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风科技线浮出水面,资金暗涌布局明年,哪个板块将率先引爆

——10月27日A股看什么?这些板块或藏着机会

周一的A股市场,或许正酝酿着新的风向。刚刚过去的周末,不少投资者都在盯着几个关键信号,从政策到业绩,从资金到需求,几条主线已经隐隐浮现。

图片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先看科技成长这条线。上周通信、电子板块的涨幅已经说明了市场的态度,“十五五”规划对科技的倾斜,让TMT和AI产业链成了焦点。

智能安防里的人脸识别系统在地铁里越铺越广,智能交通的信号灯调度算法也在不少城市落地,这些看得见的应用,正在变成企业的订单。

更关键的是,不少基金已经开始提前布局明年的行情,科技成长向来是他们的“必选项”,资金慢慢往里走,板块的温度自然会升起来。

高端制造这边也不示弱。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推的“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让航空航天、半导体设备这些领域的企业有了新的发力点。

比如有些做芯片设备的公司,靠着自主研发的技术,已经能和国外厂商抢订单,高壁垒带来的高利润,正是市场愿意给高估值的理由。

政策里提的“新质生产力”,说白了就是要让这些硬科技企业跑在前面。

金融板块的机会,藏在央行的动作里。10月27日央行要做9000亿的MLF操作,净投放2000亿,这已经是连续第八个月加量续作了。

银行手里的钱宽裕了,就能多放贷款,利息收入自然会涨。而且现在银行股的估值不算高,外资回流的时候,往往先看这类“安全牌”。

券商板块更直接,上周五两市成交额回到了8200亿,交易一活跃,券商的佣金就多了,要是行情能稳住,投行和自营业务也能跟着沾光。

新能源和环保的热度,一半靠业绩,一半靠政策。立新能源刚发的三季报里,净利润涨了2倍多,光伏和风电项目在“沙戈荒”地区铺开后,发电效率和外送能力都上来了。中绿电的光伏发电量前三季度涨了289%,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环保这边,发改委刚出的节能降碳政策,给东部地区的项目补60%,西部补80%,污水处理、大气治理的企业,接下来可能会接到不少政府订单。

消费板块则是“稳”字当头。国庆中秋假期里,全国出游花了8090亿,长白山景区的游客涨了22%,步行街的营业额也涨了6%。

食品饮料里的老字号出了新口味,旅游酒店里的民宿搞起了“周末微度假”,这些贴近生活的消费场景,让板块有了韧性。

现在消费股的估值不算贵,等市场信心再回来点,资金肯定会往这些“刚需”领域靠。

当然,市场从来没有“稳赚不赔”的说法。中美经贸磋商的结果还没落地,三季报里也可能藏着个别企业的“雷”。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顺着政策方向、盯着业绩亮眼的板块,总能找到更踏实的机会。

你觉得今天哪个板块会先动起来?是科技的爆发力强,还是消费的韧性足?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财经   暖风   板块   水面   布局   明年   资金   政策   科技   企业   市场   业绩   订单   央行   韧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