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篮球的世界里,总决赛向来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每一个进球、每一次防守都牵动着球迷的心弦。然而,在昨晚广厦与北京队的总决赛第二场比赛中,真正成为主角的,却不是那些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球员,而是裁判,确切地说是以闫军为首的裁判团队,他们的一系列判罚,让这场比赛充满争议,甚至让球迷高呼比赛被 “毁掉”。
本场比赛的裁判团队由土耳其、泰国裁判以及本土裁判闫军组成,本以为这样的多元组合能带来公正、流畅的执法,可现实却背道而驰。从比赛伊始,裁判的哨声便此起彼伏,频繁打断比赛节奏,让两支球队都难以建立起有效的进攻或防守体系。
全场比赛,北京队被吹罚 35 次犯规,广厦队则是 24 次,整整 11 次的犯规差,这在总决赛这样的高水平对决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因素。每一节比赛,北京队的犯规次数都多于广厦队,尤其在第四节,更是出现了北京队犯满,而广厦队零犯规的诡异局面。
在这场裁判引发的风波中,闫军无疑是 “最亮眼” 的存在。作为副裁判,他的哨子声却比两位外籍裁判更为频繁,更糟糕的是,他吹出了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昏哨。其中,将胡金秋的明显走步误判为争球,直接改变球权归属,使得广厦队受益,并借此机会命中三分,这一判罚瞬间点燃了球迷和媒体的怒火。赵探长等媒体人纷纷发声质疑,球迷们更是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吐槽,“闫军是广厦队第六人” 的言论甚嚣尘上。
北京队的核心球员周琦,在本场比赛中多次成为裁判错判、漏判的受害者。第二节临近结束时,周琦面对吴晓防守,在没有任何犯规动作的情况下,被闫军吹罚进攻犯规,这一判罚让周琦满脸无奈,也让在场边的教练和替补球员们纷纷摇头。第三节还剩 9 分钟左右,孙铭徽持球进攻,卡尔顿在掩护过程中推倒周琦,这一明显的进攻犯规动作,闫军却选择视而不见,让周琦只能咽下这口 “哑巴亏”。
事实上,这并非闫军首次因争议判罚引发众怒。回顾他的裁判生涯,可谓 “劣迹斑斑”。在常规赛中,他曾将贾明儒的走步错误判为绝杀,改变了比赛结果;季后赛里,又把胡明轩的劝架行为吹成技术犯规,如此种种误判,严重影响了比赛的公正性和观赏性,也让球迷们对他的执法能力和公正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篮球比赛的魅力,在于球员们在赛场上的拼搏与竞技,裁判的职责本应是维护规则、保障公平。但在昨晚的比赛中,裁判却成为了主角,他们的错误判罚,不仅影响了比赛的走势,更伤害了广大球迷的心。对于 CBA 而言,如何加强裁判管理、提升裁判执法水平,避免此类争议事件再次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CBA 的公信力和观赏性都将大打折扣。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