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核+X”创意大赛总决赛暨对话交流活动圆满举办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也是“核+X”创意大赛创办10周年,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开展之际,9月14日,以“核燃青春强国梦 砥砺十载创未来”为主题,第十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总决赛暨对话交流活动在苏州大学圆满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顾雁峰,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苏州大学、江苏省科协、苏州市科协等单位有关领导、专家,山东、湖北、陕西、湖南、北京等核学会代表,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代表和参赛师生,苏州大学的学生代表、苏州市中小学生共计800余人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名誉院长柴之芳线上表达祝福;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秘书长、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院长刘立业,国家核安全局核一司副司长罗建军、国家原子能机构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熊攀、中核集团党群工作部副主任、集团团委书记何高波,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主任黄超、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佐明,分别代表发起单位、指导单位、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现场致辞。

刘立业表示,“核+X”始终以“激发青年创意、传播核科学知识、消除公众误解”为使命,首次开辟“科技创新赛道”,从科普到科创双轮驱动,让科学精神在创造中熠熠生辉。站在大赛10周年新起点表达三点希望:一是坚守初心,在“变”与“不变”中深化科普使命;二是激发创意,在“破”与“立”中彰显青年力量;三是面向未来,在与时俱进中共筑核事业根基。希望更多青年与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核+X”之旅,持续释放“1+X”的裂变效应,为我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青春动能与广泛的社会力量!

罗建军表示,本次大赛主题饱含了对核能事业未来发展的深情寄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投身强国建设的实际行动。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高度重视核能与核安全公众沟通工作,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凝聚合力,构建核科普“新生态”;二是精准施策,构建传播“新矩阵”;三是科学评估,用好成效“度量衡”。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助力我国核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熊攀表示,国家原子能机构新闻宣传中心始终高度重视涉核新闻宣传科普文化工作,将一如既往支持“核+X”创意大赛的举办,助力大赛走向影响更加深远、成果更加丰硕的下一个十年。希望同学们以本次大赛为新起点,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实验做到产业需求端,让核技术更好服务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

何高波表示,“核+X”创意大赛作为中核集团六大科普品牌活动之一,已成为激发青年学生创新思维、培育科普新质生产力、展现核科技魅力、弘扬核工业精神的重要平台。当前,核科技的发展迎来新机遇,处在科技浪潮“Z世代”的青年学子是连接核科技和社会公众的最佳桥梁。希望大赛成为最具潜力的融合创新“孵化器”,成为最强能量的核知识“播种机”,成为最可信赖的携手共进“连心桥”,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推动强核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黄超表示,今年是核工业创建70周年,老一辈创业者铸就了“两弹一艇”的历史丰碑。“核+X”创意大赛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给与大家通过奇思妙想实现核能赋能美好生活、守护国民健康、乃至打造强国盾牌的无限可能。中广核高度关注青年群体创新创效工作,希望同学们在“核+X”的舞台上展示才华,树立强国报国情怀,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个人价值。

查佐明代表苏州大学向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师生们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表示,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科普工作的号召,已连续八年举办“核+X”校级赛事,能承办本次活动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后将依托特色科研资源,继续发挥好三个国字号基地作用,学习各兄弟院校优秀科普经验,建设一批科普创新实验室,培育一支跨界融合的科普导师团队,打造一套可复制的科普实践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科普工作质量,让科普教育成为实践育人的全过程。

“核+X”非凡十年之际,现场发布了《“核+X”十周年宣传片》,共同回望十年携手的时光胶片,重温融进岁月里的热爱与感动。

总决赛通过作品播放、宣教员讲解、与院士专家对话交流、评审打分等环节展开,评选出本届大赛一等奖和对话交流活动“优秀科普宣教员”。与此同时,活动全程开通了网络直播,在线人数达9万余人,并由场外观众投票产生“最佳人气奖”。

评审结束后,张焕乔院士对决赛作品进行了总体点评。张院士指出,七件作品就像七束“创意射线”,能量大、靶向准、深度够,用短视频、动漫等“X”语言,让核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让这份年轻活力飞进老一辈核科技工作者的心里,体现出我国核科普正从“讲清楚”走向“听得懂、愿意看、主动传”。希望同学们继续把“两弹一星”的火炬翻译成时代的流行语,愿“核+X”大赛继续用无限创意点亮强国“核”力的未来。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强劲科普之翼助力创新,今年“核+X”大赛首次开辟“科技创新赛道”,鼓励更多高校学子在“核+X”的舞台迸发青春智慧,展现新时代青年创新风采。现场对本届科技创新赛道一等奖作品进行展示,并邀请宣教员分享创作的心路历程。










对话交流、评审打分


















参赛团队


















参赛团队

活动中,苏州大学五月天音乐社带来的乐队表演《就是哪吒》,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也将青年大学生的个性飞扬与热血活力演绎得淋漓尽致。

活动最后宣布了“最佳人气奖”、对话交流活动“优秀科普宣教员”,揭晓了现场评审产生的一、二等奖,并邀请一等奖团队发表获奖感言。今年“核+X”大赛参赛高校与作品质量显著攀升,征集作品1402件,经过高校选拔赛、区域赛、全国资格赛、初赛及半决赛的层层角逐,最终有7件作品闯入决赛,现场评选产生5件一等奖。








当天下午,活动承办方苏州大学邀请与会嘉宾一同走进放医国重室展厅与实验室,探访校史馆的岁月印记,与业界同仁畅聊科研创新成果,共品苏大科研与科普的独特魅力!


十年前,我们怀着砥砺深耕、强核有我的信念勇毅启程,铸就了“核+X”品牌;十年间,“核+X”的品牌力量让科技之光穿越山川湖海,让青春创意激荡时代的回响;今天,站着“核+X”创意大赛10周年的新起点,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浪潮中奋楫前行,“核”力助推核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苏州大学、科普中国和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承办,得到人民日报、光明网、中国科技新闻网、中国环境报、中国核工业报、科普中国、新华日报、苏州日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通过光明网、中核集团多媒体平台,中国辐射防护学会、苏州大学等视频号同步直播,线上观看量超300万。

来源:中国辐射防护协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科技   创意   圆满   中国   大赛   苏州大学   核工业   国家   强国   防护   青年   院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