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仓墓地曝光,墓前状况令人意外,与吴石,朱枫墓截然不同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吃瓜子的蛐蛐

编辑|小娄

引言

《沉默的荣耀》完结了,虽然电视剧演完了,可是里面的故事带给观众的还没完。

更是引发了一波悼念热潮。

吴石将军墓前鲜花堆成了墙,朱枫烈士故居也人潮涌动。

但是万万没想到,曾经和他们一同牺牲的核心成员陈宝仓待遇却大不同。

墓地被曝光后,墓前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同样是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为何他的墓地会如此寂寥?

英雄身后事引关注

最近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可以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

从一开播收视率即使一直稳居高位不下,把同时间段的其他电视作品都比了下去。

要说这个剧为什么这么火?

当时是因为电视剧讲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

主要讲述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这些英雄的故事。

很多人之前应该都不了解这些英雄,但是电视剧播出后,真的反响很大,看到英雄们的故事,让很多人看得又感动又心疼。

电视剧播出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探访英雄足迹的热潮。

大家伙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纪念一下这些英雄前辈。

北京吴石将军夫妇的墓地一下子就成了热门地点。

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络绎不绝,送来的鲜花多得都堆成了一面墙。

差不多有一米高,五米那么长,场面特别震撼。

有人专门从西安赶过来,看到墓碑上两个字的时候,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吴石在福州的老家也一样,平时十分安静,电视剧播出后,突然多了不少人。

守着老房子的吴家后人说一个周末就接待了好几百人。

有的从江苏来,有的从武汉来,甚至还有人刚下飞机,拖着行李箱就直接找过来了。

同样在浙江宁波的朱枫烈士纪念楼,还有她被捕的地方,也都被鲜花给包围了。

这股热潮几乎覆盖了剧里提到的所有英雄的纪念地。

大家从南到北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敬意和哀思。

不过就在大家忙着纪念这些英雄的时候,有个英雄的墓地让人有点惊讶。

被遗忘的角落

原来有人找到了《沉默的荣耀》里另一位关键英雄陈宝仓烈士的墓。

他的墓地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虽然都是英雄的墓地,但是前面的样子可是完全不一样。

甚至说是天差地别可能也不为过。

最开始被人拍到照片的时候,周围很荒凉,只有几束花随便的仍在前面。

其中一束的花瓣还散落在了地上,后来又有人带了一束新的过去,加起来也才四束。

这跟吴石墓前那壮观的鲜花墙一比,这里的情景实在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在电视剧里,他是东海情报小组的重要一员,是吴石最信任的战友。

战友被抓以后,他甚至还想把所有的事都扛在自己身上,说自己才是东海,就为了保住战友。

这么一位有情有义的英雄,电视剧都这么火了,他的墓前居然是这个样子,确实让很多人都没想到。

有人觉得,可能是因为剧里他也不算是主角,没有多少戏份,而且出场也不早。

大家对他的印象没有吴石和朱枫那么深,所以关注度自然就少了点。

这种强烈的对比,更让人忍不住想去了解一下,这位英雄到底有着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英雄的双面人生

他1900年在北京出生,毕业于当时大名鼎鼎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个正经的科班高材生。

早年就是国民党军官,但在那个年代的军官里,他有点不一样,心里装着国家。

抗日战争一爆发,他就上了前线。

结果打仗的时候,右眼被炸伤,从此就看不见了,可他伤还没好利索,就又回到了战场上。

因为他打仗厉害,又有文化,所以得了抗日儒将的称号。、

后来他在工作的时候接触到了共产党人,打心底里佩服他们的作风和主张,思想慢慢就变了。

到了后来他干脆秘密加入组织,正式投身革命。

等到国民党大势已去的时候,他已经做到了国防部中将高参,本可以安安稳稳地留在大陆,但他却做了一个决定。

主动要求去台湾潜伏,配合战友搞情报工作。

到了台湾后,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做掩护,到处搜集国民党军队的兵力部署这些绝密情报,再交给战友送出去。

可惜1950年台湾的地下组织因为叛徒出卖遭到了严重破坏,吴石被捕了。

一开始他因为是单线联系,还没暴露,完全有机会脱身。

但特务在吴石家里搜查时,找到了一份没来得及销毁的手写情报,一对笔迹,发现就是他写的,就这样暴露了。

在监狱里,敌人想尽办法折磨他,但他一个字都没说,1950年他和几个战友被杀害。

临刑前他只给朋友写了张纸条,交代后事,说自己死后火化就行。

他的骨灰还是后来是一位女学生冒着生命危险,绑在自己身上偷渡到香港,才辗转交到了家人手上。

直到1952年,他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后人为了让他的事迹能被大家知道,一直在努力。

如今没想到一部电视剧让他的故事再次被很多人熟知,真的也算是一件很慰藉的事。

其实这种为父辈的荣誉和历史真相而奔走的故事,不只有他们一家。

为父辈正名的漫漫长路

和陈宝仓烈士的遭遇有点像,还有另外一群人和他们的后代。

也为了一段被误解的历史奔走了很多年,他们就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的老兵和家人们。

这支部队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里,曾经接到了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留下来掩护整个兵团主力还有几千名伤员撤退。

结果就是他们完成了任务,把战友们都安全送走了,但自己却被敌人团团围住。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按理说这是为了大局做出的巨大牺牲,可是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180师却背上了一个败军之师的黑锅。

师里的干部战士不仅受到了处分,他们的家人也跟着抬不起头。

有后人回忆说,当时去前线慰问,只要报上是180师的家属,就会被警卫不客气地赶到队伍最后面去。

这种委屈,幸存下来的老兵们心里憋了几十年。

他们觉得,180师虽然败了,但是为了掩护主力才败的,是真正的英雄。

于是这些老兵们自己组织起来,花了好多年的时间,采访了一百五十多个当年的战友,写了一本书。

就是想把当年的真实情况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还有那些在战斗中被俘虏,后来好不容易才回到祖国的战士,也经历了各种不公正的待遇。

现在他们的后代也聚在一起,通过各种方式讲述父辈的故事。

他们和陈宝仓的后人一样,都在为了一段沉默的历史而努力发声。

就是希望父辈的牺牲和功绩,能被大家真正地理解和记住。

实际上这些人真的值得我们铭记,因为没有他们,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真的可能不会来的这么容易。

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的就是心中的那个国家,他们各个都是英雄。

结语

历史的真相有时需要时间才能被完全看见,而英雄的故事更需要我们主动去发现和记住。

好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曾经沉默的角落和人。

努力让英雄的故事不再蒙尘,这或许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三湘时评|《沉默的荣耀》照见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2】《《沉默的荣耀》原型揭秘:他是潜伏在台的“密使一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娱乐   墓地   截然不同   墓前   状况   意外   英雄   荣耀   故事   战友   电视剧   沉默   烈士   父辈   台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