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道尽了越王勾践那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勾践的形象犹如一团迷雾,令人难以捉摸。有人将他视为励志的典范,传颂着他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报仇雪耻的英雄事迹;也有人对他嗤之以鼻,指责他兔死狗烹、背信弃义、残暴不仁,是个十足的虚假小人 。这位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为何会收获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他的身上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一同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探寻越王勾践充满争议的一生。
公元前 496 年,越王允常离世,勾践继位。新君初立,勾践急于证明自己,却不知危机将至。
吴国阖闾听闻允常去世,认定这是进攻越国、扩张领土的好机会,不听劝阻亲率大军杀向越国。勾践得知吴军来袭,毅然领兵迎战,双方在槜李之地交锋。
勾践深知吴军强大,正面难敌,便派出敢死队,排成三行走向吴军阵前,突然齐声呐喊后自刎。这惨烈一幕让吴军军心大乱,勾践趁机指挥越军猛攻,吴军溃败,阖闾被越国大夫灵姑浮击中脚趾,重伤撤回吴国,不久便去世,临终叮嘱儿子夫差为他报仇灭越。
勾践 影视形象
夫差牢记父命,日夜练兵。勾践得知后,担心被动挨打,决定先发制人。范蠡劝阻,他却不听,执意出兵。公元前 494 年,勾践亲率大军伐吴,夫差率全国兵力在夫椒山迎战。越军准备不足,被士气高昂、战斗力强的吴军打得节节败退,最终大败,勾践仅带 5000 人退守会稽山。
夫差乘胜追击,将会稽山团团围住。越国危在旦夕,大夫文种建议向吴国求和,用美女、珠宝贿赂贪婪好色的吴国太宰伯嚭。勾践照做,伯嚭收礼后在夫差面前为越国求情。夫差本就想北上与齐争霸,不想在越国耗费精力,便同意求和,但要求勾践带夫人和范蠡到吴国为奴三年。为保越国,勾践忍辱入吴为奴三年,受尽屈辱但复仇之心不灭。夫差以为勾践已臣服,期满后将其放回。公元前 491 年,勾践回国,以 “卧薪尝胆” 自勉,重用范蠡、文种等贤臣,发展农业、加强军备。
在勾践治理下,越国日益强盛,而夫差却沉迷酒色、昏庸无道,不听伍子胥劝谏执意北上争霸,致使吴国国力渐衰。勾践见时机成熟,采用文种计策,贿赂吴王、借粮还熟粮、送木料,还离间吴国君臣,致伍子胥被杀,秘密策划对吴进攻。
在勾践精心布局下,吴国走向衰落,越国愈发强大,一场决定吴越命运的决战即将来临。
公元前 482 年,吴王夫差野心勃勃,一心逐鹿中原,亲率吴国精锐奔赴黄池,与诸侯会盟,妄图在中原大地留下称霸的印记。此时的吴国都城,只剩老弱残兵与太子勉强支撑。蛰伏多年的勾践,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复仇时机,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果断点兵,率领越军如猛虎出山般猛攻吴国。
越军怀揣着多年的憋屈与斗志,士气高涨,冲锋时的呐喊声震彻云霄。他们如汹涌的潮水,势不可挡,迅速撕开了吴军的防线,一路高歌猛进,直逼吴国都城。留守的吴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毫无招架之力,瞬间土崩瓦解。勾践顺势长驱直入,一举攻入吴国都城,手起刀落,斩杀吴国太子。
勾践 影视形象
夫差在黄池听闻都城沦陷、太子身死的噩耗,犹如五雷轰顶,心急如焚。他来不及多想,匆忙与晋国定下盟约,便马不停蹄地赶回救援。可此时的吴军,历经长途跋涉与会盟的劳顿,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反观越军,士气正盛,斗志昂扬。在接下来的交锋中,吴军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夫差无奈之下,只能放下身段,向勾践求和。勾践深知吴国根基深厚,若贸然进攻,越国也必将付出惨重代价,权衡利弊后,他决定暂且接受求和,暗自等待彻底消灭吴国的绝佳时机。
此后,勾践夙兴夜寐,致力于增强越国国力,精心训练军队;而夫差却一蹶不振,沉溺于酒色之中,对朝政不闻不问,致使吴国国力日渐式微。公元前 473 年,勾践认定时机成熟,再度率军攻打吴国。越军士气高昂,迅速攻破吴国都城。夫差陷入绝境,走投无路之下绝望自杀,吴国就此覆灭。
勾践灭吴后,威名远扬,他率领越军北上与齐、宋、晋、鲁等诸侯在徐州会盟,展示强大实力,被推举为盟主,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然而,多年的屈辱与残酷斗争让勾践心态大变,曾经的贤君变得多疑、残暴。他害怕权力受到威胁,开始对功臣下手。范蠡深知勾践为人,越国灭吴后,他果断离开,隐姓埋名。临走前,他苦劝文种一同离开,称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但文种贪恋功业,心存侥幸。
不久,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说文种谋反。勾践本就忌惮文种才能,便借此机会赐剑给文种,让他去为先王试用未用的伐吴之术。文种悲愤交加,后悔未听范蠡之言,最终含恨自刎。
越王勾践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早年,吴越之战越国败北,他被迫以俘虏之身,入吴国为奴。
在那异国他乡,他饱尝凌辱,深刻体会到权力的翻云覆雨和命运的难以捉摸。但他心中复国的火焰从未熄灭,以超乎常人的坚毅和对复国的执念,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他成功逆袭,一举击败吴国,登上春秋霸主之位。这一非凡的经历,化作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精神的生动体现,成为后世在艰难处境中拼搏奋进的强大动力。
可令人惋惜的是,登上权力巅峰后的勾践,性情大变。他变得残暴多疑,对那些曾助他成就霸业的功臣痛下杀手,尽显其冷酷无情、背信弃义的一面。这些行径严重违背了人性中的善良与正义,致使他民心尽失、众叛亲离,曾经那个被越国百姓拥护爱戴的君主,变得面目狰狞,令人胆寒。
勾践 影视形象
评价历史人物,应如欣赏一幅完整的画卷,需从整体把握。勾践的一生充满传奇,既有卧薪尝胆、复仇称霸展现出的坚韧毅力、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成为令人敬仰的高光;也有诛杀功臣、残暴不仁,给百姓带来苦难,成为无法抹去的污点。
人是复杂的,历史人物更是如此。勾践的一生是一部传奇,也是一面镜子。它启示我们,成功不仅需要毅力和智慧,更要坚守道德与正义的底线,如此才能在追求成功的同时赢得尊重。在历史长河中,勾践的身影或许会渐渐模糊,但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激励我们不断追求真理、超越自我。
正如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勾践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它告诉我们,在追求成功和权力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忘记初心,不能失去人性的善良和正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值得尊敬和敬仰的人。
文字来源于@苏三说史的视频内容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