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们这代人不收复台湾,下代人统一时,或会直接将台湾打成废墟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这句古话或许正映照着一个严峻的现实。随着岛内教育的割裂与外来武备的堆积,和平的砝码正逐年递减。倘若错过“同胞情谊”尚存的这一代,下一代人面对的选项,是否只剩下代价高昂的焦土?历史的指针正滴答作响。

这事儿就怕拖。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地盘是不是完整,是它能不能立得住的根本。汉朝和清朝,都在国力鼎盛的时候,出手解决了悬而未决的地盘问题。

以汉朝为例。刚开国那会儿,刘邦被匈奴在白登(现在山西大同)围了七天,那叫一个狼狈。没办法,打不过,只能用“和亲”的法子,送姑娘、送钱粮,换个边境安生。

等到汉武帝刘彻上台,经过“文景之治”攒了几十年的家底,国库充盈,腰杆硬了。他可不想再忍了。

公元前133年,他搞了个“马邑之谋”,想设个局把匈奴主力骗进来一口吃掉。虽然这事儿最后因为走漏风声没办成,但等于是撕破脸了,汉匈大战正式开打。

之后就是名将卫青、霍去病登场了。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两次冲进河西走廊,打得匈奴损失惨重,连祭天金人都被缴了。

接着是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决战,卫青和霍去病带着最精锐的骑兵,分两路杀进大漠深处,打得匈奴主力再也不敢在漠南待着。

霍去病甚至在狼居胥山搞了祭天仪式,这就是“封狼居胥”的由来。你看,问题拖了几十年,最后还是得靠实力和决心一次性解决。

清朝收台湾这事儿也差不多。施琅是福建晋江人,水战是他的老本行。他早先跟着郑芝龙,后来又跟了郑成功。

但他和郑成功的关系搞得很僵,最后施琅的爹和兄弟都被郑成功杀了。施琅就铁了心投了清朝。他好几次跟康熙皇帝上疏,说台湾必须收,怎么收,分析得头头-是道。

但朝廷里好多人反对,觉得那地方太远,“海外泥丸”,拿下来也是个累赘。加上那时候“三藩之乱”还没平,康熙也腾不出手。

直到1681年,三藩彻底平了,台湾郑家内部(郑经死了,儿子争位)也乱了套。康熙觉得时机到了,力排众议,任命施琅当福建水师提督,把收复台湾这事儿全权交给他。

施琅也没含糊,他花了两年时间整顿水师,造船练兵,研究风向水文。等到1683年夏天,西南季风一起,他立刻带着两万多精兵、二百多艘战船,从铜山出发,直扑澎湖。

澎湖是台湾的门户,守将是郑氏手下最能打的刘国轩。刘国轩也布了重兵。两边在海上打了一场硬仗。

施琅的指挥舰顶在最前面,他自己眼睛旁边都被炮弹碎片打伤了,血流一脸,但他裹上布条接着指挥。

清军的火炮和战船数量占优势,硬是把郑军水师给打垮了。刘国轩看实在顶不住了,才带着残兵逃回台湾岛。

澎湖一丢,台湾岛上就彻底慌了。当时管事的是郑克塽,才十二岁,军政都抓在冯锡范这些人手里。

他们一看,最能打的水师没了,澎湖也丢了,这仗没法打了。施琅这时候也没急着攻岛,而是搞起了“政治攻心”,发告示说投降的不追究,官职保留,优待俘虏。这么一来,岛内人心就散了。最后,郑克塽在1683年秋天选择投降。

有意思的是,台湾收回来后,北京城里又吵起来了,不少大臣主张把人迁回来,岛不要了,觉得守着费钱。

又是施琅站了出来,写了那篇有名的《恭陈台湾弃留疏》。他分析说,台湾这地方是东南四省(闽、粤、江、浙)的海上屏障,你要是扔了,回头荷兰人或者海盗占了,那沿海地区就永无宁日。康熙是明白人,听了他的,第二年(1684年)就正式设了台湾府,归福建管。

历史的镜子照回当下。现在的情况比当年复杂。这一代人,尤其是经历过苦日子的,总念着“同胞”情分,希望慢慢来,和平解决。可时间不等人啊。

岛内的情况在变。他们的课本在调整,比如把中国史放到东亚史的框架里去讲。台北故宫的展览,也把“中国书画”的名字换成别的。

这么一代代教下去,那边年轻人的身份认同就出了大问题。根据那边大学的调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里,认同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的比例非常高。

外部势力也没闲着。美国卖武器卖得越来越勤,什么“海马斯”火箭炮、“鱼叉”导弹,专挑那些能增加登陆难度的给。

在我看来,这才是最棘手的。一边是内部的文化和身份认同越漂越远,另一边是外部的军事武装越来越强。

这就好比一个东西,它在“软件”上不想跟你好了,还在“硬件”上拼命加锁。这一代人如果靠着仅存的“同胞情谊”和耐心,还不能把问题解决,那等这些老一辈的情感纽带彻底断了,下一代人面对一个身份上完全疏离、武装到牙齿的岛屿时,他们还有多少耐心?

汉武帝和施琅的历史都摆在那儿:当一个问题被拖延到忍无可忍,并且中央王朝又具备了压倒性实力的时候,最终的解决方案往往就是最直接、最彻底的。这可能就是标题所担忧的,到了那一步,或许真的没人会再顾及“瓶瓶罐罐”。

这事儿你怎么看?拖延到底是智慧,还是在把一个更残酷的选项留给子孙?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历史   台湾   废墟   澎湖   水师   匈奴   岛内   康熙   福建   公元前   清朝   战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