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南方人,平时喝酒也就是小酌几杯,图个氛围。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去河南出差,这一去可不得了,短短半个月就参加了3场酒局,回来后我缓了好几天才缓过神来。说句不好听的,一般人来河南还真受不了这喝酒的阵仗。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唠唠。
热情似火难招架
河南人热情好客那是出了名的,这热情在酒局开场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刚到河南参加第一场酒局,一进包间,就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氛围。主人满脸笑容,热情地招呼我坐下,紧接着就端起酒杯,开始了“开场白”。
“远方的朋友来咱河南,那是给咱面子,来,先喝三杯!”我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三杯下去,我这酒量可咋整?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旁边的人已经跟着起哄,纷纷举杯。我硬着头皮喝下第一杯,第二杯、第三杯下肚,我已经有点晕乎乎的了。
在河南的酒局上,开场酒可不只是三杯这么简单。有时候主人会以各种理由劝酒,什么“远道而来是客,先干为敬”“这杯酒代表咱河南人的心意,不喝可就是不给面子”。我本想找个借口推脱,可看着大家真诚的眼神,又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只能接着喝了。
花样劝酒套路多
河南的酒局,劝酒的套路那叫一个多。在第二场酒局上,我就见识到了。一开始,大家还比较“温和”,互相敬酒,说些祝福的话。可没过多久,就开始各种花样劝酒了。
“鱼头酒”是河南酒局里常见的一招。主家会先夹起一块鱼头,放在盘子里,然后端起酒杯,对大家说:“鱼头酒,头三尾四,先干为敬,不干为罚!”(这里的“头三尾四”是河南酒局里特有的劝酒话术,意思是鱼头酒要喝三杯,不喝就要受罚)我硬着头皮喝下三杯,感觉脑袋都有点“发懵”了。
车轮战术劝酒法
河南的酒局上,劝酒是一大特色。从你敬酒开始,劝酒就不会停。我参加的第二场酒局,主人先是寒暄几句,然后开始逐个向每位客人敬酒。我本想意思意思一下就行,可主人不依不饶,从历史典故到现代案例,从“万般劝酒”到“必须干杯”,从温和到激烈,一步步升级。
尤其是“鱼头酒”环节,主人会先干为敬,再逐个向其他客人敬酒。我作为客人,只能硬着头皮喝。还有“主陪酒”,主人和重要客人会一直敬酒,直到客人喝得差不多了才停。我参加的第三场酒局,从开场到结束,至少被敬了十几杯,直接喝到“怀疑人生”。
经过这几场酒局,我算是彻底明白了,酒量不行,在酒桌上很容易处于劣势,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升职加薪。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也有过相似的困扰。可是,该如何提高酒量?
我看他们这么能喝,就请教了一位客户。他告诉我,喝酒想不容易醉是有技巧的。比如,喝酒前先吃菜垫肚子;喝酒时配矿泉水,稀释酒精。当然,最重要的是喝纯粮食酒,不容易口干上头。
然后,他给我看了这瓶南池翠N9。
他指着配料表说,这是一款52度的浓香型白酒,原料只有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和水,没有一滴添加剂,而且还是优级酒,放心喝,不容易醉。产自“美酒之源”四川邛崃,98年被评为老八大原酒厂之一,勾的是15年陈酿,口感绵柔,粮食香浓郁,有淡淡回甘。
我尝了一口,果然名不虚传,这酒老厂1988年就建立了,用五种粮食配方,颗粒饱满无霉变,传统大曲浓香古法酿出来的酒,陶坛窖藏9年,口感细腻,甚至能喝出三四百的浓香名酒质感。
客户看我喝得开心,神秘兮兮地跟我说:“这酒老厂原本是给大牌酒提供基酒的,后来为了让更多人喝得起浓香名酒般酒质的酒,特意花了2年时间研发打造这个品牌,砍掉中间商环节,成本都用在酒上,定价只要百元出头。”
我偷偷拿出手机在网上搜了搜,发现这酒很符合大众需求。销量连年上涨,好评率高达99%。回想自己以前喝同品质的大牌酒,一瓶花好几百,没几天就喝完了,搞得老婆总说我花钱大手大脚。现在想想,如果把口粮酒换成它,算下来一天能省好几十块钱,够给家里改善伙食了。就算家里偶尔来客人了,拿来招待也有面子,真是一举多得。心动下,我也赶紧囤了两箱。
河南的酒局,虽然对于酒量不好的人来说,确实有些“受不了”,但却能感受到河南人的真诚和善良。如果有机会,欢迎你来河南。
最后,提醒大家:饮酒要适量!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