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货运飞船对接口能接载人飞船吗? 从紧急发射到快速返回全流程

神舟二十飞船在天宫空间站被空间碎片撞击的后续还在持续,从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公布信息到目前也不过一天多一点,飞船被碎片撞击后的详情还正在检查与评估确认,三人组航天员是乘坐二十号回来还是发射神舟二十二紧急救援现在依然未能确定!

天宫空间站的各种信息逐渐因为被关注而被深挖,据目前获取到的消息,天宫空间站的对接口已经不够了,如果要执行救援任务的话目前对接在天宫空间站上的飞船至少得“抛弃”一艘,同时紧急返回或者与常规有所不同,神舟二十号救援流程可能会是怎么样的?

神舟二十号受损到底多严重:为什么那么久了还查不清楚?

这两天感觉特别漫长,因为一直都在等着载人航天办公室公布神舟二十的受损情况,一直拿着手机刷最新的航天新闻,很多网友都有一个疑问,怎么两天过去了,连查个飞船被撞都还查不到吗?这可是太空撞击啊,还用得着拿放大镜看吗?

这事儿还真有点麻烦,参考下当年俄罗斯飞船被空间碎片的调查经过,也许可以给各位参考下。2022年12月14日19点45分,俄罗斯对接在国际空间站Rassvet舱段上的联盟MS-22飞船遭到空间碎片撞击,当时休斯顿和莫斯科的空间站运营值班人员突然发现MS-22的仪器舱冷却剂模块压力突然开始下降,同时在空间站内的宇航员看到舱外有大量雪花状物质飘过。

很明显是推进舱的冷却剂罐体被击中泄露了,位于Nauka(科学舱)上的欧洲机械臂上的高清摄像头对MS-22飞船进行彻底检查,但是始终未能发现撞击点,从高清摄像机拍摄的视频来看似乎MS-22完好无损,但冷却剂的泄露表明确实遭到某种空间碎片的撞击。

一直到12月19日18点16分,也就是发生撞击事故将近5天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的专家才确定撞击位置以及损伤状况,可能是太空垃圾或者微陨石撞击了MS-22飞船的太阳能电池的支撑架根部附近,高速飞行的碎片穿透了外壳,击穿了内部的冷却剂罐体,形成了一个0.8毫米的小孔,44升冷却剂在3个小时全部漏光。

0.8毫米的小孔造成的后果是MS-22飞船报废,到第二年3月份才发射MS-23飞船前往营救,但一直到第二年10月份三名宇航员才返回地球。这个0.8毫米的小孔,估计在眼前可能都没人注意。如果神舟二十号也是类似情况的话,飞船表面还可能有防热织物覆盖,光用摄像头是无法发现的,必要时可能需要航天员出舱查看。

剪开织物检查

像俄罗斯联盟MS-22飞船是有明显的泄漏,只要评估冷却剂泄露造成的后果即可,这个舱段在轨完成任务返回前会脱离丢弃,返回舱并没有受到损伤。如果神舟二十号被撞击后没啥直接告警,那么风险可能更难评估:

比如空间碎片穿透壳体后进入内部,可能撞击管路,也可能撞击电路,也有可能撞击PCB板或者芯片,或者撞击电机、液压等系统等内部设备,穿透壳体后的飞溅物可能会有二次损伤,如果撞击后进入内部撞击还有三次飞溅造成的损伤,这个破坏结果非常难评估!

某些时候撞击后进入某些设备区域的空间碎片,倒不如直接穿透非重要壳体穿透船体,甚至对穿船体都没事,因为在太空修补破损船体的操作极其简单,说出来可能会吓大家一跳:太空大气压是无限接近0,飞船内部只有一个大气压,也就是受在太空中飞行的空间站或者船体只承受一个大气压,如果是小孔的话,修复方法很简单,金属胶带一贴都即可,不放心可以用环氧树脂一坨就100%没问题了。

各位别不信啊,国际空间站就是这样维修的!2018年8月29日,国际空间站发生严重空气泄漏事件,空间站所有宇航员都被动员起来查找漏气点,最后发现是在俄罗斯不久前对接的联盟MS-09飞船的轨道舱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被钻头打穿的孔!

各位知道是怎么修的吗?当时联盟MS-09飞船乘务组的指令长普罗科皮耶夫用环氧树脂封堵了这个漏气点!真的是环氧树脂哦,而且还是国际空间站的标准维修流程,各位是不是很好奇这个孔是谁打的吧,原本以为很好查,但结果一直没公布,三年后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TASS)才报道称是美国宇航员塞丽娜·奥农-钱赛勒!

当时她可能在轨期间患上了脑部深静脉血栓,这个症状可以简单理解为轻微脑血栓,行动能力不太受影响,不过可能会让人情绪不稳、急躁与没有耐心,从而导致作出不理智的行为!但是美国这边死不承认,当时的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甚至还发表声明指责俄罗斯攻击美国宇航员,俄罗斯吃了个哑巴亏!

所以说神舟二十号飞船被撞击后的损伤评估还需要一点时间,需要各位耐心等待,着急也没用,只要等着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公布最新的消息即可。

天宫空间站对接口究竟够不够?对接在天宫空间站上的飞船怎么办?

网友们总是设想最坏的状况,万一神舟二十号飞船损伤严重无法执行返回任务,那么就需要紧急救援,为什么说是紧急呢?原因是这样的,因为神舟二十号损伤严重无法再执行载人返回任务,目前在天宫空间站上只有一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然而空间站上有6名航天员!

此时如果天宫空间站如果遭遇流星体或者太空垃圾撞击,或者发生其他致命事故,航天员需要立刻撤离空间站,那么此时就只能撤离3人,另外三人将没有飞船可以撤离。如果空间站毁损严重,生命维持系统比如氧气再生或者电力系统被破坏等,那么这三位航天员将会面临生命危险。

天宫空间站对接口不够?

一旦发现神舟二十号飞船损伤严重,那么救援就提上日程!已经有网友发现一个问题了,天宫空间站的对接口已经不够了,可能这个问题还有点严重,需要调度下才能满足紧急救援的接口需求了,天宫空间站的对接分布如下:

天宫空间站总共有6个对接口,各自的功能如下:

有两点要说明,永久对接口无法用在临时载人飞船或者货运飞船对接,目前在天宫空间站上只有两个可用于载人飞船的对接口,已经是满员状态!因此如果需要救援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抵达天宫空间站,需要让神舟二十号(径向对接口)暂时脱离空间站在轨飞行,然后等神舟二十号乘组撤离空间站后再重新对接。因为神舟二十号飞船可能需要依然在轨调查研究,之后在择期空载返回,或者带上空间站的部分货物返回。

紧急状态下可能对接口不太够用,尽管可以“抛弃”受损严重的神舟二十号飞船,但在某些情况下,抛弃问题可能比较大!比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神舟二十号受损严重,无法自行脱离,此时将会非常尴尬,因为正常情况下天宫空间站接口就是满载的,无法再多停泊一艘载人飞船:

因为神舟二十号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单靠空间站的机械臂是无法将其甩离空间站危险区域范围的,更有可能要实施的操作是用机械臂将其脱离,然后空间站加速远离或者变轨,但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很大。

有网友的给出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撤离,让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对接,这个没毛病,因为天舟货运飞船接口可以临时给载人飞船使用,这点在2021年10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中有说明:

核心舱专门的“太空快递通道”,被称为“后向对接口”,主要用于对接“太空快递小哥”天舟货运飞船,保证整个空间站的货物输送及在轨能量补充,同时也是载人飞船的备份对接通道。

当然还有另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网友还提出了一个选项:请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坐二十一号飞船返回,下次二十一号乘组乘坐后续对接的二十二号返回,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嘛!不过此时会有另一个问题,即航天员体型的问题,因为载人飞船返回时个人体型与座椅数据高度匹配,为的就是避免在落地时10G的冲击下保证安全,此前国际空间站波音飞船以及联盟号飞船救援时就遭遇过类似的问题,还引发过大讨论。

不过种花家目前查到的数据称是可以互换的,公开报道称座椅已经标准化设计、动态调节技术和多重冗余系统,已通过多代任务验证,这样互换没问题,但这需要载人航天办公室确认,种花家的说法仅供参考。

从紧急发射到快速返回

这两天科普我国载人航天实行“发一备一”安全机制的文章太多了,大家都知道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已在发射场待命,具备快速发射能力,可作应急救援使用。”并且这个时间最短可以在3天内发射,不过为保证安全,7~10天发射是比较靠谱的。

从神舟二十一号从发射到对接天宫空间站,总耗时约3.5小时(3小时38分钟),这个时间是从是从发射点火开始算起的,包括从火箭升空到飞船与空间站完成机械连接的完整流程。

这个快速返回是需要空间站调相机动配合的,空间站每天都在绕地运动,每绕一圈大概92分钟左右,也就是地球自转1个半小时的样子,大约会经过22.5度,所以每一圈都不一样,绕地球完整一周(自转)后并不会在同一地区上空。

如果需要快速返回的话,需要调相让空间站星下点通过着陆区,这就是快速返回的要求。同样快岁对接也需要调相,一般也是需要调整星下点位置经过发射区起飞的火箭入轨的轨道,从理论上来看,如果用快速入轨调相机动,再配合调相机动离轨,最短时间大概需要对接3.5小时+对接后立刻撤离,再加轨道调整7.5小时,按极限返回1.5小时,大概需要12.5小时左右。

如果对接后不能立刻撤离,那么此时已经来不及等待星下点了,需要等到神舟飞船绕行地球快一周后再返回,那至少就在一天后了!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从开始返回到着陆全过程:

这个过程确实有点复杂,本来想用文字描述下,结果打了一半发现有凑字数嫌疑,所以做成了表格给各位参考,与实际过程肯定不一样,但各个环节都是一样的:

快速返回主要在于空间站调相,这也是可以确定近期空间站有发射行动的重要指标,观察方式也很简单,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官网上就有天宫空间站的非常详细的轨道数据:

下载后打开的的画面是这样的,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看得一头雾水,不过没所谓,反正数据非常精确就是了:

有很多网友应该更习惯两行式轨道根数,格式就长下面这样:

红圈内就是两行式轨道根数,找个轨道模拟软件,两这两行数据录入即可显示最新的轨道参数,很直观的可以看到各个时间点的星下点位置,不过与CCSDS OEM数据相比,两行式轨道根数的精度大概只有百米到数公里,而CCSDS OEM数据精度可达米级到十米级。

CCSDS OEM数据一般用在高精度轨控、对接、再入仿真等,但两行式轨道根数基本用在轨道预测与公众观测上,简单的说爱好者用两行式轨道根数没毛病,但专业人士用的是CCSDS OEM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8

标签:科技   天宫   飞船   货运   接口   流程   紧急   快速   空间站   神舟   冷却剂   轨道   俄罗斯   航天员   损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