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进博会里最“卷”的细分市场,乳制品绝对算一项。每届进博会上,几乎全球乳制品巨头都会齐聚一堂,带来最新的产品。粗粗看去,其中既有液体奶,也有奶粉、奶酪;既有牛奶,也有羊奶以及更小众的驼奶、水牛奶;即使都是奶粉,还会根据年龄、人群、功能等,进一步细分……

进博会上的乳制品令人目不暇接(作者摄)
事实上,正是因为“喝奶”这件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才吸引乳制品品牌争相出新。由于选择太多,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存在不少概念营销。逛一逛进博会,很多参展商对产品的解释反而澄清了很多“智商税”。
进口奶比国产奶更好?
部分消费者认为,进口奶要比国产奶更好。可在进博会展台,会发现不少品牌带来的产品产自中国,或者同时提供“中国产”与“境外产”的不同版本。这是为什么呢?
“‘进口奶比国产奶好’完全是误导。”业内人士表示,不论是生产工艺还是研究结果都显示,进口奶与国产奶各有所长,没有绝对的“更好”。
在液态奶方面,进口奶受制于物流运输,往往以高温灭菌乳的形式出现,即便是巴氏杀菌乳,进口奶进行巴氏处理时的温度也普遍高于国内生产企业。高温会破坏乳品中的活性营养物质,所以从活性营养物质保留量看,国产的巴氏杀菌乳要比进口液态奶更胜一筹。
也有消费者问,如果都是高温灭菌乳,是不是进口奶比国产奶更好呢?答案也是“不一定”。
因为高温灭菌乳的品质主要看蛋白质、钙等乳品基础营养成分,国内外产品旗鼓相当。我国国家标准要求高温灭菌乳蛋白质≥2.9克/100毫升、钙≥100毫克/100毫升,中外产品普遍能满足。其中,进口产品的蛋白质平均在3.0-3.2克/100毫升,而国产中高端产品的蛋白质也能达到3.2g/100毫升以上。
与之相类似,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的差异也并非完全看产地。进博会上,有海外品牌同时带来了“中国产”与“境外产”的婴幼儿奶粉。展台工作人员解释,两者的差异主要是微量营养成分,“两个版本的奶源一致,但‘中国产’主要根据中国宝宝体质添加了对应的营养成分;‘境外产’则根据境外生产地的消费者特点添加微量营养成分,与中国的有些不一样。”但该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些区别不是衡量哪个版本更好的依据,“可以说,中国宝宝吃中国产的会更合胃口。至于境外版本,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选择。”
可见,消费者在判断乳制品品质时,不能只看产地,而是要看营养成分表,根据个人需求选择。

看营养成分比看产地更重要(作者摄)
羊奶比牛奶更好?
随着乳制品市场选择日渐多样,以羊奶、水牛奶、骆驼奶等为代表的小众乳制品也日渐走俏。与牛乳制品相比,小众乳制品的价格要高出一大截。那么,它们真的更有营养吗?
在进博会展台,记者看到很多来自海外的小众乳制品,不过展台工作人员在介绍时表示,不能夸大这类乳制品的营养,“小众乳制品的部分指标会优于牛乳制品,但消费者选购时,应当综合实际需求、价格等多方面因素。”
有工作人员以羊乳制品为例解释,羊乳制品确实比牛乳制品更易吸收,这是因为羊乳脂肪球直径只有牛乳的1/3,而且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更接近母乳,消化率、天然钙含量也比牛乳高一些。肠胃弱的人群在饮用羊乳制品后,或许会发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变少了。但是,羊乳的叶酸含量只有牛乳的1/5,因此,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必须额外强化叶酸。
同时,羊乳并非部分商家所宣传的“低过敏”,因为羊乳与牛乳中的主要致敏原相似,交叉过敏率高达80%至92%。也就是说,对牛乳蛋白过敏的人,很可能也对羊乳过敏。尤其对婴幼儿来说,如果发现牛乳蛋白过敏,不能直接换羊乳,而是要根据医生诊断,判断是否需要深度水解奶粉。

羊奶粉(左)虽然易吸收,但与深度水解奶粉(右)完全不同,不能随便替代(作者摄)
最后,牛乳制品市场成熟、品牌众多,价格通常比同类羊乳制品低30%至50%,而且牛乳也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营养需求。由此可见,消化弱或对牛乳轻微不适者可尝试羊乳,而牛乳制品对大部分人群来说,仍是高性价比的选择。
其余的小众乳制品与羊乳相类似。它们在部分指标上优于牛乳,但也各有缺陷。消费者最终选哪一款,还是要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奶酪比液态奶、奶粉更好?
这两年,奶酪市场也很热闹。部分商家称,奶酪的蛋白质和钙含量远高于液态奶和奶粉,所以更有营养。但这一观点回避了奶酪的缺陷。
就蛋白质、钙含量看,奶酪确实高于液态奶和奶粉,从而赢得了“奶黄金”的美誉。而且奶酪经发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乳酸有助于钙吸收。所以,奶酪比较适合需要补钙的儿童和老年人。

奶酪虽然好吃,但不能多吃(作者摄)
但要注意的是,奶酪的脂肪和钠含量远高于液态奶、奶粉。根据中疾控营养与健康所的食物营养成分查询平台,奶酪同类均值中脂肪含量超过20克/100克、钠含量可达600毫克至1500毫克/100克;全脂速溶奶粉的脂肪平均含量在16克/100克左右,钠含量平均约220毫克/100克。可见,食用奶酪要适量,过量会增加心血管负担。
至于液态奶和奶粉,虽然蛋白质、钙含量低于奶酪,但优势在于营养均衡、食用便捷。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品牌都根据目标客群,为产品添加了维生素D、益生菌等成分,更适合消费者日常饮用。同时,消费者可以灵活选择全脂、低脂、脱脂等不同含脂量的产品。
归根结底,乳制品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更适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300克至500克奶及奶制品,换算下来约等于300毫升牛奶、30克奶粉或50克奶酪。


披萨上的奶酪、各种奶油,都属于乳制品,每天吃适量即可(作者摄)
在选择具体产品时,消费者记得查看配料表。一方面,配料表越简单越好,蛋白质和钙含量是关键指标。另一方面,添加的营养成分可以根据年龄、营养目标等进行个性化选择。
原标题:《进博会最“卷”的细分市场,和每个人都有关,很多误解一次说清》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任翀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