在,天下观也渐行渐远。
参考资料:
《中国的天下观》 爱思想 2025年2月26日
《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和疆域观》 澎湃新闻 2019年6月14日
《欧洲的封建与中国的封建是一回事吗?》 澎湃新闻 2016年7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