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11日,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联合出品的杂技剧《天山雪》在喀什大学新泉校区剧场上演,4位新疆巴楚小演员获得最热烈的掌声,为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2025文化润疆天山行”画上完美句号。
演出现场
演出当晚,上海援疆干部、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党委副书记沈忍带领亲友团悄悄坐到观众席,43位来自巴楚的亲友、老师与福利院小朋友,专程为4位新加入巡演的小演员加油助威。
“巴楚孩子能站在《天山雪》这样高水平的专业舞台上,我感到特别高兴,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别样意义。孩子们所在的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予以大力支持,选派工作人员全程陪护孩子排练巡演。上海马戏学校、巴楚县教育局、相关学校确保孩子们的学业不落下,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沈忍透露,“《天山雪》第一天演出,我们组织了43人亲友团来到现场,包括小演员的家长及亲友,其中有位小演员来自巴楚县福利院。工作人员专门带着福利院的哥哥姐姐们为他加油鼓劲。第二天,又有30位福利院孩子观看《天山雪》。大家看到台上小演员的出色表现,都感到非常欣慰。”
小演员与亲友团
4位来自巴楚县的孩子站上《天山雪》舞台,和上海援疆指挥部巴楚分指挥部牵线搭桥密不可分。在分指挥部支持下,上海杂技团赴巴楚县进行选拔,7月中旬入选的4位孩子飞到上海,参与《天山雪》排练及巡演。这对4位孩子和《天山雪》剧组,都是一次特别的经历。
小演员穆海麦提・艾沙江的妈妈汗祖热古丽・亚森,从巴楚县赶了两个半小时的路来到喀什看《天山雪》。舞台上,艾沙江以一段流畅的轮滑和颇具感染力的独舞赢得满堂喝彩。谢幕后,亚森第一时间来到后台,泪光闪烁,为儿子擦去额角的汗水,“看到他在这么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我特别骄傲。感谢《天山雪》给了孩子这样的机会。”艾沙江兴奋地说,杂技剧让他变得更自信,在上海排练期间萌生新的梦想,“将来我想学达瓦孜。”
福利院老师赛那完·阿布杜克热木说,“很多孩子看完《天山雪》后,有了更高的人生追求和学习目标,比如考取内高班、疆外大学,在文艺、体育等领域争取突破。”
2023年11月,《天山雪》首次文化润疆之旅,第一站就选在喀什大学新泉校区剧场。两年里,《天山雪》荣获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剧目奖、“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2024年度重点扶持作品、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此次重返喀什大学,两天演出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许多师生观剧后感动不已。
“2023年,我们刚完成《天山雪》创作,来新疆汇报演出,心情忐忑,像来交答卷。2025年,《天山雪》已经历四次大改,小调整不计其数,我们更有底气在这里展示舞台上的成果。”上海杂技团团长、上海市马戏学校校长梁弘钧表示,“两年间,我们向新疆演员学习了很多,比如达瓦孜技艺、新疆演员出色的歌舞表现力,以及他们演出时自然流露的炽热情感。新疆艺术剧院副团长亲自带队,40多岁的演员也上台表演达瓦孜,这对我们的演员都是极大的激励。自强不息、不断挑战自我,正是杂技人的精神,也是《天山雪》表达的逆风飞翔的雄鹰精神。”
演出现场
《天山雪》喀什大学演出之前,上海杂技团与上海市马戏学校的“文化润疆”小分队已在10天内兵分两路,跨越天山南北,奔赴13个站点完成18场演出。演员们有时一天连演两场,奔波不同场地,却无一人喊累。“一路的演出收获了一路的精彩。”演员们说,观众眼中的惊喜和掌声,让他们的付出有了意义。
“从2007年新疆班、2017年《阳光梦》,再到《天山雪》,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与新疆同行一起并行在杂技事业发展的道路上。” 梁弘钧透露,“我们已与新疆艺术剧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在节目和人员有更紧密交流,还可能和新疆乐团、歌舞团、十二木卡姆等有更多合作。我们希望继续挖掘民族题材,创作更多爆款杂技剧。”
原标题:《4位新疆巴楚孩子参演《天山雪》,妈妈哭着说,“我特别骄傲”》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诸葛漪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