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7日报道,全球稀土市场的力量平衡正在发生一次结构性的转变。近期,用于制造高强度永磁体的关键原材料——钕镨氧化物(NdPr Oxide)的价格飙升至两年多来的高点。这轮剧烈上涨的直接导火索,并非传统的矿山停产或需求激增,而是一项具有深远地缘政治和产业意义的战略决策:美国最大的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已停止向其长期以来的主要客户和加工中心——中国——出口稀土精矿。
这一举动不仅在短期内在中国市场造成了显著的供应缺口,推高了全球价格,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美国本土稀土供应链“从矿山到磁铁”垂直整合战略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预示着全球稀土产业一个更趋多元化,也可能更昂贵的新纪元的开启。
市场对这一变化的反应迅速而剧烈。作为行业基准的中国市场钕镨氧化物价格,已从7月9日的每公斤63美元,一路跃升至8月26日的每公斤88美元(约合每吨63.2万元人民币),涨幅高达40%,创下自202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轮价格飙升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端的突然紧缩。根据行业权威咨询机构Adamas Intelligence的数据,在过去三年中,MP Materials从其加州芒廷帕斯矿山运往中国的稀土精矿,贡献了中国钕镨氧化物产量的7%至9%。“MP的货源占了中国加工厂供应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它的缺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Adamas的董事总经理瑞安·卡斯蒂略(Ryan Castilloux)分析称。
对于此前一直依赖MP Materials作为原料补充的中国稀土分离和磁材制造商,如盛和资源控股等,如今必须转向其他渠道或动用库存来填补这一缺口,这直接推高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并最终传导至全球市场。
MP Materials停止对华出口,并非一次孤立的商业决策,而是其多年来精心规划的“三步走”战略进入新阶段的必然结果。自重新上市以来,该公司就明确了其发展路径:第一阶段,重启芒廷帕斯矿的采矿和选矿业务,并将精矿出售给中国进行分离加工;第二阶段,在矿山现场建立自己的分离和精炼设施,生产独立的稀土氧化物;第三阶段,进一步向下游延伸,在美国本土建立永磁体制造工厂。
此次停止出口,正是其第二阶段目标成功实现的标志。这意味着MP Materials已具备独立加工其矿产、生产高价值稀土氧化物的能力,不再需要依赖中国的加工设施来实现其产品价值。这一转变,与美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的关键矿产供应链“回流”或“友岸外包”的国家战略高度契合。
稀土,尤其是钕和镨,是制造钕铁硼(NdFeB)永磁体的核心元素。这类磁体是现代高科技产业的基石,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机,以及从智能手机、无人机到F-35战斗机等尖端国防装备的各类关键部件中。
长期以来,中国凭借其在全球稀土开采(占约70%)和尤其是精炼分离环节(占约90%)的绝对主导地位,对这条至关重要的供应链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这种依赖性被西方国家普遍视为一个重大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漏洞。因此,扶持像MP Materials这样的本土企业,在美国国内重建一条完整的稀土供应链,已成为美国国防部和商务部的优先事项。
尽管MP Materials的进展是一个里程碑,但要真正撼动中国数十年来建立的产业优势,西方世界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的领先地位不仅体现在产能规模上,更体现在成熟的加工技术、成本控制、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以及数十年积累的经验和人才。在西方国家重建这一体系,不仅需要克服严格的环保法规带来的挑战,还面临着高昂的资本投入和技术壁垒。
然而,MP Materials的成功以及由此引发的价格上涨,正为全球稀土产业带来新的动态。对于澳大利亚的Lynas Rare Earths等其他非中国稀土生产商而言,持续走高的价格将极大改善其盈利前景,并为新的采矿和精炼项目提供更强的投资吸引力。这可能会激励更多资本进入非中国的稀土勘探和开发领域,从而逐步实现全球供应的多元化。
对于下游的磁材用户,如汽车制造商和可再生能源公司,短期内将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一个更加多元和稳定的供应链,将降低因单一来源地缘政治风险而导致供应中断的可能性,这对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MP Materials停止对华供货的决定,是全球稀土行业的一个分水岭事件。它宣告了一个旧有商业模式的终结,并开启了一个以供应链安全和地缘战略竞争为核心的新时代。虽然中国的产业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被彻底颠覆,但一个更加分散、竞争更激烈的全球稀P土市场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更新时间:2025-08-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