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吴石儿子向中央申诉,周恩来批示:应将他作革命烈士子女看待

虎穴潜伏,血洒马场町

1894 年,吴石出生在福建闽侯一个普通农家。那时候清廷腐败,列强环伺,村里老人常讲林则徐、严复的故事,这些都刻进了他心里。

他从小就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救国,每天天不亮就蹲在灶台边借火光背书,放学还得帮家里放牛,牛背上都放着课本。

靠着这股劲,他一路考进福建陆军小学,后来又被保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 年,他被派去日本陆军大学留学,这期间他把日本的军事体系摸得透透的,连日军的战术手册都能背下来。

回国后,国民党里没人比他更懂日本军事,“吴状元” 的名号不只是说他考试第一,更是指他的军事学识。

蒋介石确实常召见他,有时候在南京黄埔军校,有时候在庐山别墅。

有一次讨论抗日战略,吴石提出 “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还详细分析了日军的补给弱点,蒋介石听完拍着桌子说:“吴次长(当时吴石任参谋次长)的话,要让全军都听听。” 可到了抗战后期,吴石的心凉了。

他亲眼看到重庆的官员把美国援助的军粮倒卖出去,前线士兵却只能吃掺沙子的米饭;看到将领们借着 “接收” 名义,在上海、南京抢房子、抢工厂。有一回他跟好友、国民党将领何遂喝酒,喝到动情处拍着桌子说:“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士兵在前线拼命,这些人却在后方刮民脂民膏,这样的党,我没法再跟着走。”

何遂早就跟中共地下组织有联系,见吴石态度坚决,才慢慢跟他提了中共的主张。1947 年秋天,在何遂儿子何康的安排下,吴石在上海一间弄堂房子里见了中共地下党员。

那天他穿了件普通长衫,进门先看了看窗户有没有关严,才低声说:“我早就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只要是为国家统一,我什么都不怕。”

从那以后,吴石就成了隐蔽战线的 “尖兵”。1949 年 3 月,他拿到国民党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图上标着每个炮台的位置、每个团的兵力,甚至连士兵的换防时间都写得清清楚楚。

为了把图送出去,他假装去医院看病,把图卷成细条塞进钢笔杆里,一路上遇到三次检查,他都镇定地掏出医生开的处方,没让人看出破绽。

这张图送到解放军手里后,渡江战役时,解放军精准避开了国民党的火力点,大大减少了伤亡。

同年 8 月,福州解放的前一天,组织让他去台湾潜伏,负责传递台湾的军事部署情报。临走前他回家跟妻子王碧奎告别,只说了句 “我去台湾办点事,可能要很久才能回来”。

王碧奎看出他眼神里的决绝,没多问,只是把他常穿的那件灰布中山装叠好放进包里。吴石摸着妻子的手说:“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等全国统一了,我就回来。”

到台湾后,吴石凭借之前的资历,很快升任 “国防部” 参谋次长,官阶中将。他利用职务之便,把台湾的军事基地位置、美军顾问团的活动情况,都通过秘密渠道传了回来。

可谁也没想到,1950 年初,中共地下党员蔡孝乾被捕后叛变,把吴石、朱枫等人都供了出来。

吴石被捕那天,正在办公室整理情报,几个宪兵冲进来时,他先是把桌上的纸条揉成一团塞进嘴里,才被带走。

在狱中,特务们用了各种手段,逼他供出其他同志,他始终只说:“所有事都是我一个人做的,跟别人没关系。” 有一次特务拿出朱枫的照片,问他认不认识,他摇头说 “从没见过”,硬是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

1950 年 6 月 10 日,台北马场町的草地上,吴石穿着那件灰布中山装,站得笔直。

行刑前,他让特务拿来纸和笔,写下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的绝笔,然后闭上眼睛,没说一句求饶的话。枪声响起时,他才 46 岁。

一封申诉信递往北京

吴石牺牲的消息,王碧奎是半年后从香港的亲戚那里知道的。那天亲戚偷偷从香港寄来一封信,里面只写了 “吴先生已于 6 月 10 日在台北病逝”,没敢提 “牺牲” 两个字。

王碧奎拿着信,坐在椅子上哭了一下午,不敢大声哭,怕邻居听见。

那时候两岸局势紧张,吴石的事不能公开说,家里人连 “台湾” 两个字都不敢提。王碧奎带着三个孩子,住在福州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房子里,靠帮人做针线活谋生。

小儿子吴子谷那时候才 8 岁,每天放学回家,都能看到母亲坐在煤油灯前,缝补衣服到半夜,手指上全是针眼。

有一次吴子谷问母亲:“爹什么时候回来?” 王碧奎赶紧捂住他的嘴,把他拉到里屋,小声说:“以后别在外人面前提你爹,记住了吗?”

直到吴子谷十几岁,母亲才趁着晚上没人,拿出一个木盒子,里面装着吴石的几张旧照片、一枚陆军大学的校徽,还有那封绝笔信的复印件。

母亲摸着照片说:“你爹是个好人,他是为了国家才走的,以后你要争气,不能给你爹丢脸。”

吴子谷长大后,进了一家机械厂当工人,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要养家里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有一年冬天,孩子冻得手脚生疮,他连件新棉袄都买不起,只能把自己的旧棉袄拆了,给孩子改小了穿。

那时候他就想,要是父亲的身份能被认可,家里的日子会不会好一点?可他又怕,那时候政治环境复杂,万一提了父亲的事,反而给家里惹麻烦。

转眼到了 1973 年,情况慢慢有了变化。吴子谷在工厂里看到报纸,上面说要 “落实历史遗留问题,关心革命家属”,他心里又燃起了希望。

那天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母亲临终前的嘱托:“一定要让你爹的名字被正名。”

第二天一早,他就去了母亲以前住的老房子,在床底下的木箱里,翻出了那些旧物 , 几张模糊的工作照,何遂当年写给吴石的信,还有一张吴石在日本留学时的毕业照。

他把这些东西摊在桌上,看了又看,然后拿出信纸,开始写申诉信。

他写得很小心,不敢多提 “情报”“潜伏” 这些敏感词,只说 “父亲吴石,早年投身革命,为国家统一事业奔走,1950 年在台湾牺牲,现家中生活困难,恳请中央认可父亲的革命身份,让子女能以烈士子女身份生活”。

写了改,改了写,花了半个多月,才把信写好。他怕直接寄到中央没人看,就四处打听,找到当年跟何遂有联系的一位老地下党员,托他把信转交给中央。

信寄出去后,吴子谷每天都心神不宁。上班时手里拿着扳手,心里却在想 “信会不会丢了”“中央会不会重视”。有一次工厂开大会,领导提到 “要关心烈士家属”,他赶紧竖起耳朵听,可没听到 “吴石” 的名字,心里又凉了半截。

就这样等了三个多月,就在他快放弃的时候,厂里的书记突然找他谈话,说 “你的信已经送到中央了,很快会有回复”。

总理批示,烈士英名终得认

1973 年 10 月,这封申诉信几经辗转,送到了周恩来的案头。那时候周恩来身体已经不太好,每天要处理大量工作,经常忙到深夜。

那天晚上,他刚看完一份关于两岸关系的报告,工作人员把申诉信递过来,说 “这是一位叫吴石的同志的子女写的,您看看”。

周恩来拿起信,看到 “吴石” 两个字,停下了手里的笔。他对吴石有印象,抗战时期在武汉开会时见过,当时吴石穿着军装,说话条理清晰,对日军的动向分析得很透彻。

后来他也知道,吴石为渡江战役、淮海战役提供了不少关键情报,比如国民党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情况,这些情报帮解放军制定了更精准的作战计划。1950 年吴石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周恩来还跟身边的人说:“吴石同志是个好同志,可惜了。”

他仔细看完信,半天没说话,手指在信纸上轻轻敲着。身边的工作人员小声提醒:“总理,现在两岸还在对峙,公开认可吴石同志的身份,会不会有政治影响?要不要再跟相关部门商量一下?”

周恩来抬起头,眼神很坚定:“什么影响都没有烈士的名誉重要,更没有烈士家属的生活重要。吴石同志为革命牺牲了,他的子女不能因为历史原因受委屈,这是原则问题,不能等。”

说完,他拿起笔,在信上写下批示:“吴石同志为革命事业牺牲,应将其子女作革命烈士子女看待,妥善安排生活与学习。” 写完后,他又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才交给工作人员,说 “尽快落实,让家属早点知道结果”。

批示很快传到了福建,再传到吴子谷所在的工厂。那天吴子谷正在车间里修机器,书记突然走进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吴子谷,跟我去办公室一趟,有好消息。”

他心里咯噔一下,跟着书记进了办公室,看到桌上放着一份文件,上面有周恩来的批示。

他拿起文件,手忍不住发抖,眼睛盯着 “革命烈士子女” 几个字,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书记递给他一张纸巾,说:“你父亲是英雄,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厂里都会帮你解决。”

从那以后,吴子谷的生活慢慢有了改善。厂里给他涨了工资,孩子上学的学费全免,学校还特意给孩子发了助学金。

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兴奋地跟他说:“老师说我爷爷是英雄,让同学们都向我学习!” 吴子谷摸着孩子的头,想起了父亲的绝笔,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1975 年,周恩来病重住院,还特意召见了时任中央调查部部长的罗青长。当时他躺在病床上,说话已经有些吃力,却还是拉着罗青长的手说:“不要忘记台湾的老朋友,像吴石、朱枫这些同志,他们为国家做了很多事,他们的功绩不能忘。”

罗青长在笔记本上认真记下,点头说:“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忘。”

2013 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广场上立着 84 位隐蔽战线烈士的塑像,吴石的塑像就在其中。

他穿着中山装,目光坚定地望向东方,仿佛在等待国家统一的那一天。吴子谷带着家人来到广场,站在父亲的塑像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轻声说:“爹,您看,全国都知道您是英雄了,您的心愿快要实现了。”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2021 年 1 月 18 日 《吴石:为了祖国统一大业甘愿冒死》

人民网党史频道(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2015 年 5 月 28 日 《寻踪台湾隐蔽战线上的中共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历史   周恩来   烈士   子女   儿子   中央   台湾   同志   国民党   父亲   母亲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