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的翻车,根本不是因为群众觉醒了,而是因为他走了“弯路”!

前言

在娱乐圈,明星、演员们起起落落很正常。

但像吴京这样,前几年还火得一塌糊涂,今年暑期档却栽得这么狠的,还真不多见。

但是再反过来想想,其实吴京的“翻车”,根本不是群众觉醒了。

而是吴京走了“弯路”.......

吴京“凉”透了

如果不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吴京今年暑期档还上了一部电影吧。

今年夏天的电影市场其实挺热闹的,可这热闹是别人的,有些片子吃撑,有些片子却连口汤都没喝到。

比如就像成龙和吴京这两位老熟人,新片的差距简直让人不敢信。

先说说成龙,大哥都快70岁了,拍《捕风追影》还是那么拼,片子上映后口碑不算顶好,但架不住观众买账。

到暑假结束,这部片子票房奔着5.2亿去了,1300多万人买票,在中等成本片子里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成龙这“常青树”的招牌,还是硬气。

可这边成龙顺风顺水,另一边吴京的《再见,坏蛋》就惨到没边了。

上映第一天,票房才几万块,整个暑期档下来,满打满算也就26.7万——你没看错,就是26.7万,连人家成龙片子一天的零头都不到。

更惨的是排片,电影院根本不给排场次,排片占比连0.1%都不到,好多人别说看了,连听都没听过这部片子。

新片扑街不冤!

说实话,《再见,坏蛋》卖得差,真不是运气不好,是片子本身问题太多。

首先是剧情,老得能掉渣。片子讲的是个干讨债的硬汉,去给债主要钱,结果债主家里有个得癌症的小孩,最后没办法,硬汉只能一边讨债一边照顾小孩。

这种“硬汉配弱小孩”、“靠绝症赚眼泪”的套路,二十年前咱们在香港电影、内地电视剧里看得还少吗。

那时候火的时候,大家还吃这一套,可现在都2025年了,谁还愿意看这个?

更让人别扭的是细节,假得让人出戏。

本来就是个几岁的孩子,却老是蹦出些大人都未必能说出来的“人生哲理”。

仔细想想,几岁的小孩能说出这话?

明摆着是编剧为了讲大道理,硬塞给孩子的台词,看着就假得慌。

当然,也可能有人会说,片子烂就烂呗,吴京不就是演了个角色吗?大不了少拿点片酬,能有多大损失?

可事实是,吴京这次不光是演员,还是投资方和发行方,亏的钱可不是小数目。

吴京自己通过登峰国际投了500万,占了一半。也就是说,他不光要演好角色,还得担着一半的投资风险。

可最后的票房只有25.3万,这点钱怎么分?

当然,为了让片子卖得好点,吴京也真是拼了老命宣传。

他自己组织了三场包场,在北京、上海请了亲戚朋友、影视圈的同行,

不仅如此,他甚至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了篇800字的长文,说拍这部片子是想展现“硬汉也有温柔的一面”,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善意。

并且他的微博有3000多万粉丝,本来以为能带动点票房。

可结果呢?观众看完都说“宣传的跟实际不一样”“被骗了”。

所以说,吴京的扑街,和电影是密切联系的。

当然,也有的网友会好奇,“吴京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之前不是还挺好的吗?”

吴京咋就偏离轨道了

其实最早的时候,他不是“硬汉”,是“武侠小子”。

1995年他拍《功夫小子闯情关》,演个会功夫的书生杨学文,那时候他才21岁,

长得精神,武术功底又好,再加上他从小练武,还拿过全国武术冠军,打戏看着就舒服。

后来1997年的《太极宗师》,他演的杨昱乾,从一个普通小子变成太极高手,最后在金殿打太极那段,多少人看得热血沸腾?

那时候的吴京,是“灵动”的,演的角色有血有肉,不像现在这么“端着”。

真正让他大红大紫的是《战狼 2》。

2017年这部片子上映,他演的冷锋,在非洲救同胞,最后举着国旗穿过交战区那段,看得多少人热泪盈眶?

这部片子拿了56.89亿票房,成了中国影史第一,全球影史第三,还力压美国大片《敦刻尔克》拿了全球周末票房冠军。

那时候的吴京,是“燃”的,是“接地气”的,因为他演的冷锋,是个有缺点但有担当的军人,不是完美的“超级英雄”。

可这几年,吴京好像慢慢偏离了轨道。

他沉迷于“硬汉”人设,不管演什么都想往“纯爷们”上靠,甚至有时候还爱说教。

比如之前有个采访,他说胡歌、张译拍戏辛苦,“但他们辛苦是因为平时不像我一样爱运动”—— 这话听着像是夸别人,其实还是在夸自己,连在场的胡歌都有点懵。

还有他那些被网友恶搞的话,“我跳过楼,你跳过吗?”、“我让坦克压过去,你压过吗?“

更有意思的是,他在抖音上被玩坏了——各种采访片段被截出来,配上无厘头的音乐和文字,尤其是他摇头晃脑的动作,每个视频点赞都很高。

网友还调侃他“坦克没有后视镜,吴京是没有票房镜的”。

不得不说,这些调侃虽然有点狠,但也反映了大家的心态。

想挽回口碑不难

其实吴京也不是没机会挽回口碑。

吴京要做的,首先是别再沉迷“硬汉”人设了。他早年演的“太极小子”也很受欢迎,不一定非要每次都演“超级英雄”。

观众要看的是“真实的人”,不是“完美的神”

其次是别再“说教”了,拍电影就好好讲故事,别硬塞大道理,别总想着“传递正能量”却忽略了剧情的合理性。

结语

所以说,吴京这次栽跟头,不是因为观众“觉醒了”,也不是因为大家不喜欢他了,而是因为他选了烂片,走了“弯路”。

希望他能从这次的失败里吸取教训,别再执着于“人设”和“说教”,下次能拿出一部真正“接地气”、“有烟火气”的好作品。

信息来源:吴京出品电影《再见,坏蛋》撤档,上映6天票房仅26.7万元.
从“票房神话”到被网友玩梗,吴京为何成了“抽象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娱乐   翻车   弯路   群众   片子   硬汉   票房   成龙   太极   冷锋   观众   小子   坏蛋   暑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