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号信封
编辑|壹号信封
亚军,亚军,还是亚军!孙颖莎到底该何去何从?

今年的全运会,“小魔王”孙颖莎连拿了两个亚军。

乒乓球女团,莎莎陈梦各自带领一队,在决赛中莎莎团队以一分之差输给了陈梦团队。

尽管最终落败,不过这一结果早就在预料之内。
因为莎莎团队的整体实力,对比另外一个团队稍逊一筹。

所以即便莎莎发力,一人拿下2分,还是输给了陈梦。
败在整体,不在个人,这个亚军还可以接受。

但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另外一场比赛。
个人比赛,莎莎对上王曼昱。

早在之前,孙颖莎凭借强势表现一度对王曼昱取得7连胜,甚至在2025年初的乒超联赛中实现惊天逆转,巩固了“统治级”地位。

然而,这一年的六次交锋却彻底打破了原有格局。
双方各胜三场,胜负的天平首次达到微妙平衡。

全运会决赛,王曼昱更是以压倒性表现连胜孙颖莎。
比赛开始,双方都全力以赴,在前半段赛程中甚至陷入胶着态势。

你来我往之间,战况激烈异常,难分高下。
直到第六局,情况发生了变化。

当时,莎莎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大比分2-3落后,但她在这一局开局打得极其出色,一度取得了8-2的绝对领先。

胜利似乎已经开始向她招手。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能终结比赛的时候,王曼昱发力了。

她的心态受到比分的影响,依旧有条不紊的一分一分的追。
更关键的是,她凭借着自己进化后的反手技术,撕开了对方的防线。

她的反手拧拉质量极高,不仅速度快,而且落点刁钻。
莎莎的强在于正手进攻,而她这一举动,直接压制了对方,甚至打乱了对方的节奏。

因此,从2-8到11-9,王曼昱竟然打出了一波惊人的9-1的得分高潮,直接终结了比赛。

全场哗然。
重要的是,这已经是她连续两次当“千年老二”了。

2021年陕西全运会,孙颖莎以0-4惨败;
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她虽将比分追至2-4,但仍未能突破“心魔”。

赛后,孙颖莎坦言:
“王曼昱是我尊敬的对手,也是最好的队友。”

世间本无常胜将军,莎莎亦非超凡之神。
胜负乃竞技常事,一场失利再正常不过,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然而,部分网友对此难以接纳。
一直以来,孙颖莎在赛场上的表现堪称惊艳,各种冠军拿到手软。

球迷们早已习惯了她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样子,也打心底里认定她就是冠军的不二人选。

就拿之前的比赛来说,不管面对多强劲的对手,她都能凭借高超的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把胜利稳稳收入囊中。

久而久之,粉丝们对她夺冠这件事就有了一种近乎本能的期待。
所以这次全运会输球,就像打破了大家心里的美好幻想。

因此,丢冠不到24小时,网络空间的“另一场战斗”打响了。

子不教父之过。
因此孙颖莎失败,就成了教练邱贻可的错。

不出意外的,他被“围攻了”,评论区到处都是污言秽语。
“不能干趁早滚蛋。”

“别忙着带货了,好好给人备赛了吗?

“没有新技术就散了,不要在拖下去了。”

“自请下课吧。”

有人质疑他偏心,有人说他在资源分配上没有做到公平。

甚至有人翻出孙颖莎此前比赛中的失误片段,配文:
“这就是世界第一的实力?”

这样的遭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WTT美国大满贯赛事。
女单1/8决赛中1:3不敌队友陈熠,无缘8强;
女双决赛中,孙颖莎搭档王曼昱又以2:3败给王艺迪/蒯曼组合。

一场赛事,竟遭遇两次折戟。
这一幕令部分粉丝情绪陡然高涨,理智防线顷刻崩塌。

他们失去基本判断力,在冲动驱使下,竟操起枪杆,毫不留情地将枪口指向了自己人。
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选择用事实打脸。

他在社交账号上详细的列举了自从带莎莎后的成绩:
国际赛场共获得女子单打冠军19个,其中包括三大赛冠军4个,双打冠军16个,团体冠军7个。

不过更让人震惊的,是她世界排名的稳定性。
从2022年第五周孙颖莎首次登顶世界第一,到现在已保持世界排名第一163周,自2022年第29周以来,连续156周实现女单世界排名第一。

这些成绩在乒坛可谓耀眼。
而这些荣耀的背后,是教练工作的艰辛。

邱贻可描述了一名国家队教练的日常:
“6点多开始出操,7点多吃完早餐集合,9点钟训练,下午训练,练完以后还有一节,晚上再训练,每天都这样。”

外人看到的是教练在赛场边的风光,却看不到他们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
不可否认,莎莎天赋异禀。

但作为教练,他也问心无愧。
然而,仅仅一次失利,便将其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那如潮的舆论不仅紧紧裹挟着他,还无情地波及到了他的家人,让其承受本不该有的压力。

简直是离谱至极。
也真是印证了樊振东说的那句话:
“赢球也不行,输球也不行。”

好在,网络并非法外之地。
在邱贻可发文后一天,官方就下手,连续清理了7800条违规消息,以及对700个账号进行了永久封禁的处置。

就在网络舆论甚嚣尘上之时,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二十年前,看看这个如今站在风口浪尖的姑娘,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2000年,孙颖莎降临于河北石家庄的一户寻常人家。

谁也想不到,这个看似文静的小姑娘,日后会成为中国乒坛的领军人物。
5岁的时候,为了让她有一个好的身体,就把她送去学乒乓球。

谁曾想,这个看似随意的决定,竟然为中国乒乓球埋下了一颗未来的种子。
在乒乓球学校,年纪最小的孙颖莎总是最早到、最晚走。

教练回忆说:
“别的孩子练完就跑去玩了,只有莎莎会拉着我问'这个动作为什么我做不好'。”

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她在同龄人中迅速脱颖而出。
11岁入选河北省队,
17岁进入国家一队。

然而她的成长之路看起来顺风顺水,但其实暗藏艰辛。
初到国家队时,她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豆包”,面对如云的高手,她一度陷入迷茫。

但正是那段默默无闻的日子,铸就了她日后的大心脏。
2017年,是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她,一路过关斩将,连胜多名世界冠军,最终夺得女单、女双两项冠军。
一战成名,“小魔王”的称号不胫而走。

赛后,这个当时还未满17岁的小姑娘只说了一句:“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2018年青奥会,她再次证明自己不是昙花一现。
包揽女单和混双金牌

次年世锦赛,她与王曼昱搭档斩获女双冠军。
到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参赛的她更是获得女单银牌,并与队友一起夺得女团金牌。

然而,真正让她跻身顶尖选手行列的,是2023年的德班世乒赛。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比赛中,她斩获生涯首个世锦赛单打冠军,成为世锦赛历史上首位00后单打冠军。
至此,莎莎完成了从“小魔王”到领军人物的蜕变。

回望孙颖莎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
她的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

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是流不完的汗水,以及每天上千次的击球练习,无数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对自己技术细节的反复打磨。

我们不能也不该因为这一次的失败,就去否定她之前的成就。
毕竟,正是这条充满汗水与泪水的乒乓之路,塑造了今天这个永不言弃的莎莎。

尽管全运会再次折戟,但未来的路,还很长。
她现在才25岁,时间依然站在她这一边。

比王曼昱还小一岁的她,完全有机会在未来的比赛中实现突破。
球迷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偶像能够拿下所有的冠军,但却忘了,五星红旗下,每一颗球都是中国的荣耀。

不管她们谁胜利,都是中国乒乓球的一座丰碑。
莎莎现在世界第一的宝座,已经坐了173周。

这原本就是一场持久战。
我们不能只看眼前,万一下一场比赛,小魔王莎莎又“杀”回来了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踊跃留言,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