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号这天,千万粉丝的网红蓝战非有点懵,他的抖音和小红书账号突然被标了“禁止关注”。
这之前没几天,好几款游戏刚官宣跟他合作,像《烈焰觉醒》(背后公司是非玩不可)、《梦幻西游手游》还有《远光84》,这下不管是行业里的人还是普通网友,都捏着一把汗:这事儿会不会连累这些游戏?
先说说蓝战非的“分量”,他抖音粉丝不算少,2494.5万,小红书也有13万。
第三方数据还显示,某视频平台上他粉丝快2500万了,近一个月还涨了60多万,商业化能力更是顶流级别,不管是10几秒的短素材,还是1分钟以上的长视频,广告报价全是150万一条。
这级别放在游戏圈,算是妥妥的“流量大腿”,也难怪游戏公司会找他合作。
那为啥账号会突然被禁?目前看有两个关键原因,第一个是他之前的“炫富式”发言,直播里他说“你们是真不知道抖音顶流有多赚钱,我要是纯割韭菜不出去玩,往‘死’里赚,一年九位数都小看我了”。
这话一出来,9月22号直接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他后来赶紧解释“这是好久前说的,怎么突然空降热搜要被网暴”,但舆论已经压不住了。
可能就是随口吹个牛,没多想后果,但后来发现,作为有两千多万粉丝的大V,这话确实容易拉仇恨,普通观众看了难免觉得“离我们太远”,甚至反感这种“割韭菜”的直白说法。
第二个原因更关键,他有些观点跟现在的主流趋势对不上,比如他曾在视频里说“不结婚就不会破产”“没家庭就能随便花钱”,现在国家不是一直在促生育、促消费嘛,他这观点一扩散,再加上粉丝基数大,平台不出手才怪。
大V说话不能只图自己痛快,得考虑社会影响,不然踩了红线,账号受限就是早晚的事。,账号出事了,最慌的应该是跟他合作的那几款游戏。
这些游戏的表现,跟大家想的“会遭殃”完全不一样,甚至有点反常识,合作游戏没凉反涨?素材投放和榜单表现有点意外
先看素材投放,据DataEye-ADX的数据,《梦幻西游手游》和《远光84》压根没放蓝战非的真人素材,所以账号的事对它们基本没影响。
倒是《烈焰觉醒》,不管是APP还是小游戏,还在继续投他的素材,一点没停,内容还是蓝战非讲游戏福利、秀战斗特效那套。
更让人意外的是榜单排名,9月25号之后,《烈焰觉醒》小游戏稳稳占着小游戏畅销榜第六,《梦幻西游手游》在iOS畅销榜也一直没掉出前六。
本来以为会掉榜,结果反而往上走了,这结果谁能想到?为啥会这样?不是说KOL出事产品会跟着倒霉吗?首先得说,这事儿反而让蓝战非更火了。
他账号被禁的消息一出来,全网都在讨论,巨量算数显示,“蓝战非”的搜索量直接飙到千万级,同比涨了快21倍。
用户关注他,自然就会注意到他合作的游戏,营销不就是要曝光嘛,这波免费曝光反而给游戏带了流量。
这种“黑红”带来的热度真挺少见的,一般情况下KOL出事,产品都得赶紧切割,生怕被连累。
再一个,就是处理得不算重,没到全网封杀的地步,只是账号禁止关注,没下架作品,也没相关部门发文批评,更没官方媒体点名。
而且蓝战非之前攒了点好口碑,有人觉得他不做作、还爱国,知乎上不少人替他说话,这也让热度没往坏方向走。
要是真到全网封杀那步,比如像之前有的KOL因为不当言论被彻底封了,那合作游戏肯定得紧急下架素材,流水说不定都得掉。
这事儿能有好结果,纯属运气好,不能当成常态,对游戏公司来说,从这事里得学到点东西,不然下次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
游戏公司别侥幸!从蓝战非事件能学到这三件事,首先,找KOL不能只看“流量”。
很多公司选合作对象,就盯着粉丝多不多、带货能力强不强,却忽略了最重要的,KOL的价值观、公众形象稳不稳定,有没有政策风险。
像蓝战非这次的炫富发言,其实就是个隐患,只是这次没爆大雷,游戏公司得建个“全维度审核机制”,别光盯着数据,不然哪天KOL踩了红线,自己也得跟着栽。
我觉得吧,那些形象正面、没黑历史、口碑稳的KOL,虽然可能贵点,但至少风险小,长期看更划算。
再就是别把宝都压在一个KOL身上,这次《梦幻西游》和《远光84》没受影响,就是因为没靠他的真人素材;《烈焰觉醒》虽然靠了,但好在没被全网封杀,才没出事。
要是把主视觉、核心宣传都绑在一个人身上,他一出事,整个营销计划都得乱。
传奇类游戏这点就做得好,DataEye之前提过,它们一个KOL不行就换另一个,不断迭代,风险就分散了。
游戏公司真该学学,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搞“多位KOL组合”或者“内容共创”,都比单押一个强。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游戏本身得过硬,蓝战非这事能带动游戏增长,纯属意外,不能指望每次都靠KOL的热度。
用户最后留下来,还是看游戏好不好玩、体验怎么样,游戏公司得把钱花在正经地方,比如搞搞玩法创新、优化用户体验,或者做点公益活动、融入传统文化,让用户因为游戏本身来,而不是因为某个KOL。
要是游戏不行,就算找再火的KOL,也留不住人,毕竟没人会为“不好玩”的游戏买单,总的来说,蓝战非账号被禁这事儿,结果虽然好,但运气成分太大。
游戏行业别只看到短期的流量增长,得从里到外建风险防控,把重心放回产品上,只有这样,就算遇到KOL出事,自己也能扛住,才能长期发展。
要是总想着靠KOL走捷径,早晚得栽跟头。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