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期间,王楚钦穿着深蓝色队服站在球台左侧,对面的雷德齐姆斯基理了理浅棕色头发,手里的球拍敲了敲球台。这是两人第一次碰面,第一局都打得谨慎:王楚钦的正手进攻被对手防回来,雷德齐姆斯基的反手弹击也没得分,直到7-7平,王楚钦突然加速,连续四个大角度扣球,把对手逼到边线,11-7拿下。
第二局他更顺,不管对手发什么球,都能抢在上升期回过去,11-4赢下。看台上的球迷举着“大头最棒”的牌子欢呼,有人已经开始拍视频准备发朋友圈。没想到第三局,雷德齐姆斯基变了:发球时故意把球拍藏在身后,一会儿勾手一会儿侧旋,王楚钦接飞了两个,又判断错了三个,10-12输了。第四局更急,对手的节奏越带越快,王楚钦的脚步有点乱,回球下网好几次,8-11再丢。
决胜局开局0-3,他咬着嘴唇蹲下来系鞋带,抬头时眼睛里带着狠劲,每球都盯着对手的手腕,慢慢追成5-5,最后靠一个擦边球11-8赢了。赛后他跟裁判握了握手,把球拍往包里一塞,就往通道走,连记者递过来的麦克风都没碰。
赛后不到40分钟,王楚钦就出现在男双赛场。他和林诗栋搭档,对战卡尔森和法尔克,第一局有点慢热,林诗栋的发球被对手拧回来,王楚钦的回球又下网,7-11输了。但第二局两人调整了:王楚钦负责正手进攻,林诗栋守反手,连得4分反超,11-9赢下。第三局更顺,他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11-7拿下。
混双比赛在晚上21点开始,和孙颖莎搭档的王楚钦,明显比单打时放松,孙颖莎的正手进攻被对手防回来,他立刻补了个反手弹击;孙颖莎发球,他就站在旁边帮着看旋转,11-6、11-5轻松赢下陈垣宇和蒯曼。
赛后接受混双采访时,王楚钦挠着头笑:“单打耗了太多体力,刚才双打的时候腿有点沉,但跟莎莎配合就有底,她总能接住我没打好的球。”至于没接受单打采访的原因,他说:“后面还有两场,得赶紧热身,不然肌肉凉了更累,毕竟双打的节奏跟单打不一样,得提前找感觉。”
王楚钦这次的赛程密度,比去年奥运会还大。去年奥运会,他打完混双决赛后,隔了3小时打单打,当时就说“腿像灌了铅”;这次更夸张,单打结束后不到1小时要打男双,再隔2小时打混双,中间只有热身时间。而且混双搭档孙颖莎,两人最近半年只一起练过三次:一次是在深圳集训,一次是在成都公开赛,还有一次是上周的队内赛。
赛前他们只合练了半小时,却能赢下比赛,靠的是以前的默契,比如孙颖莎发球,王楚钦就知道要站在哪个位置;孙颖莎进攻,王楚钦就会帮着补位。对手雷德齐姆斯基也不简单:他是波兰队的“潜力股”,去年拿过欧洲青少年锦标赛的男单冠军,教练专门帮他设计了五种发球姿势,就是为了打乱顶尖选手的节奏。
这场比赛楚钦被吹了一次发球遮挡挑战失败,其实是因为他太急着抢节奏,发球时手腕没完全展开,裁判没看清。赛后技术统计显示,他的失误率比前几场高了15%,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局的接发球环节。
这场比赛让我们看到运动员的不容易,一天三赛既要拼单打,又要顾双打,体能的消耗不是常人能想象的。我觉得赛事方可以多考虑运动员的赛程安排:比如把同一个运动员的比赛间隔拉长一点,或者避免一天内安排三场高强度比赛。
对王楚钦来说,接下来的比赛得注意体能分配单打时别太拼,留着力气给双打;双打的时候多跟队友配合,让队友帮着分担点压力。球迷们也别太急,给他点时间恢复,毕竟赢球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