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三小时后,周总理的遗体便被送往北京医院进行医学解剖。
主持这项工作的北京医院副院长韩宗奇看到周总理遗容时,脑海中浮现的是总理生前谈笑的模样,瞬间泪如泉涌。
当周总理的遗体被解剖后,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展现在大家面前,周总理的多个内脏器官上布满大小不一的肿瘤,癌细胞疯狂扩散几乎侵蚀了他的整个身体。
周总理的健康问题其实早有征兆,1972年5月,医护人员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发现周总理的尿液中有癌细胞,随后经过深入检查,确诊为膀胱癌。
可尽管这样,周总理还是全身心投入工作,周总理对身边的人也是满脸笑容,面对病魔,周总理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奉献精神,医疗专家们多次恳求他放下工作住院治疗,但被他拒绝。
他常对身边人说:“还有许多事要处理,得抓紧时间了!”甚至在输血过程中,一旦听说毛主席请他开会,他会立即要求拔掉针头赶往会场,并表示:“不输了,毛主席那里才是大事”。
周总理的工作强度令人震惊,数据显示,1974年6月住院前的1至5月间,他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9天,工作14-18小时的共74天,19-23小时的有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的还有5天。
在病情最严重的时期,他仍然坚持会见外宾,1973年3月10日,周总理的病情第一次加重,他前往北京玉泉山进行了第一次膀胱镜检查和电灼治疗手术。
刚做完治疗,他就像没事人似的,立即恢复了繁重的工作,同年4月,周总理还去体育场接见并观看了日本相扑队的表演。
然而到1973年10月,周总理在准备主持政治局会议前,再次出现了尿血的症状,表明恶性肿瘤复发了。
1974年夏季,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周总理不仅尿血,还出现了血凝块,小的尚可挤出,大的则造成极大痛苦,并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并发症。
周总理的每日出血量达到几十至二百毫升的惊人数字,身体变得虚弱,面色苍白,日常洗漱和行走都会使心跳加快。
1974年5月,北京医院的报告显示周总理出现了“脱落的膀胱乳头状癌组织块”,表明恶性肿瘤成长速度加快,已出现癌组织坏死脱落现象,可能已经发生转移。
对此,周总理不得不住进三〇五医院接受治疗,就在入院前一天,他还在硬撑着病体与马来西亚签署了中马建交公报,并陪同毛主席接见了拉扎克。
在医院里,来自北京、天津和上海的著名医生组成医疗组,由吴阶平担任组长,中央领导给予了极大关注,特别是叶剑英元帅,他对医院环境、家具及医护人员的生活需求都尽可能给予满足。
之后医疗组为周总理安排了膀胱癌切除手术,术后效果很好,尿血症状也很快消失,但医生们心中仍然不安,因为此前两次电灼治疗后肿瘤都复发了。
1975年3月26日,周总理又接受了结肠癌手术,手术成功后,医护人员却发现他的膀胱癌再次复发。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仍然坚持工作,1975年9月7日,他会见了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几天后,尿病理细胞学检验报告单上写着“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表明病情进一步恶化。
1976年1月5日,医生们为周总理进行了最后一次手术,为了解决排便问题,他们在他的左腹切开了一个口子,以便清理肠道内堆积的残渣。
1月7日夜,周总理从昏迷中醒来,他对守在一旁的吴阶平医生说:“我这里不需要你们守着,还是去照顾其他生病的同志吧,他们更需要你们”,这成为了他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
周总理在临终前曾对医护人员说:“我们的医疗技术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癌症治疗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等我去世后,要好好解剖研究,就让我为国家的医学事业尽最后一点力吧”,听到这句话眼泪止不住的往外蹦。
遗体解剖在总理逝世后3小时进行,结果让所有人心碎:周总理的肝脏、肺部和大脑都已被恶性肿瘤侵袭,医护人员无法想象,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
邓颖超看到解剖报告后,瞬间潸然泪下,她知道丈夫忍受了何等痛苦,但即使在最难受的时候,他也从未停止思考国家大事和人民福祉。
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周总理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却仍然批阅文件、会见外宾、处理国事。
周总理的精神是后人值得学习的,周总理真的是任劳任怨为人民服务,我们怀念周总理,怀念毛主席,是他们带来我们摆脱了帝国的欺压,他们的事迹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