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德国,你先想到的是二战后刻进骨子里的和平承诺,还是欧盟里稳稳的经济强手?可现在,它还想成为欧洲的扛旗手?它要踏的再军事化路,为何举步维艰?
是爷爷摩挲着和平纪念碑老照片的沉默在扯后腿?还是18岁小伙攥着兵役通知犯愁?一边是安全压力催着往前赶,一边是几十年和平惯性拽着不让动,这路到底卡在哪?
前几天刷到个德国留学生的朋友圈,她拍了张柏林街头的老照片,爷爷抱着小时候的爸爸站在和平纪念碑前,配文写着爸爸今天跟我说,弟弟收到兵役体检通知了,全家晚饭都没怎么说话。
你看,国家层面的再军事化从来都不是冰冷的政策文字,它是年轻人手里皱巴巴的体检单,是长辈饭桌上沉默的叹息,是刻在一个民族记忆里的伤疤被重新触碰时的隐隐作痛啊!
谁能想到,德国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俄乌冲突像一块巨石,砸破了欧洲维持多年的合作型安全梦,原本和俄罗斯那半个世纪的特殊关系,说断就断了,以前冬天里德国人家暖气管里烧的俄罗斯天然气,现在成了政治不正确的禁忌,德国能不急吗?
陆军司令迈斯说要扩军到原来的3倍,十年内现役军人快翻倍,这话里哪是简单的军事计划,分明是被安全焦虑逼出来的紧迫啊!
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美国的变脸!以前总觉得北约是欧洲的安全伞,美国是撑伞的人,可现在呢?义务承诺变成了明码标价的交易账单,安全保障不再是免费的定心丸,成了要花钱买的商品!
德国作为欧盟里最有钱的国家,能眼睁睁看着欧洲安全塌架子吗?默茨说2031年前要把联邦国防军打造成欧洲最强常规军队,还推动改了宪法要举债搞国防,你以为这是德国想当霸主?不是啊!是没办法了,是欧洲的安全担子,终究要落到有能力扛的人肩上啊!
可德国的难,又何止是外部的压力?你忘了吗?这个国家是踩着二战的废墟站起来的!
街上的每一座战争纪念碑、学校里每一节历史课、长辈嘴里每一段惨痛的回忆,都在说着不能再走军国主义的老路!
冷战结束后这么多年,德国人像晒着太阳的猫一样,舒舒服服享受着和平红利,国防投资少得可怜,军备缺这少那,联邦国防军的名声早就淡了,人数从冷战刚结束时的50万,一点点掉到了18万!
现在突然要再军事化,要搞新兵役制,要让18岁以上的男生去体检,年轻人能接受吗?
调查说18到29岁的德国人里,只有35%支持,剩下的呢?是二十岁的小伙子对着镜头说我想读大学、想工作,不想去搞这些,是姑娘们在社交平台上写我们要的是和平,不是军队,是很多人觉得政府根本没问过我们的想法!
德国和平协会里,来找帮忙咨询怎么不服兵役的人排起了长队,案例多到堆成了山,你说这兵役制推起来难不难?难啊!难的不是政策本身,是要跟一个民族几十年的和平主义传统掰手腕,是要把已经刻在骨子里的克制,重新拧成强硬啊!
而且德国心里始终绷着一根不敢松的弦,怕重蹈覆辙!
就算军费涨了,就算要帮乌克兰,它也从来不敢自己单打独斗,非得拉着法国、波兰、英国、意大利搞个魏玛+联盟,先跟盟友达成共识才敢动。
马克龙说有26个国家要在停火后给乌克兰派地面安全部队,德国呢?
只敢小声说我给钱、给武器、给培训,默茨还得补一句能不能派地面部队,得看议会批不批,还得看美国参不参与,你看,它多谨慎!
不是没担当,是历史的教训太疼了,一步都不敢走错,一点都不敢冒进啊!
说到底,德国想当欧洲防务的带头人,不是想当独行侠,是想把欧洲的安全攥在自己人手里,让欧盟不再是只谈经济的空架子,能真正抱团取暖!
可这条路,太难走了!要改宪法举债,要跟国内的和平情绪磨,要依赖美国的军备,还离不开北约的框架,就像那个留学生最后在朋友圈写的爷爷说,和平就像手里的沙子,攥太紧会漏,握太松会掉,德国现在就在找那个最难的平衡点。
是啊,谁不想要和平呢?德国的再军事化之路,每一步都踩着矛盾,每一步都裹着纠结,要走到能真正撑起欧洲安全的那天,还得走好久。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