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气温骤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羽绒服季。
说实话,这个季节真是不敢逛商场。

随便一件新款都要两三千,什么时候羽绒服的价格这么高了?
牛马一族,到底挣多少钱才穿得起这些羽绒服啊?

市场现实,千元以下难寻好羽绒服?
还记得十年前,五六百块就能在商场买到不错的羽绒服。
如今走进任何一家商场,干元以下的羽绒服几乎绝迹。
在北京西单大悦城,大部分品牌羽绒服标价都在1500-4000元之间。
某专柜销售员指着一款中长款说:“这款鹅绒的,打完折2899,卖得特别好。”
问及干元以下的款式,她笑了:“现在哪有那么便宜的?充绒量够的都要两千往上。”

好吧,商场买不起,转战线上吧!
结果线上同样如此。
搜索主流电商平台,波司登、雪中飞、雅鹿等品牌,热销款多在1200-2500元区间。
就比如波司登,如今已是中高端市场的常客。
曾经你爱理不理,现在人家高攀不起。
高端市场更是令人咋舌。
加拿大鹅的经典款动辄上万,盟可睐的限量版能卖到两万多。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昂贵羽绒服的销量还在增长。
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士透露:“五年前,两千元以上的羽绒服只占我们销量的10%,现在这个数字接近40%。”
扎心了,原来只是我买不起。

价格飙升背后的推手
羽绒服为什么越来越贵?首先得从原材料说起。
羽绒的价格每年都在涨。
95%白鸭绒从去年的每公斤580元涨到现在的630元左右。要是鹅绒就更贵了,能到800多元一公斤。

养殖业的变迁直接影响羽绒供应。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全国家鸭存栏量较五年前下降约15%,这直接导致羽绒原料供应减少。
除了原料成本,新国标的影响也不容忽视。2022年开始实施的羽绒服装新标准,把“含绒量”改为了“绒子含量”。
这一字之差,意味着厂家要用更好的原料才能达标,成本自然上升。
面对新国标,厂家要么改进工艺,要么增加用量,都会增加成本。
但最关键的涨价因素,还是品牌溢价。
翻阅各大品牌的财报,营销费用通常占售价的20%-30%。请明星代言、在高端商场开店、去雪山拍广告……这些最终都要消费者买单。

年轻人的羽绒服消费观
面对高昂的价格,年轻人的态度很分裂。
很多人宁可花一个月工资买一个高端品牌,也不愿意买五六百的杂牌,因为好牌子能穿更长时间。

这种“长期主义”消费观在年轻人中很流行。他们愿意为品质支付溢价,前提是产品能提供相应的价值。
与此同时,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懂行。
以前买羽绒服就看牌子,现在先看参数。绒子含量、充绒量、蓬松度,这些指标都要对比。
社交媒体上,羽绒服测评视频很受欢迎。一些博主会剪开不同品牌的羽绒服,对比实际填充物。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羽绒服正在变成“社交货币”。
在上海陆家嘴,加拿大鹅的经典款几乎成了年轻白领的冬季制服。

普通人怎么选羽绒服最划算
那么,对于大多数月薪在五千到一万的普通人,买羽绒服到底怎么选性价比最高呢?
这里有几点建议。
首先,学会看水洗标。按照新国标,羽绒服必须标注填充物名称、绒子含量、充绒量。
一般来说,绒子含量85%以上就算优质,充绒量根据款式和身高体重选择,短款在120-150克,长款在200克以上比较保暖。

其次,把握购买时机。羽绒服的最佳购买时间是反季,如3-7月和刚入冬的11月。
反季折扣力度大,刚入冬时款式最全。到了深冬,好看款式都卖完了,折扣也少。
第三,关注线上专供款。同样品牌,线上专供款通常比实体店便宜20%-30%。
虽然可能在某些细节上略有差异,但主要功能和用料基本相同。
第四,不必盲目追求鹅绒。鸭绒的保暖性能与鹅绒相差不大,但价格更亲民。除非对蓬松度有极高要求,否则高品质鸭绒完全够用。

最后,考虑经典款式。时尚款贬值快,经典款可以穿多年。黑色、深蓝、军绿等颜色不易过时,性价比更高。
在国贸地铁站,穿着各式羽绒服的上班族行色匆匆。他们中,有人穿着上个月刚花三千多买的新款,也有人身上的羽绒服已经陪伴了五个冬天。
在这个冬天,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温暖。
毕竟,无论羽绒服价格如何变化,它最终要回归的本质还是那两个字,保暖。
至于多少钱才穿得起几千块的羽绒服,或许答案不在工资条上,而在每个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里。#头条深一度#
(老A)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