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尘伙伴社团
作者:浥尘伙伴社团高老师
AI时代私塾社团创始人,家庭教育辅导实战派第二人。
* 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问答
* AI时代认知提升训练
* 中高考减压音乐治疗
难得刷一回手机,看到了这样一段视频。
一个母亲和儿子在商场买东西,营业员找钱给母亲,母亲顺手将钱递给了儿子。
然而此时的儿子正在玩手机游戏,可能是零钱挡住了屏幕,结果这个儿子大发雷霆,居然动手暴打母亲的头。
这个儿子看上去像是个初中生或高中生,个子比他母亲还高。
这么一段令人瞠目的视频,肯定会引来众人的非议。
不过大家的评论,无非就是训斥这孩子怎么品行如此低劣,亦或是指责这个母亲平时娇惯宠溺孩子,如今遭到反噬、自吞苦果。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一定是从小宠着惯着,把孩子活活宠成这个样子的!
你看看,大家一边倒的评论,就这样把问题给pass过去了。
不过,我要问问大家,是孩子的品行问题吗?
是家长的家教问题吗?
如果有那么简单,我还在这儿写个什么劲儿呢?
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
首先,我可以告诉大家,像这样的案例如今已经见怪不怪了,太多了,网上有的是,对不对?
比如之前有一个女孩,她母亲给她买的是衣服还是首饰,她不满意,就大打出手,当着众人的面殴打自己的母亲,现场一片狼藉。
不信大家可以去网上搜,多的是。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问,这么多类似的案例,如此相似的情况,你觉得是某个孩子品行出了问题,或是某个家长家教不好,就能把问题给说通的吗?
也就是说,现在这种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我们还能用个体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吗?
因此,我们应该用更高维度的视角去看清楚,才能真正搞懂问题的本质。
没错,那是时代的通病!
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中,其心理发展是有着非常科学的可验证的规律的。
说来话长,一两篇文章是不可能将如此庞大、如此系统化的知识都给讲全的。
我只能尝试着讲一些大白话,让大家尽量听得懂。
先讲结论,一个孩子,在家里,父母对他严加管教还是宽松宠溺,都不一定会导致孩子的品行和教养出现问题。
也就是说,不管父母采用的何种教养方式,通常不决定孩子的品行教养问题。
换句话说,一个孩子他的品行好,不一定是父母教得好,反之,一个孩子他的品行不好,也不一定是父母没有好好教他。
我说的没错吧,能听明白不?
总之,家庭父母与之关系不大,甚至几乎没有直接关系。
那和什么有关系呢?
和孩子接触的社会群体环境有关系。
我们不说别的,就说文章开头讲到的案例视频。
案例中的儿子,为什么打游戏?
打游戏是一种什么行为?
也就是说,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行为。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产生一种行为。
一定是由某种驱力促使他去这么做。
那是什么驱力呢?
我告诉你,就是社会群体的影响产生的驱力。
所有的孩子都玩游戏,自己家的孩子能不玩吗?
案例中的这个儿子,他需要通过打游戏来证明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他需要和其他同龄人一样,他不想脱离这个群体。
我们很多人,特别是有孩子的家长们,无法理解我说的这些话。
他们不知道的是,孩子受到社会影响有多大,他们根本就不会听父母的,难道这需要我来证明吗,事实还不够多不够明显吗?
好,当这个儿子打游戏的时候,他的视线被母亲遮挡,影响了他打游戏,于是他恼羞成怒,做出了过分的事情。
前面我们说过,其实就是这个母亲影响了儿子这种“群体活动”。
我们说这种“群体活动”,也就是玩游戏,实际上是一种不健康的活动,它并不能让孩子们获得真正的心理能量和价值感。
因此,即使天天玩游戏,孩子从小缺乏正常的心理发育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那么就会获得非常严重的无能感。
什么是必须要完成的心理发展任务呢?
就是从小玩水玩火玩泥巴的自然活动,并且还要完成建立自尊体系,也就是要有自主性地完成很多事,比如劳动。
很显然,很多孩子都没有做到,因为现在的孩子从7岁开始甚至更早就已经进入符号式的学习了。
即使有一些自然活动和劳动,也往往是少量的,不足以支撑完整的发展过程。
最终结果,孩子们内心其实是无助的,是没有任何能力感可言的。
干个什么都不会,都不能,也不想干。
于是一旦遇到点哪怕是小事,也会彻底被激怒,因为无能嘛,羞耻嘛,进而产生过激行为。
大家请想一想,一个正常的孩子,一个心理发育完善的孩子,即使爱玩游戏,怎么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对父母大打出手呢?
孩子抱怨几句,撒个娇、卖个萌,我们都不会奇怪,就是动手打人,何况是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太过过分了呢?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孩子要打父母,而不是别人。
原因如上,我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
一个无能感爆棚的人,只能对自己家里人下手。
家庭环境长期给孩子中心化的结果,就是父母打得骂得。
请问,这样的孩子还有未来吗?
当然我还要强调补充一句,家庭环境给孩子中心化感受,并不一定是父母对孩子宠溺哦!
我们千万不要把问题的关键搞错搞反了。
不要认为父母宠溺孩子会导致家教和品行问题,这并不是正确的逻辑。
我们要记住,现在这一代孩子们的所谓品行问题,大多都出在心理发展缺失导致的问题,而不是单纯教养不行、品行低下本身。
好了,说实话,写文章挺累的,大家都去看视频了,哪还有人看我的文章呢?
所以看到这里,也算是有缘,还请赶快关注我!
要想获得真正靠谱有效的育儿知识,杜绝假冒伪劣,走过路过不要再错过,关注我不迷路!
【浥尘伙伴社团】
作者:浥尘伙伴社团高老师
AI时代私塾社团创始人,家庭教育辅导实战派第二人。
* 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问答
* AI时代认知提升训练
* 中高考减压音乐治疗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