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西北野战军前委召开了一场持续八天的大会。会上,彭老总对一支部队先简单表扬,后着重批评。在台下听着的部队领导不服气,当场就和彭老总争吵起来了。
散会后,彭老总把顶撞的干部留下来,并叫来了贺龙、林伯渠等人。这位干部直截了当地表示:“彭总骂人太严厉了,我有意见。”林伯渠是党内著名“五老”,他说:“不能光盯着彭总严厉的一面!”贺龙则说:“和彭总顶牛,混账!”
通过林老、贺龙的批评后,这位干部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对彭总的看法更加全面、深刻了。这位干部正是贺龙的外甥女婿——廖汉生。
不久,西北野战军前委又开了一场持续十来天的大会。第一天会后,部队的一个小剧团表演了评剧《玉堂春》。这部旧戏,主要讲的是明代名妓“玉堂春”和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的爱情故事。当时,廖汉生和其他干部们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
没想到第二天会上,彭德怀就点名:“昨天的戏是谁点的?简直是低级情调!”听到这话,廖汉生一下子想起了,戏剧的内容确实存在不好的东西。面对台下彭老总的怒骂,廖汉生是怎么回复的?
1919年,贺龙带领队伍从湖南樵子湾乡经过。在路上,贺龙看到个小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上前交谈后,发现小男孩是自己部下廖兰湘的儿子廖汉生。
贺龙见小男孩机敏聪慧,便和廖兰湘说:“我看上你家小子了,给我们贺家当女婿吧!”就这样,廖汉生与贺龙二姐贺戊姐的女儿肖艮艮定了“娃娃亲”。廖兰湘病逝后,廖汉生就被贺家养起来了。
廖汉生要跟随贺龙打仗,贺龙考虑自己部队打得是大仗,廖汉生还小,便让廖汉生到未来岳母贺戊姐的游击队先锻炼着。廖汉生17岁的时候,正式与肖艮艮结为夫妻。这样算来,廖汉生就是贺龙的外甥女婿了。
1933年,地主武装防团袭击了游击队,敌人残忍杀害了肖艮艮和2岁的孩子。廖汉生气愤不已,发誓要给妻儿报仇雪恨。这一次,贺龙接受了廖汉生,调他到红三军军部担任书记员。同年,经贺龙介绍,廖汉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此,廖汉生就在贺龙身边工作了。
1936年7月,贺龙在长征路上,被任命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队到达陕北后,有人指出红二方面军是贺龙的“个人部队”,还特别点出了廖汉生的名字。
廖汉生不服气,他认为刚开始的时候,对贺龙是有英雄崇拜的思想,但随着入党时间久了,他在思想、政治上都打开了眼界,党的领导早已压过了个人崇拜。
廖汉生打算到别的队伍中去,副政治委员关向应给他做思想工作,告诉他跟着贺龙干革命,就是跟着党干革命。廖汉生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1946年,为了保卫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立了西北野战军。贺龙领导的部队归彭德怀领导。当时,廖汉生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
廖汉生习惯了贺龙指挥,在彭德怀手下打仗,廖汉生忍受不了彭总的严厉批评。彭总只会针对战场的问题,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批评,并非是针对廖汉生个人。不过,廖汉生以前从未有过这种被训的经历,他很不服气。有时候,廖汉生脾气上头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地顶撞。
从1947年起,廖汉生的队伍就归彭总直接领导了。廖汉生的体会是,对彭总的军事指挥是佩服的,但对彭总的暴脾气是忍受不了的。1年后的大会,在贺龙的批评下,廖汉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与当年他的思想升华一样,他完全接受了彭总的批评。
当《玉堂春》被点名后,廖汉生便主动在会前作了检讨。他态度诚恳地说:“昨天是我点的戏,彭总批评的对。我们看戏光想着乐,没注意到问题所在。”彭总接过话说,同意大家看戏,但应该看一些歌颂英雄、人民的戏。对于廖汉生的检讨,彭总以点头表示认可。
1949年,军委颁布了统一全军编制、部队番号的命令。西北野战军要编为“第一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对于2个兵团的领导安排,彭总召集前委委员们讨论。
会上,廖汉生主动提出,第一兵团由王震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第二兵团,司令员由许光达担任,政委由王世泰担任。廖汉生没有提自己的名字,依着他的资历和能力,也完全能担得起兵团政委的职务。
彭总问廖汉生:“你忘了自己了?”廖汉生回答:“我归他们管。”就这样,按着廖汉生的意见,第一野战军的领导班子组建成了。
彭总对廖汉生宽广的胸怀是赏识的。他曾经和身边人说过:“廖汉生同志不仅是我的好同志,更是我的好挚友!”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