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主席表示,对于蒋介石,“直到今天,我们还是请他洗脸,不割他的头”“如果有一天他要变成大花脸,发动内战,那时候我们党就要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打倒蒋介石”。
然而随着内战的爆发,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解放全中国已经迫在眉睫。
1948年11月14日毛主席预言完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在一年左右就可以实现。
对于推翻蒋介石统治一事,毛主席抱着必胜的决心,同时对斗争过程中将要面对的困难保持警惕态度。由于蒋介石背后有美国支援,所以必须做好长时间的准备。
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提出始末》一文中记录了毛主席对于蒋介石葬送国民党江山的主要问题:“蒋介石的主要错误是消极抗战,坐山观虎斗,他失去了民族领袖的地位。其次是垄断经济,政治上搞特务,实行一党专政。”
“‘现在,人心向我,解决了孤立蒋介石的问题’‘蒋介石要返回过去的形式,已是不可能,黄鹤一去不复返’”。
果然如毛主席所料,在济南战役和辽沈战役中,国民党方面节节败退,敌我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直到1949年4月,渡江战役的发起;同年10月,毛主席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949年12月,蒋介石不得不败走台湾,与此同时他还带走了大量的黄金储备。来到台湾后,蒋介石复行“总统职权”并决心要“反攻复国”。
两岸关系一时之间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也正是因此,蒋介石成为了人们口中“帝国主语的走狗”。
虽然蒋介石自身的处境也岌岌可危,但他仍旧妄想“反攻大陆”,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让台湾成为了“太平洋链条上重要一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而这也让美国在此十分重视台湾,彼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还特地发表了“援蒋声明”,并宣布了“台湾海峡中立化”。
在《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最后一次登陆进攻战》中写道:“1952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上任伊始,便明确表示改变第七舰队使命:‘第七舰队不要用来保护共产党。’西方新闻界解读这一政策为‘放蒋出笼’。使得蒋介石的‘反攻’欲望有所膨胀。正是美国这一系列关于台湾政策的显著变化,使蒋介石意识到,自己筹谋已久的‘反攻复国’梦,终于迎来了天赐良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的军队频频侵袭由解放军控制的沿海岛屿。
1952年,国民党入侵南日岛得手,这让蒋介石的野心进一步膨胀,意欲借助台湾与金门的兵力向福建岛屿发起进攻。
但随着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达成,中美关系趋于和缓,这让蒋介石充满了危机感,也让他决心发起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即东山岛战役。
东山岛因其状如蝴蝶而别称蝶岛,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岛。
由于东山岛地理位置特殊,有利于舰艇活动,这也让蒋介石将东山岛视作此次军事行动的目标。
1953年7月7日,胡琏担任了“联合任务指挥部”的指挥官。
起初,他决定通过偷袭的方式取得胜利,并为此做出了充足的准备,有关文章表示胡任对于这次行动信心满满:“因为他在此次战役中为自己安排了三个杀手锏武器:一月人多势众,自诩这次是‘狮子吞蚂蚁行动’:自己有1.3万人马,由海空军配合,而岛上共军不足一个团,加上水兵,总共不过千把人……二曰兵从天降,这次战役是‘国军;第一次大规模运用空降作战……三月掐断咽喉,在进宫前,国名党空军还特意炸毁了通往东山岛的交通要道——九龙江桥,位的就是要进一步延长我军岛外部队的增援时间。”
即便胡琏自认为他已经万事俱备,但他的行动早已被解放军尽收眼底,福建军区司令员叶飞深入分析准备预案、临危不乱见招拆招,在激烈的战斗中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役也成为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最后一次登陆作战。
在此之后,虽然蒋介石仍旧叫嚣要“反攻大陆”,却再也没有成功组织下一次军事行动。
1954年,美国与蒋介石方面酝酿了“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意欲扩大协防范围,其中便包括了浙、闽沿海。
1955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陆空军各一部,对国民党军据守的浙江省东部一江山岛进行了进攻作战,在一天时间之内,解放军便取得了胜利。
而蒋介石最后一次重返大陆也就定格在了1954年。
1954年,蒋介石来到了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内的岛屿大陈岛,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巡视及慰问国民党驻军。自此之后他便再也没有回到过大陆。
在一江山岛战役结束后,蒋介石仍旧没有放弃自己的计划,甚至在两蒋实际还有着名为《反攻复国歌》这类的歌曲,歌词中也写满了他对自己计划的渴望。
面对自己的失败,蒋介石倍感压抑,他虽然已经意识到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内部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并且希望效仿毛主席、学习共产党,但最终也没能挽救他败走台湾的结局。
有文献表示,时至1975年,蒋介石在元旦那一天发布了名为《告全国军民同胞书》的一篇“复国”文告,在这之后,蒋介石又让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通过香港秘密渠道向中共表示希望请毛主席来台湾访问。
然而彼时的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身体抱恙,无法亲自身赴台湾。在毛主席交代邓小平前往台湾后,陈立夫闻知这一消息十分高兴,并特地创作了一篇名为《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
文章中写道:“欢迎毛泽东或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质量,以造福国家人民。”
然而就在陈立夫为这件事奔走时,蒋介石却因病逝世,海峡两岸的这次沟通也被迫就此终止。
有关于蒋介石其人,在不同时期对于他的评价也不尽相同,然而无论如何,虽然他抱有“反攻”的野心,但他在生命的尽头,却还是只能隔海遥望祖国大陆。
即便他晚年有心促进两岸关系,却还是没有逃过弄人的命运。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