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近期,国际金价强势攀升,历史性地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国内金价也随之站上900元/克。这场席卷全球的“黄金热潮”由美联储降息预期、全球央行持续购金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宏观因素共同推动,其上涨动能依然强劲。面对金价高位震荡的新常态,中国黄金产业链正迎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考验,从上游矿山到下游加工,一场以“量稳质升”为核心的深刻变革正在展开。
未来金价走势如何?10月29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色协会副秘书长、重金属部兼矿产资源办公室主任段绍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推动金价走强驱动因素并未减退削弱,总体趋势是将继续震荡走高。然而,短期波动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市场情绪的快速变化、突发事件的冲击以及投机资金的进出,都可能导致金价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
段绍甫分析称,此轮金价上涨是多重宏观因素共振的结果: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周期下作为无息资产的黄金投资需求热情上涨,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大量买入实物黄金资产。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2-2024年世界金条金币实物黄金投资年均购金达到1200吨,2025年金条金币实物投资依旧强劲;此外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也吸引大量场内投资者2025年增仓。另一方面,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新兴经济体央行在不断大规模增持黄金为货币增信。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2-2024年世界各国地区央行年均购金超过1000吨,2025年购金势头不减;而中国人民银行也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此外,目前世界局部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全球贸易战、西方主要国家债务危机等引发的避险需求,以及去全球化带来的通胀压力等也在不断支撑国际金价走高。
对此,段绍甫建议,国内产业需把握“量稳质升”主线。上游矿山企业应强化资源保障,通过加大国内黄金矿产勘探开发投入、拓展海外优质资源合作渠道等方式,确保黄金原料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中游冶炼企业需推动技术升级,在黄金冶炼、精炼等环节引入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标准,降低生产成本;下游加工企业应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多元化产品品类,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充分释放金价上涨的红利,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需强化政策引导与规范管理,鼓励产业链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及时传递产业动态与政策信息,为企业决策和投资者参与提供依据。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