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今年62岁,退休后一直坚持走路锻炼身体,每天至少要走个一万步。但最近一段时间,她有点怀疑自己这么走路是不是健康的做法了。
隔壁邻居老李每天走路、爬山,膝盖酸痛后依旧坚持。在上周爬山回来后,突然发生了心梗,没抢救过来走了。
女儿在知道刘阿姨的担心后,带着她去了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像她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一定不能过度追求步数,否则会促进膝盖退化,甚至诱发心脑血管问题。
回去后刘阿姨彻底“老实”了,不再每天大量走路。但网上有很多文章说中老年人坚持走路是个很好的锻炼方式,这路到底还能不能走了?
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对7.2万余名平均年龄61岁的受试者进行了6.9年的随访,受试者每日平均步行的步数为6222步。
通过分析发现,每日走路的步数>2200步时,心血管疾病发生、死亡风险均会下降;当步数达到9000~10500步时,死亡风险最低;步数9700~9800时,发病风险最低。
且研究人员发现,每日无论久坐的时间多长,只要步行4000~4500步就可以带来50%的益处。
图源自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素质的老年人所能进行的锻炼强度也不同。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究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普通人每日步行8000步左右最为理想,这个强度的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关节稳定、加强肌肉力量,且能保护膝盖和关节健康。
有多项研究明确指出,每天走8000步,是收获健康益处最多的一个理想数值。
每日坚持锻炼可以让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得到锻炼,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的作用,在呼吸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心肺功能;且走路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调节血糖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建议老年人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快走,《梅奥诊所学报》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无论身体的胖瘦情况如何,走路快的人相较于走路慢的,预计可多活15~20年。
快走是个很好的体育锻炼,尤其是一些本身身材偏胖的人特别适合,坚持快走可改善体脂率、减轻体重,最好在每分钟步行100步以上。
但对于本身有有慢性疾病、关节问题的人来说,运动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不要盲目锻炼。
在走路的时候可以观察下身体的表现,如若身上有这几个异常的话,很可能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1、步态不稳
走路的时候感觉摇摇晃晃的,甚至会无缘无故地摔跤,这很可能是神经 病变所致,与帕金森、脑梗死后遗症、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以及视力/前庭功能减退等因素相关。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步态异常的老年人在5年内中风的风险会增加3倍,骨折风险也会翻倍。
2、走路绊脚
走在平坦的路上却老是莫名其妙绊脚,多是在提示运动神经受损。如衰老所致的小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所致的小脑功能障碍,也有些人则是因为长期酗酒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3、内八字
在走路的时候脚尖会不自觉向内、膝盖不自觉向外弯曲,很可能与骨关节炎相关,也可能是软骨原发性、继发性退行性改变所致。除了异常的内八字走姿外,身上还可能有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以及弹响等症状。
4、双腿麻木无力
走路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双腿麻木无力,需要休息一会才能好转,继续行走后又会反复出现。该现象被称之为间歇性跛行,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椎管狭窄、闭塞性动脉硬化等症相关。
走路是个不错的运动项目,但在走路的时候也有不少的注意事项。尤其是老年人,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1、不要倒着走
倒着走路需要有很好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老年人在这2方面都比较欠缺,倒着走很容易摔倒。
2、不要上来直接走
不少人觉得走路强度低,所以不需要热身,这个想法非常错误。走路之前同样需要进行热身锻炼,将关节充分活动开来,避免运动损伤。
3、不要忽视心率
心率反应身体的负荷和运动强度,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心率,控制在170-年龄的数值左右为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头晕、头痛等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如若症状持续没缓解的话,要及时就医。
4、不要过早锻炼
老年人不要过早锻炼,尤其是温差较大的秋冬季节,过早锻炼很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建议锻炼的时候在早晨8~9点或是下午4~5点。
走路是个很好的锻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锻炼时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细节,不注重细节盲目错误锻炼,自然会给健康带来伤害。
参考资料:
[1] 《久坐的人有救了!每天走够这个步数,大大降低死亡风险!》.健康时报.2025-03-20
[2] 《这5种走路姿态,可能是疾病信号!华西医生:身体好不好,走路就知道》.华西医生.2023-11-27
[3] 《不用1万步!不同年龄有“最佳步数”,走路记住“5要5不要”!》.健康时报.2023-10-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