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化工巨头巴斯夫也按捺不住了,将上调亚太地区Ultraform聚甲醛(POM)树脂产品价格,每吨上调350美元(约等于人民币2538元/吨)。此次调价将于2025年3月1日生效。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针对POM涨价函发布了,早在1月下旬开始,塞拉尼斯、宝理、旭化成等化工巨头就已经陆续发布了针对POM的涨价函。
▶▶2025年1月21日,塞拉尼斯发出通知,对大中华区销售的POM产品涨价0.5美元/千克(约人民币3640元/吨)。
▶▶2025年1月24日,宝理塑料发出通知,对在中国市场销售的POM产品涨价2.0RMB/kg(2000元/吨)。
▶▶旭化成:从2月1日起,直接在现价基础上,价格上涨33.9%。
巨头为何频频宣涨?这还得从商务部的反倾销裁定说起。
回顾近期,商务部宣布,我国针对来自日本、欧洲、美国的POM发起反倾销终裁,2025年1月24日起执行。对各公司征收的保证金比率如下:美国公司:74.9%,欧盟公司:42%,日本公司:宝理 43.7% 2.旭化成 33.9%,3.其他日本公司 43.7%。台湾宝理塑 3.8%,台塑 4.0%,其他公司32.6%。
这份反倾销裁定一生效,进口POM的成本将大幅上升,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区域 | 企业 | 保证金比率 |
美国公司 | 泰科纳聚合物公司 | 74.9% |
其他美国公司 | 74.9% | |
欧盟公司 | 塞拉尼斯生产德国有限及联合公司 | 42.0% |
其他欧盟公司 | 42.0% | |
台湾地区 公司 | 台湾宝理塑胶 股份有限公司 | 3.8% |
台湾塑胶工业 股份有限公司 | 4.0% | |
其他台湾地区公司 | 32.6% | |
日本公司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33.9% |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 43.7% | |
其他日本公司 | 43.7% |
根据商务部长达102页的本次反倾销调查报告梳理发现,进口倾销POM对国内POM产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进口数量大幅增长、价格压制效应、市场份额流失、销售收入和利润大幅下降等。
目前,全球聚甲醛有效产能约为200万吨/年,其中中国大陆聚甲醛产能占比达到59万吨/年。然而,中国在聚甲醛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每年需进口超过30万吨的聚甲醛,尤其在汽车配件和高端电子电器行业,国产聚甲醛的进入受限。
受聚甲醛反倾销影响,进口品牌塞拉尼斯、宝理、旭化成、可隆、巴斯夫相继发布涨价函,聚甲醛国产料与进口料价差进一步扩大,国产料价格优势显著,后市终端对国产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而提高国产料聚甲醛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国产POM可能迎来以下几方面机遇:
▶▶进口产品受限,进口料无价格优势,原本倾向于采购进口POM的下游企业,考虑到成本因素,可能会将采购目光转向国产POM产品。国产POM企业因此获得更多进入原本被进口产品占据的市场领域的机会,从而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国内POM企业本土优势凸显,国产POM市场的发展将带动上游原料产业的需求增长。POM生产所需的原料供应商将获得更多订单,进一步完善国内POM产业链的上游环节,降低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反倾销裁定后,国产POM企业与下游客户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综合而言,反倾销初步裁定公布后,国产POM迎来了扩大市场份额、调整价格、推动产业升级以及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等多方面的机遇。国产POM企业应抓住这些机遇,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期POM市场动态不断,国外市场集体炒作价格上涨,而国内则启动了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些因素都将对POM的市场行情产生显著影响。建议相关人士关注行情变化,把握市场机遇,适时出手。
来源:广州化工交易中心、商务部、中塑在线、网络等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