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被特朗普高调吹嘘成“关税政绩”,后脚就被韩国当众打脸,35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黄了!
韩国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9月27日在电视采访里说得斩钉截铁,他们是真的拿不出钱,3500亿美元现金远超韩国的承受能力。
W
要知道就在几天前,特朗普还在白宫记者会上拍着胸脯炫耀,说韩国会“预先送来”3500亿美元,把这当成自己关税政策的辉煌战果。
可转头韩国就直接摊牌,不仅说没钱,还放话要在10月自家主办的APEC峰会上重新谈条件。
事情得从今年7月说起,当时韩美在华盛顿握手言和,达成了一份看着挺“双赢”的协议:美国答应把对韩25%的关税降到15%。
韩国则承诺搞个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基金,其中1500亿专门投给造船业,私营企业还额外加了1500亿。
那会儿韩国政府说得明明白白,这些钱主要靠贷款、担保和股权投资,现金只是零头,就像买房子先付定金、剩下走按揭,谁也没提要“全额现款”。
可三个月不到,美方就变了卦。
特朗普一句“这是预付款”,直接把韩国的算盘打翻了,韩媒《朝鲜日报》解读得很直白,这意思就是“先交3500亿现金,再谈关税减免”,少一分都不行。
更狠的是,美方不光要现金,还偷偷加了附加条件:投资赚的钱美国要拿90%的分成,甚至想在济州岛搞个“美韩特别区”,自己说了算。
这哪是合作,简直是强买强卖。
但美国选择如此行事,根源全在自己的财政烂摊子上。
现在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光每年要还的利息就快9000亿美元。
特朗普想开源节流,可加税会得罪选民,削减福利又怕引发抗议,特朗普只能把主意打到盟友身上,把日韩当成了“移动提款机”,先把钱拿到手再说后续。
可韩国真的拿得出这笔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目前韩国的外汇储备总共才4163亿美元,3500亿占了足足84%。
可能有人不懂外汇储备的重要性,简单说,这钱就是国家的“救命钱”:维持韩元汇率稳定要靠它,进口石油、铁矿石这些工业必需品要靠它,偿还外债更得靠它。
要是一下子掏走3500亿,就等于把国家的“压舱石”扔了,风浪一来准翻船。
更直观的对比在这儿:过去5年,韩国企业在全球所有国家的直接投资加起来才3489亿美元,还没到3500亿的数。
从1990年到2024年这35年里,韩国对外投资减去外国对韩投资的净额度,也才3624亿美元,刚够凑数。
也就是说,美国一张嘴,就要韩国拿出过去五年全球投资的总和,或者过去三十五年的净投资,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韩国总统李在明早就看透了风险,他在联合国大会前接受采访时直言,要是真按美方要求来,韩国“会面临类似1997年的金融危机”。
这句话戳中了韩国人的痛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韩国外汇储备耗光,只能跪求IMF救助,被迫开放金融市场,让外资低价抄底优质企业。
就连三星这样的巨头当时都差点易主,那种主权受损的屈辱,韩国人记了二十多年。
所以再一次被逼到墙角的韩国,这次终于硬气了一回。
魏圣洛反复强调,现在提的替代方案不是“缓兵之计”,而是“客观现实”。
韩国谈判团队已经明确,钱可以投,但必须以贷款为主,还得让美国建立机制,保证投资项目真的能赚钱,不能让企业白白赔钱。
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和之前的顺从判若两人。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10月的APEC峰会,这是韩国的主场,特朗普要是出席,双方肯定要当面掰扯清楚。
但想谈拢可不简单:美方铁了心要现金,觉得“关税减免就得拿真金白银换”;韩国咬着牙不松口,坚持“现金支付等于经济自杀”。
中间还夹着工人签证、利润分成、投资形式这些一堆矛盾,稍有不慎就可能谈崩。
要是谈崩了会怎么样?对韩国来说,可能面临关税加征,出口本来就依赖美国市场,半导体、汽车这些支柱产业肯定受重创。
对美国来说,不仅拿不到救命钱,还会把盟友推得更远,以后再想让其他国家出钱就更难了。
投资者已经在担心,韩国要么被迫签下一个城下之盟,要么就得硬扛损失,怎么选都是难题。
说到底,国际交往从来不是讲感情,而是看实力和底牌。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但忘了盟友也有自己的底线,韩国这次的强硬,不是故意耍美国,而是被逼到绝境后的自保。
要是美国还抱着强买强卖的心思不放,最后可能连仅存的信任都耗光。
接下来的APEC峰会就是关键一局。韩国能不能守住自己的“钱袋子”,美国会不会松口给条活路,咱们拭目以待。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风波都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别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手里有粮、经济自主,才能在风浪里站稳脚跟。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