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小店凭月饼封神!川沙人从小吃到大,市区人后备箱塞满才走

你见过市中心老字号门口排肉月饼的盛景吧?那人贴人的场面,像是给马路镶了边。

在几十公里外的浦东川沙川黄路,同样的场景周边的老百姓早就见怪不怪了。这家从1994年就开始经营的新川饮食店,几乎是伴着几代川沙人成长的。而他家最受追捧的商品之一,莫过于中秋前后的月饼。

一到中秋,小店排队的食客从川黄路一直蔓延到新川路,蜿蜒曲折,足足有100多米。为了让更多食客错峰买月饼,小店营业到凌晨两三点。可惜排队没有“淡旺季”,即便是到了半夜,人稍少些,总还是要排上三五分钟。为了维护街角的秩序,就连川沙镇里都派出了几名安保人员,协助门店引导队伍。

店里就更忙了。头天晚上11点,店里的“大管家”张夫涛带着五六十名员工就干起来了。平时大家还轮个早晚班,有的负责面档,有的负责生煎的制作。此刻,全都得扑在月饼上。

店里一共售卖4个口味的月饼,鲜肉的、枣泥的、豆沙的、百果的。为了提高制作的效率,百果等甜馅已经是预先拌好的,即便如此,制作流水线上的人还是一刻不停,足足包到第二天的凌晨。

张夫涛自己都说不准一天包了多少只、卖了多少只。“反正烤箱是没停过。窗口上十几盘现烤月饼,10分钟就卖没了。”

喜欢这家川沙月饼的,可不光是本地人。虽说新川饮食店从不做广告,可名气还是靠“人传人”,传到了市区、外地。川黄路是条小路,周边原本车流一般,但到了卖月饼的季节,好多从市区开车过来的食客就在徘徊找车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路变得拥堵。

张夫涛说,市区的客人不仅数量可观,购买力也惊人。不少人后备箱一拉开,一盒盒月饼“噌噌”往里填,一次要买上几十盒。一个从静安区来的大哥一边搬月饼,一边说:“他(新川饮食店)这个月饼和市区(老字号)不一样的,你一吃就知道。”随后神秘兮兮地笑了笑,开着车疾驰而去。

有啥不一样,后厨里,张夫涛揭晓了答案。就拿卖得最好的肉月饼来说,一个7块5的价格虽不算便宜,但看看个头,一个月饼里足足包了一两肉,女孩子吃一个,能顶一顿早餐。

有食客说,他家月饼的皮好吃,够酥。张夫涛从现烤的一盘月饼里随手拿了一只,拿筷子夹开,一层层酥皮立刻脱落,肉馅上只粘着薄薄一层,但露出来的肉馅却又汁水饱满,咬下去口感弹牙。

“肉馅里的汁水得锁住,不能流出来,这样皮才能始终保持酥脆,这是我们的秘方。”张夫涛说。

这年头,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月饼的摄入越来越谨慎,一个能让人忍不住贪嘴的月饼,就必须有它的独到之处。

销量排在第二的,是枣泥馅。一位年年都来光顾的闵行食客说,她吃遍了上海各个老字号的月饼,没有一家的枣泥月饼是看得见原料的。与一般的枣泥不同,这里的枣泥保留了大枣的形态,再配上大粒的南瓜子、核桃仁等坚果,枣香中带着果仁油脂的焦香,不知不觉,拳头大的月饼就这样下肚了。

节庆时,新川饮食店是老饕们购买月饼的目的地,但平日里,它还是川沙区域老百姓的食堂。这里主营各种炒面、汤面、生煎、锅贴,以及荤素搭配的盒饭。

开业之初的20年里,这里24小时营业,现在改成了从早上5点营业到次日凌晨3点。本地客人往往赶在饭点儿来,一家人或者一个人,笃悠悠坐下,慢慢享受一顿饱餐。

而怎么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本地人,就看他点不点肉丝炒面、点不点锅贴生煎。一位住在附近的大哥一边排队买月饼,一边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这里的肉丝炒面。“这个面是我们本地的老味道,现在很多店做不出来了。油水足!酱油足!浓油赤酱。”

生煎和锅贴沿袭了月饼的风格,个大。外壳脆脆的,里面包着一汪汤汁和一口绝对塞不下的大肉馅。

去年,为了减少排队等位现象,新川饮食店将店面扩展了一倍。30多年的家门口小店不但活着,还活得更好了,更有生命力了,靠的正是与老百姓需求的贴近。

原标题:《30 年小店凭月饼封神!川沙人从小吃到大,市区人后备箱塞满才走》

栏目主编:周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杜晨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美食   封神   月饼   市区   枣泥   饮食店   食客   肉馅   锅贴   炒面   老字号   汁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