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原本意图将大批中国产品放入对等关税豁免名单,向中国展现出一种“示弱”姿态,借此为自己铺就一条台阶,以便缓和双方关系。然而,中方并未领情,仅以一句“要求美方在纠正错误的道路上,再迈出更大一步”便轻松化解,令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落空。面对这一尴尬局面,特朗普怒不可遏,随即向卢特尼克下达指令,要用新招。
据凤凰卫视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节目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此前对包括手机及计算机在内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豁免关税,仅为暂时性行动,此类电子产品现已被纳入半导体类别,特朗普政府现正针对半导体研究拟定特别关税措施,具体细节或将于本周内公布。
仅仅过了24小时,4月13日卢特尼克竟然就在新闻媒体上透露如此消息,这只能表明一件事。
当前局势表明,特朗普正持续通过试探性举措评估中方立场。在意识到与中方直接对抗难以取胜后,其策略转向"渐进式摸索",试图在经贸摩擦中寻找突破点。
然而这一策略存在根本性缺陷:芯片、电子产品等商品仅占中美贸易结构的局部范畴,单方面豁免特定品类无法解决核心矛盾。此类措施的实质受益方仍以美国企业为主,无法改变双方结构性失衡的本质。
众所周知,美国科技产业拥有苹果(手机电子领域)、高通、英伟达、AMD(芯片领域)等全球领军企业,而这些企业的供应链高度依赖海外工厂生产核心零部件。若对相关商品实施关税豁免,或将进一步增强这些科技巨头在全球化竞争中的资源调配能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持续保持战略优势。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策略意图已被中方洞察。目前,中方并未因美方释放的“试探性缓和信号”而作出实质性让步,其核心考量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若中方迅速采取与欧盟类似的举措,即对美国相关政策作出即时退让,这实际上可能向美方传递出一个信号,即中方在此次贸易争端中已显露出疲态。一旦特朗普等决策者捕捉到这一信号,他们很可能会采取“趁势追击”的策略,进一步加大对华制裁力度。
因此,在做出此类决策时必须审慎行事,避免仓促行动,这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博弈。在任何形式的对抗中,心理战术均会对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中方对特朗普政府多变且难以捉摸的行事风格早有深刻认识。若中国贸然采取“同步决策”,特朗普极有可能得寸进尺,因此,这种“冒险”之举断不可行。
实际情况也验证了这一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变幻莫测,其制定国家政策如同儿戏,既缺乏深思熟虑,又罔顾集体智慧,就连其亲信也难以预料新政策何时会在特朗普的社交媒体上突然现身。
例如,此前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部分国家的关税暂缓90天,而当时他的贸易代表还在美国国会为其全球征税政策极力辩护。
此次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再次调整,无异于重演“狼来了”的戏码。如此反复无常的行径,终将使美国逐渐失去盟友的信任,最终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当下,美国所施行之关税政策,更似一种“精准打击”式关税。先是针对全球钢铁与铝产品征收25%之“钢铁税”,如今又欲对全球芯片及电子产品加征所谓“半导体关税”。
然而,无论美国当前所称之“钢铁税”、“对等关税”、“半导体税”,抑或未来可能出台之任何新税种,中国均将坚定不移,以坚定决心与无畏勇气,对抗美国之关税讹诈行径。
如今,关税战主动权已落中国之手,中方有耐心与特朗普博弈。反观美国,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国商家发现加税实际由他们承担。有美国女商人因无法支付145%关税,采购的中国货物无法成交。特朗普启动关税战后,超90艘中国货船抵美,但因无人能承担高额关税,货物无法接收。不少美国商人绝望,失去中国制造产品,事业岌岌可危。
美国《新闻周刊》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跌至上台后新低41%,单周下跌5个百分点。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已超出经济范畴,演变为规则主导权之争。中方率先反制,并与多国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展现应对美国“关税讹诈”的决心,影响特朗普关税决策。欧盟迅速与中国达成经贸合作共识,东盟也表示将联合应对特朗普关税措施。
中美关税博弈实为“胆小鬼游戏”,先露怯者即败,伪装无用。特朗普已入此境,中方将反制关税加至125%并表明“不玩数字游戏”后,他未称中方让步以结束贸易战,转而忙其他事务。特朗普上台后一直渲染“美国大胜”,白宫官网甚至发文称“50天50胜”,如今连自己的“赢学”都难以为继,可见其政策失败。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