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说话算话,8艘满载巨轮已放行,正连夜赶往中国

咱们可都知道特朗普有多难搞,总是说变就变。

这次特朗普似乎真的“说话算话”,主动让步,简直太难得了。

美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对中国乙烷出口的限制,8艘此前滞留在墨西哥湾的运输船,获准启航,正连夜驶向中国港口

乙烷限制解除,运输船连夜出发

此前中美达成了贸易协议框架,之后的问题就只剩下了能不能准确落实到位。

本来大家都觉得特朗普总是“说话不算数”,习惯“出尔反尔”。

信誉这一方面,不是太让人满意。

但是这次面对中国,好像真的变了。

据报道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商务部向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和Energy Transfer致函。

这两家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乙烷生产和出口商。

信中明确表示,撤销对中国乙烷出口的许可限制允许这两家公司恢复与中方的能源交易

随着与中国的贸易战休战,美国取消了对芯片设计软件和乙烷的限制

乙烷是轻质碳氢化合物,广泛用于化工生产,尤其是乙烯制造。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乙烯消费国,而美国的乙烷出口中,将近一半的出口量是运往中国的

此前的限制措施,令这些运输船滞留在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动也不能动。

这些船上储存着超过数十万吨乙烷,原本准备6月初就交付中国买家。

如今,禁令一解,8艘满载乙烷的液化船被批准启程,预计将运往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

这一举措也被视为中美贸易 “休战” 正在按计划推进。

中美之间的能源合作,暂时回归正轨。

对于中美两国相关从业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从纸上协议到实际出货,这是特朗普首次“落地执行”

这次放行,并不是孤立事件。

中美两国经贸团队曾于 6 月 9 日至 10 日在伦敦举行经贸会谈,就落实两国元首 6 月 5 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框架达成原则一致。

6 月 27 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经批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不过,协议签得再漂亮,市场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落地。

现在,乙烷的放行,成为中方判断美方执行诚意的关键“样本”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特朗普政府的动作几乎没有拖延

一边签协议,一边取消限制,两个动作在不到一周内完成。

这在特朗普以往的对华政策中,实属罕见。

不仅是能源,EDA软件出口也同步放开

能说明特朗普说话算话的,不只是乙烷液化船的放行。

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也出现明显松动。

7月3日,据央视和彭博社消息,美国商务部撤销了对EDA软件对华出口的限制。

这涉及全球三大芯片设计软件商: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楷登电子)、西门子EDA。

EDA是芯片设计的核心工具,被称为“芯片之母”

美国此前将EDA纳入出口管制清单,限制这三家企业向中国客户提供服务、更新软件、甚至连技术支持都被暂停。

这一限制,一度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形成巨大冲击。

新思科技于 7 月 2 日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来函,通知基于 2025 年 5 月 29 日收到的限制令所实施的对华出口管制措施现予以撤销,即时生效,目前该公司已恢复对华供应。

楷登电子和西门子也已收到解除对中国出口限制的通知,西门子已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完全访问权限。

受此消息影响,股市立即做出反应,新思科技股价涨幅接近7%,Cadence涨超5%

这是市场对中美科技松绑的正向反馈,也显示出企业早已对技术“脱钩”感到焦虑。

可以看到,特朗普最近在涉华问题上,与之前相比“老实”得堪称判若两人那个口无遮拦、出尔反尔的特朗普,似乎暂时消失了。

特朗普公开否认“单方面网络攻击论”,释放信号明确

就在政策松绑的同时,特朗普在舆论上的表态也发生转向。

6月29日,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

节目中,主持人玛丽亚・巴蒂罗莫声称中国 “窃取知识产权”“发动网络攻击”质疑美国为何要与中国谈判并信任中国。

但特朗普的回应出人意料。

“你不觉得我们也对他们做了同样的事情吗?” 他在镜头前这样反问。

他还表示 “世界就是这样运转的,这是一个肮脏的世界”。

主持人语塞,话题终止。

这是特朗普首次在主流美媒中,否定“中方网络攻击论”,同时暗示美国也并不清白。

该言论也被《独立报》等多家外媒报道。

有不少人分析认为,特朗普这可能是在为自己未来的访华铺路,在制造“低冲突氛围”

毕竟在过去数年中,他曾因“病毒言论”“华为制裁”等多次在中国问题上高调挑衅。

现在想要重启对话,必须从修复信任开始。

日韩印三国不再站队,特朗普被迫战略回调

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美国在亚太的盟友已不再愿意继续为“围堵中国”站台。

据报道此前石破茂表示在与美国政府的关税谈判中,日本不打算做出重大让步,也不会急于达成协议。

现在赶上日本闹米荒,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他很想帮助日本解决问题,但日方却以“不希望在贸易谈判中牺牲农业”为由拒绝。

对此,特朗普强调暂时不打算取消对日本汽车25%的关税制裁,如果日本拒绝购买美国大米,那么额外加征的关税也会增加。

石破茂却继续讽刺美国称,“与其加征关税,不如通过贸易来维护国家利益。”这显然是要和美国硬刚到底了。

印度的转向也极具象征意义。

5月初,印巴边境发生冲突,美方保持冷处理态度。

随后,印度提起世贸诉讼,拟对美出口商品加征反制性关税

原本特朗普希望与莫迪联手压制中国,现在却演变成美印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而韩国新总统李在明则更明确表达要修复对华关系,拒绝充当对抗前线。

这一连串的外交松动,让特朗普察觉到战略压力。

在失去外围支援的情况下,重启与中国的合作,成了他不得不考虑的选项

对华放松不是“姿态”,而是“投资”

在这个节骨眼上,放行8艘乙烷运输船,既是向中方释放善意,也是向美企“还债”

能源公司此前因出口停滞,损失上亿美金。

EDA企业则陷入营收断层、资本市场信任危机。

现在,特朗普通过“松绑”重新凝聚企业支持。

这是他惯常使用的商业手段——先制造紧张,再释放机会,掌握谈判节奏。

但这次不同的是,中国不再随之起舞。

对于美方的让步,中国官方态度一向谨慎。

中国商务部在涉及中美合作的回应中,一贯强调 “依法审批”“平等互利” 的原则。

中方的底线清晰明确:行动比表态重要,机制比谈判更稳。

合作的基础是互信,互信的基础是履约

目前的放行,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

中美关系正在经历一次温度微调。

特朗普这次“说话算话”,不完全是信用回归,而是利益驱动下的被动修正。

企业在等市场,选民在等就业,他必须回应。

而中国,只做该做的,不说不该说的。

正所谓:风不定,人心难测,落子无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中国   巨轮   说话   乙烷   美国   中方   中美   运输船   商务部   日本   关税   思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