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气象卫星狂飙:90颗组网挑战欧美,预测精度巨大提高?

据央视新闻9月8日报道,北京时间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云遥一号27星和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至此,“云遥一号”系列在轨卫星已达46颗,而其最终目标是在2026年底前完成90颗卫星的全球组网——这一规模将直接对标欧美商业气象卫星星座,挑战国际巨头在气象数据领域的垄断地位。

与我国已有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不同,商业气象小卫星以“小、快、灵”著称。云遥一号27星仅重50千克,却搭载了GNSS掩星探测载荷和长波红外相机,能通过分析导航卫星信号穿过大气层的折射数据,反演出温度、湿度、压力乃至电离层电子密度信息,即便在无光条件下也能实现地热辐射监测。这种技术使得单颗卫星成本大幅降低,但通过星座组网可实现时空分辨率跃升——目前“云遥”与“天目”星座每日已能向中国气象局提供4.5万条掩星廓线产品,有效补充了风云卫星的观测盲区。

商业航天的爆发背后是极端天气频发带来的迫切需求。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贾志宏坦言:“随着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增多,传统气象卫星的监测能力已显不足。”为此,中国气象局于8月27日印发《关于促进商业气象小卫星发展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构建“风云卫星为主、商业小卫星为辅”的天基观测体系。政策驱动下,云遥宇航等企业迅速崛起,其数据已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台风监测等领域,甚至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实时性优于20分钟的气象服务。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欧美国家已通过政策法案推动全球气象数据共享,而我国商业卫星仍面临数据质量标准化、国际认可度等难题。此外,90颗卫星的组网计划需在18个月内完成44次发射,平均每月至少2-3次,对火箭发射能力和供应链提出极高要求。

当中国用90颗卫星“编织”全球气象监测网,你会更相信半小时后的天气预报吗?


(本文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气象局文件及港交所披露信息撰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科技   气象卫星   狂飙   中国   精度   欧美   商业   气象局   气象   数据   星座   我国   风云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