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针对基础设施的跨境袭击进入加剧阶段,双方能源设施、民生相关设施以及核领域周边设施接连成为攻击目标。
这些袭击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导致大面积民生保障中断,比如电力、供暖和供水系统出现故障,让不少民众的正常生活陷入困境。

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一方面担忧冲突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也对核安全风险心存忧虑,毕竟核设施一旦因袭击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11 月 8 日,乌克兰外交部长安德烈・瑟比加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军方在 7 日夜间至 8 日清晨。
使用无人机和导弹对乌克兰西部的里夫诺核电站、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的供电变电站发起了精准打击。

瑟比加斩钉截铁地指出,此绝非偶然事件,而是一场处心积虑策划的袭击,俄罗斯此举,无疑正将欧洲核电安全置于岌岌可危之境,使欧洲面临巨大风险。
据公开资料显示,位于乌克兰西部的里夫诺核电站,堪称当地规模最大的电力生产企业,当下,4 座发电机组稳定运行,它不仅为乌克兰西部供能,还向部分欧洲邻国输送电力资源。
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则拥有两台 VVER-1000 型反应堆,总装机容量达到 2000 兆瓦,是乌克兰向欧洲出口核电的核心节点,它的安全运行对整个区域的能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乌克兰能源部随后发布通报,应急响应小组已经紧急进驻受损的变电站。
目前核电站主体部分运行稳定,但由于供电系统受到影响,基辅、波尔塔瓦、哈尔科夫等多个地区实施了计划性停电,数千名民众面临断电断水的困境。

从实际情况来看,核设施周边的供电变电站遭遇袭击,其实已经给核设施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虽然目前核电站主体暂时稳定,但供电系统是保障核设施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一旦后续供电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或者再次遭遇袭击。
核设施很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安全问题,到时候影响的就不只是乌克兰一国,整个欧洲的能源安全和民众生活都会受到波及。
据乌克兰政府统计,在 11 月 7 日至 8 日期间,俄军累计发射了超过 450 架无人机以及 45 枚导弹,其中包括 “天竺葵 - 2” 攻击型无人机、“口径” 巡航导弹等装备。
这些袭击造成了多地平民伤亡,东部城市第聂伯罗有一栋公寓楼被无人机摧毁,导致 3 人死亡、12 人受伤,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分别有 1 人和 3 人因袭击丧生。
与此同时,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基础设施的袭击也同步发生。

11 月 8 日夜间至 9 日清晨,俄罗斯西南部城市沃罗涅日因无人机袭击引发火灾,部分区域的电力和供暖系统中断,当地政府通过无线电干扰手段击落了数架来袭的无人机。
紧邻乌克兰边境的西部工业重镇别尔哥罗德受损情况更为严重,电力和供暖系统遭受重创,大约 2 万户家庭受到影响。
别尔哥罗德以化工、机械制造为核心产业,这次基础设施瘫痪对该区域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工厂可能无法正常生产,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受到极大干扰。
此外,俄罗斯国防部在9日通报,在布良斯克州与罗斯托夫州,共计击落44架乌克兰无人机,然而,对于沃罗涅日与别尔哥罗德的受损状况,官方未作相关说明。
另外,俄罗斯国防部 9 日还通报,在布良斯克州与罗斯托夫州共击落了 44 架乌克兰无人机,不过未对沃罗涅日与别尔哥罗德的受损情况作出说明。

双方这种互相袭击基础设施的行为,本质上是在通过破坏对方的民生和工业基础来削弱对方实力,但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民众。
尤其是在冬季来临之际,电力和供暖对民众来说至关重要,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后,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都难以得到保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会引发更多的人道主义问题。
此次俄乌双方针对核设施相关的袭击,引发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高度关注。
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尚未召开紧急会议,但该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此前曾多次强调,在武装冲突中攻击核设施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并且已经建立了核安全监测机制,用来跟踪乌克兰境内核电站的状况,实际上,从 2025 年开始,俄乌双方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频率就显著上升。
俄军采用 “无人机袭扰 + 导弹精准打击” 的协同战术,将重点放在打击乌克兰的能源传输网络上。
而乌军则利用小型无人机对俄罗斯边境城市实施报复性袭击,形成了 “以基础设施对攻” 的冲突新模式。
当前,随着冬季来临,双方对基础设施的袭击已经直接影响到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别尔哥罗德等边境城市的最低气温已接近零下 20℃,供暖中断对老年群体以及弱势群体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乌克兰多个地区持续的计划性停电,也给医疗、民生服务等关键领域带来了严峻挑战,医院的医疗设备可能无法正常运转,民众的日常就医、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都将受到影响。
国际社会普遍呼吁俄乌双方保持克制,避免袭击核设施以及民生基础设施,通过外交途径来化解分歧,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引发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
毕竟外交谈判才是解决冲突的根本途径,持续的军事对抗和基础设施袭击,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给双方民众带来更多的苦难。
从目前俄乌双方基础设施袭击的情况来看,局势已经对民生和区域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核设施面临的威胁时刻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民生设施受损让无数民众在寒冬中陷入困境。
双方持续的对抗没有赢家,只会不断加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让冲突朝着更难控制的方向发展。

国际社会的呼吁需要得到双方的重视,只有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分歧,才能真正结束这场危机。
无论是乌克兰还是俄罗斯,民众都渴望稳定的生活和安全的环境,停火止战、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才是符合双方民众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
希望双方能够尽快认清局势,拿出诚意,为缓解冲突、实现和平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