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台办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第29届鲁台经贸洽谈会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今年大会的主题活动是两岸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大会。潍坊市作为本届鲁台会的举办地,在科技引领产业创新和对台产业合作方面有哪些比较优势?
狄波:潍坊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4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拥有联合国产业门类中的全部37个工业大类,创新的基因与完备的产业在这里紧密融合、互促互进,其优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创新力强。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潍坊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深入实施“高企培强”和“科小育优”工程,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4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788家。今年,5项成果获评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部由企业完成;有效研发专利拥有量达2.6万件、居全省第3位,主要由企业持有。这中间的代表企业,有全球动力装备的领军企业潍柴动力,已经4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有国内唯一进入全球微机电领域十强的企业歌尔集团,连续6年夺得中国电子元件百强研发实力榜冠军,荣登中国VR50强榜首;有轮胎模具、气门芯、风电变速箱零件和海底采油设备四个“世界第一”的冠军企业豪迈集团。此外,潍坊的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达到27家、148家,新增数量和总数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潍坊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在持续提升。
二是平台聚集力强。目前,潍坊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达到952家,潍坊科技大市场入驻企业604家。特别是在实验室体系方面,潍坊既有国家实验室的分支机构,也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是省“1313”实验室体系比较完备的城市之一;在技术创新中心方面,也形成了包括1家国家级、15家省级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涵盖了现代农业、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等潍坊的重点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这两年在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作物精准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等七大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建设成效领跑全省。
三是人才支撑力强。深入实施“智联百校·赋能千企”、领军人才筑峰、40万大学生集聚等系列引才行动,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49万人。特别是针对高技能人才,策划举办山大潍坊日、国际人才创业大赛等活动,开展首届潍坊杰出青年人才、卓越技能大师评选,新增高技能人才1.39万人、居全省第2位,11人入选“齐鲁首席技师”,国家级重点人才达185人、泰山系列人才达441人,均居全省前列。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刚才主发布提到了设立两岸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我对这一方面比较感兴趣,请问,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山东分中心的设立将在未来发挥哪些作用?
王清玉:两岸(平潭)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是目前全国唯一专门面向台胞、覆盖范围最广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是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一大突破。经积极争取,将在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内设立两岸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山东分中心,开展山东台胞职业资格采信换证及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这是破解台胞在鲁就业壁垒,深化鲁台融合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将具体发挥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提供多样服务,便利台胞在鲁发展。山东分中心可以对台胞持有的台湾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对比和采信换证,如台湾烘焙证换领为大陆“西式面点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台湾测量丙级职业证换领为大陆工程测量员五级证书等,提高企业对台胞职业水平的认可度,方便台胞在大陆从事相关行业工作,并在薪酬待遇、人才认定、职业晋升等方面享受大陆同胞同等待遇。此外,山东分中心还将积极为台胞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对接、创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创业就业全链条服务,全方位支持台胞在鲁发展。
二是共享工作资源,提升对台服务水平。两岸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已在北京、广东、江苏、上海及福建各地市设立14个分中心和10个工作站,对台服务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机遇充足。山东分中心将与中心建立工作统筹机制,通过调研互访、会议协商、项目共建等方式,山东可以享受其它地区在就业岗位、台湾人才、惠台政策等方面的信息资源,更好复制先进经验和有效举措,招引更多台胞来鲁发展;可以帮助在鲁台胞及时获得其它地区的岗位信息,拓宽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提升对台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打造对台合作高地。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自2021年7月设立以来,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26家,总投资超27亿美元,旺旺、统一、大自然等台资企业在合作区集聚成势、蓬勃发展。在此设立山东分中心将有利于吸引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台湾职业人才来鲁就业创业,服务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将为合作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宽领域上打造对台合作高地,推进鲁台融合发展。
未来,山东将依托两岸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山东分中心,设置台胞实习就业岗位信息发布窗口,打造在鲁台胞生活社群,面向台胞提供岗位推送、岗前培训、政策答疑等服务,组织在鲁台胞进行经历分享、座谈联谊等活动,不断优化台胞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台胞生活配套服务,帮助台胞更快融入山东生活工作,书写鲁台融合发展新篇章。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请问,潍坊市在塑造高标准营商环境特别是助力台企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创新做法?
狄波:营商环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潍坊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连续6年迭代出台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将每年的11月1日确定为潍坊企业家日,营商环境考核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等次。
今年以来,潍坊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组织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1.2万个事项“免证办”,94类企业高频证照证明“在线开”,60个高频审批事项全流程智慧办。深入开展“遍访企业”“我为企业找订单”“我帮企业组主场”等活动,走访企业1.4万家、解决问题诉求1.26万件,外贸“一站式”服务模式被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最佳案例,涉企执法+服务做法被司法部推广。
围绕改进优化台企服务,深入开展服务台企“创新增效”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到台资企业走访调研,举办惠企助企政策宣讲,推动安佑生物科技、玻尔新材料、亚格立生物科技等台企与潍坊企业加强协作、互采产品,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台商台企一致好评。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潍坊将继续以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配套完善的商务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一如既往地支持台企台商台胞来潍投资兴业,让大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程文琪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