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印度:十几亿人的国家保持不分裂有多难?看看印度!

印度这个国家,人口现在已经超过十四亿,摊开来想想,这么多人挤在一个版图上,还能不散架子,已经是件挺了不起的事。很多人看印度,总觉得它乱糟糟的,宗教冲突、语言障碍、种姓歧视到处都是,这些东西随便哪一个都能把一个国家撕扯得四分五裂。可印度从1947年独立到现在,七十多年了,虽然中间闹过不少事,但整体上还是捏在一起,没彻底崩盘。这里面有啥门道?得从它的多样性和那些维系统一的招数说起。

先说印度的多样性,这不是小打小闹的那种。宗教上,印度教徒占了八成多,但剩下那百分之十几包括穆斯林、锡克教徒、基督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啥的,这些群体加起来也上亿人。穆斯林就有两亿左右,锡克教徒几千万,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习俗。要是处理不好,宗教矛盾就容易炸锅。历史上,1947年印巴分治的时候,就因为宗教问题死了上百万人,数千万难民流离失所。那场浩劫直接导致巴基斯坦从印度分离出去,留下克什米尔这个烂摊子,到现在还纠缠不清。

语言方面更乱。印度官方承认的语言就有22种,实际使用的方言上千种。北部说印地语的占多数,但南部泰米尔语、东部孟加拉语、西部马拉地语,每个地区都像个小王国。印地语使用者最多,但也没到能压倒一切的地步,大概四成人口母语是它。其他语言群体加起来,力量也不小。要是强推一种语言当国语,准得闹事。1950年代,印度就因为语言问题重组过邦界,把说同一种语言的地区划到一个邦里,比如泰米尔纳德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啥的。这么做是为了避免语言冲突升级成分离主义。

再来说种姓,这玩意儿是印度社会的老顽疾。从古时候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到现在细分成几千个子种姓,低种姓和贱民群体受歧视几千年。贱民占人口百分之十六左右,部落群体百分之八,他们在教育、经济上起步就落后。种姓不光影响婚姻、工作,还渗透到政治里。低种姓的人要是想翻身,难上加难,历史上因为种姓暴力的案子层出不穷。2019年,对贱民和部落的犯罪案子就涨了百分之七到二十六,数字挺吓人。

阶层差距也大。印度有亿万富翁,也有一天赚不到两美元的穷人。贫富悬殊在城市里特别明显,孟买的贫民窟和摩天大楼就挨着。资本家和劳工的对立,要是不管,社会就容易动荡。印度独立后,效仿苏联搞计划经济,保护劳工权利,就是为了缓和这个矛盾。

这些分野加一块儿,把印度分成无数小块。要是换成其他国家,早乱套了。但印度没彻底散,主要靠一套制度设计。核心就是民主框架下的包容政策。先说世俗主义,这不是西方那种政教彻底分离的模式。印度宪法规定国家是世俗的,但允许各宗教按自己的规矩处理婚姻、离婚、继承啥的。比如穆斯林能娶四个老婆,用口头三声离婚,而印度教徒不行。这种安排让少数宗教群体觉得有空间,不至于被多数派吞没。但也闹出争议,像1985年的沙巴诺案,一个穆斯林妇女离婚后要赡养费,法院判了,但穆斯林团体抗议,政府改法让穆斯林妇女免于普通法,批评者说这不平等。

联邦主义是另一个关键。印度是联邦制国家,有29个邦和几个中央直辖区。宪法把权力分成中央专管、邦专管和两者共管三张清单。中央管国防、外事、货币啥的,邦管警察、教育、土地。1956年,根据语言重组邦界,避免了语言群体闹独立。像东北部那些小邦,本来文化跟印度主流不一样,联邦给它们自治权,就稳住了点。但联邦也有单一的一面,中央能解散邦政府,宣布总统统治,历史上滥用过,像在克什米尔和旁遮普。

针对种姓,政府搞配额制度。宪法禁止种姓歧视,从1950年起,给贱民和部落在教育、公职预留比例,后来1980年曼达尔委员会扩展到其他落后阶层,总配额百分之五十左右。这政策让低种姓进大学、当公务员的机会多起来,贱民识字率从2001年的百分之五十五升到现在更高,贫困率也降了。但也惹争议,上层种姓觉得逆向歧视,闹过抗议。还是,种姓暴力没绝迹,法院2024年还判了监狱里按种姓分活的规矩违宪。

社会主义元素也帮了忙。宪法说印度是社会主义共和国,早年搞五年计划,控制关键产业,推行福利。保护工会,劳工有最低工资、医疗啥的。虽然后来1991年开放经济,转向混合模式,但这些政策分享了点财富,缓和阶层对立。

这些招数让印度在多样中找平衡。但挑战没少。分离主义运动是最大威胁。克什米尔从1947年起就闹,穆斯林多数派想独立或并入巴基斯坦,印度派兵镇压,2019年废除第370条款,把它分成两个中央直辖区,逮捕政客,切断通讯五个月。结果暴力没停,武装团体还活跃。旁遮普的锡克教分离主义,1980年代高峰,闹到印迪拉·甘地被刺杀,军队攻金庙,死了几千人。后来镇压下去了,但锡克不满还在。东北部几个邦,种族跟印度主流不同,闹独立几十年。阿萨姆、那加兰、曼尼普尔啥的,武装团体要自治或独立,边境跟缅甸、中国接壤,外部势力搅和。印度政府签和平协议,比如2020年跟博多团体和解,给他们文化保护和经济援助,但新运动又冒头。

民主在维系统一上功劳不小。印度是世界最大民主国家,每五年大选,几亿人投票。民主给不同群体发声机会,议会里有各邦代表,少数派也能组党。像贱民党、区域党啥的,通过选举上台,推政策。民主还促进跨种姓、跨宗教联盟,候选人得拉票,不能只靠一个群体。宪法基本结构包括联邦和世俗,最高法院护着不让改。学者说,印度民主从精英主导转到大众参与,社会革命通过选票实现,不用暴力。

但民主也有毛病。腐败、犯罪分子从政是老问题,百分之三十议员有案底。媒体被控偏向执政党,2021年V-Dem报告说印度从缺陷民主降到选举专制。自由之家评它部分自由,记者被抓,异见者遭骚扰。经济没跟上,失业率高,四十年高点,北方穷邦人口增长快,南北方差距拉大。人口红利没发挥,穷人多,民主承诺的平等没兑现。

印度统一靠的不是铁腕,而是让多样共存的弹性。古时候,印度就吸纳各种文化,从吠陀经到阿育王、阿克巴皇帝,都搞包容。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里说,尽管外表多样,内在有统一印记。现代宪法继承这点,强调平等、正义。G20期间,印度推“婆罗多:民主之母”,说民主根子在古印度议会和共识。

现在印度面临新考验。人口超中国,经济第五大,但人均低。气候变化、城市化加剧不平等。分离运动虽弱了,但根子在不满。政府得平衡发展,推统一民法典啥的,但穆斯林反对,说侵犯宗教权。未来,印度要保持统一,得继续民主实验,让十四亿人觉得国家是他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历史   印度   国家   种姓   穆斯林   民主   贱民   群体   克什米尔   语言   宗教   宪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