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固体杨枝甘露为啥成了“肠胃刺客”?

“颜值爆表”“吃了会开心”“神仙甜品”

……

最近

一款名为固体“杨枝甘露”的

网红美食刷爆社交平台

然而

就在消费者争相打卡的同时

也有人吐槽说

吃了肚子不舒服、是“肠胃刺客”

那么

这款当红甜品

是否真的存在安全隐患

哪些人不适宜吃?

爆火的固体“杨枝甘露”

到底是什么?

11月初开始,固体杨枝甘露在我国浙江、福建等地的夜市摊点逐渐走红,不少品牌商家快速跟风推出类似产品。不同于传统杨枝甘露的饮品形态,固体杨枝甘露以凯特芒果切半做底,涂上干噎酸奶或奶酪椰浆,再洒上厚厚的一层西柚果肉以及西米、爆爆珠等配料,有的还会在西柚果肉上面点缀青提、蓝莓或奥利奥等,不仅造型吸睛,口感层次也十分丰富。

11月16日,《中国消费报》记者走访石家庄勒泰中心庄里街、万达火车头步行街、正太里夜市等地发现,固体杨枝甘露已成为夜市“顶流”。记者打开手机在外卖平台搜索,看到多家知名茶饮品牌店、甜品店等也都上架了这款甜品,定价在每400克在39元左右。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景民教授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固体杨枝甘露的突然爆火,源于它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没有多少“技术门槛”,同时还满足了年轻人对新奇体验和社交分享的需求。

固体杨枝甘露

虽然颜值口感都在线

但也有不少网友吐槽

吃了以后

脸色发黄腹泻、腹痛、不舒服

这是怎么回事?

程景民教授分析说:

食材本身:“冷甜黏”三重刺激肠胃

加工环境:缺乏高温杀菌,易滋生细菌

与需要高温烘烤的糕点不同,固体杨枝甘露全程无高温杀菌环节。如果甜品师在制作过程之中没有严格佩戴手套、口罩、卫生帽等,或者甜品工具没有否充分清洁,就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

食品安全标准中(GB8597-2016)对于冷加工糕点要求制作过程在冷加工车间低温完成,做好的成品也要冷藏。固体杨枝甘露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冷加工糕点,但在4℃—60℃的“细菌危险温度带”内,常温放置的鲜切水果和酸奶会成为细菌培养皿。即使外观没有异常,但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却可能经不住“考验”。

原料质量:不新鲜和储存条件差是隐形杀手

固体杨枝甘露的主要用料是鲜切水果和酸奶,如果商家所用水果不够新鲜或清洗不干净,含乳酸菌的酸奶开封后没冷藏被霉菌等污染,均会埋下安全隐患。

固体杨枝甘露

购买食用提醒

这样买

选正规店铺:建议从卫生环境有保障的正规店面购买,慎选夜市摊点未经冷藏或加工环境不佳的产品。

不建议网购:这类产品在邮寄过程中如果没有冷链运输保障,客观上就成了细菌培养皿。

优选低糖:优先选择低糖、低盐、低脂肪的产品,避免高油、高糖、高盐的“三高”食品。

三类人慎吃

肠道功能较弱者:亚健康人群、糖尿病患者、胃肠道疾病患者、肥胖高血脂人群、龋齿高发人群(尤其儿童)不适合食用此类甜品。

服药人群: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会影响药物代谢,可能引发中毒;

芒果过敏者:芒果含有单羟基苯或二甲羟基苯等致敏物质,不完全成熟的芒果还含有醛酸,可能会对口咽黏膜和胃肠道产生刺激,敏感人群可能因此出现口腔瘙痒、皮疹或胃肠不适。

⭐每次食用量以半个芒果制作的一份为宜,最好即买即食,不要隔夜,每周不超过两次。

来源 |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编辑 | 消消

2025平台消费合规创新发展对话在杭启幕 共绘电商合规发展新蓝图

杭州多个地下车库,有霸总开豪车免费送茶叶?“我愣了一下,还好自己够穷”

一键查询无忧退货!“消费查”小程序收录近20万线下无理由退货商家

我就知道你“在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美食   甘露   刺客   固体   肠胃   甜品   酸奶   芒果   细菌   夜市   人群   糕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