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早起习惯有关?医生提醒:血压高的人,早起少干5件事!

清晨六点,天刚亮,小区的跑道上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晨练。有人快走,有人小跑,还有的干脆空着肚子做起了高强度运动,脸上的汗水哗哗流,看起来精神抖擞。

但同一个早上,另一边却有人突然在洗脸台前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生看了看病历,一句话让旁人一阵惊愕:“血压这么高,早上这几样事可别再做了。”

高血压不是早晨才出现的问题,但早晨的确是它最容易“发难”的时候。研究发现,清晨六点到十点是血压波动最剧烈的时间段。很多人以为刚起床,身体还“没醒透”,其实相反,这段时间交感神经最活跃,肾上腺素飙升,血管收缩,血压自然也会上去。

如果在这个时候做错了一些事,很可能让本就不稳定的血压“雪上加霜”。医生提醒,特别是那些本身有高血压问题的人,早上有五件事最好别碰,关系到的不只是血压,严重的还可能是命。

1.不吃早餐就锻炼

有些人喜欢一早起来就锻炼,说是趁着空气好,锻炼效果也最佳。但有个关键前提很多人忽略了:早上空腹锻炼对高血压患者其实非常不友好。身体经过一整夜的代谢,血糖已经比较低了,空着肚子一运动,交感神经更兴奋,血压升得更快,还容易引起低血糖。

如果是天气凉的日子,血管收缩更明显,血压会骤然升高,甚至出现心律不齐。这种早起锻炼不是保命,而是在挑战心血管。北京协和医院一项调查显示,早晨六点前锻炼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平均比其他时段锻炼的人高出15毫米汞柱。

2.洗冷水脸、冷水澡

有时候,图个清爽,洗把冷水脸,甚至冲个冷水澡,是不少人的习惯。但这对高血压人群来说,简直就是个隐形“杀手”。冷水的刺激会让皮肤毛细血管迅速收缩,引起外周血管阻力上升,血压瞬间飙升。

尤其是洗冷水澡,体表受寒,刺激交感神经,大脑反应不过来,血压一下子压不住,心脑血管极易发生意外。不少研究已经指出,清晨洗冷水澡与高血压突发事件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医科大学的团队曾发布研究报告显示,寒冷刺激下高血压患者心肌耗氧量显著增加,猝死风险加倍。

3.起床太猛、动作太快

起床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其实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动作快不快,竟然也能影响血压水平。有人一听闹钟响就像弹簧一样蹦起来,这种猛地起床的方式,很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骤升。

起床太猛,血液还没来得及从下肢回到心脏,大脑供血不足,人就会头晕眼花,严重时还可能摔倒甚至晕厥。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本身调节能力就差,这样的“起床猛如虎”,分分钟出事。安全的做法是醒来后在床上坐一分钟,再慢慢起身,让身体有个过渡过程。

4.早高峰外出奔波

不少上班族为了避开拥堵,选择早高峰时段出门,有时甚至小跑、急走赶车。可惜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并不买账。清晨本来就是血压高峰期,一边奔波一边焦虑,情绪起伏配合身体负荷,很容易让血压突破控制线。

特别是赶公交、挤地铁这种高强度又高紧张的场景,哪怕只是几分钟,也足以让原本平稳的血压变得异常。这种情况下突发脑梗、心梗并不稀奇。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一项临床统计就指出,早高峰期间是高血压相关事件的高发时段,发病率比其他时间段高出30%。

5.一早就吃太咸或太油腻

还有一类常见的“错误”早晨选择,就是早餐吃得又咸又油。有人一大早就来碗热干面配咸菜,还有人钟爱油条配豆腐脑,加点辣椒油才过瘾。这类高钠高脂的早餐,不只是增加肠胃负担,更直接推高血压。

钠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上升,血压随之飙升。研究显示,早晨摄入高盐食物的人群,其清晨收缩压可比常规饮食高出10毫米汞柱以上。

而油腻的食物会加快血脂异常的形成,进一步加重动脉硬化,加速血压升高的进程。早上吃得重口,不仅“口福”难挡,还可能为全天的血压管理埋下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对于“高血压”本身没有准确的认识。很多人直到头晕、眼花、耳鸣,甚至摔倒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其实高血压有个很隐蔽的特点——它很少一开始就发作得很凶,多数人早期根本没感觉。

它像个沉默的威胁,躲在身体里一点点蚕食血管。而清晨,就是它最活跃的时候。国外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早上六点到九点之间发生的心脑血管事件,占全天的40%以上。这说明,早晨的一举一动,对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另外很多人喜欢在晨练后再量血压,以为数据会更真实,其实那时候身体刚运动完,血压本身就会暂时升高,根本不能反映真实水平。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起床后安静坐着五分钟再测量,那样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如果发现清晨血压明显比其他时间段高,而且频繁出现这种情况,那说明清晨高血压已经在形成,必须引起重视。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早上服药,因为这个时间点正好能提前“拦截”血压的升高。

说到底,早晨这段时间是调节血压的关键窗口期。如果能在这个时候做对几件事,比如慢慢起床、吃顿清淡点的早餐、避开人多的地方、温水洗漱、等稍微活动一下再出门,血压会稳定很多。

而那五件“少做”的事,其实正是压垮血管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说这五件事不能做,而是说在这个时点做,对高血压人群来说太不合适。就像医生常说的,生活方式管理,有时候比吃药更重要,特别是在早晨。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习惯了高效率,却忽略了身体的“启动程序”也需要缓冲。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不是用来冲刺的,是用来稳住节奏的。早上不是不可以锻炼,不是不可以洗澡,不是不可以出门,但方式方法得讲究。多一点警觉,就多一点安全。

高血压并不是早起的“错”,但早起的方式确实有讲究。与其在高血压反复波动中焦虑,不如从改变早晨开始。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但每天早上都多注意一点,身体的反馈是诚实的。不靠神药,不靠偏方,管住这几个细节,对血压的平稳,比啥都管用。

参考文献:

[1]李静.清晨高血压发作机制及干预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4,32(1):12-17.
[2]张晓伟.高血压患者晨起行为与血压波动的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5):398-401.
[3]王莉.高血压患者晨练时间选择与心脑血管风险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4,31(6):845-849.
[4]赵宏宇.清晨冷水刺激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50(9):789-794.
[5]李玉环.高钠饮食与高血压清晨血压水平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3,31(8):675-67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养生   早起   高血压   习惯   医生   血压   高血压患者   清晨   早晨   早上   身体   交感神经   冷水   脑血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