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背后的男人,警告其绝对不能对中国,再次犯下相同的错误

特朗普又要对中国“动手”了,这次是拿能源说事儿。说到底,是又打起了禁运乙烷的主意,可惜这事还没等落实,特朗普就被自己人当场“敲打”了。

出面的人可不一般,是美国能源界的大佬,产品合作伙伴公司(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的联合CEO蒂格。

这个名字听着陌生,但背景可不简单,他是美国乙烷出口产业真正的幕后操盘手之一,也是特朗普多年来重要的金主之一。简而言之,特朗普的“能源算盘”,动了蒂格的钱袋子,他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理。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今年年中,中方在一次谈判中,突然宣布对部分稀土材料实施出口管控,原因是美国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加征新一轮关税,直接影响到中国关键零部件的全球出货。

而这波中方反制,说穿了就是直奔美国的“命门”去的。稀土是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军工、电子、航天等领域都是绝对命脉,而全球九成以上的精炼稀土都掌握在中国手里。中国一出手,美国立刻感到吃紧。

于是美国政府很快给出回应,传出要限制向中国出口乙烷。表面上是对等反击,实际操作层面却漏洞百出。原因很简单,中国虽然是乙烷进口大国,但远没到“非美国不可”的程度。

反倒是美国,超过一半的乙烷出口量都是流向中国,这个数字蒂格自己在多个公开场合都提到过。

一旦中国市场失守,美国的乙烷产业将面临严重滞销,全球供应链也会重新洗牌。特朗普要是真把禁运落实,那就是亲手把美国优势产业拱手送人。

这就是蒂格焦虑的根源。他并不是第一次表达类似立场。早在2020年中美贸易摩擦最激烈的时候,蒂格就曾经私下劝告特朗普团队不要在能源问题上动脑筋,说到底是因为市场规律谁都改变不了。

特朗普不懂经济,蒂格懂;特朗普只看政治,蒂格看的是账本。而这一次,蒂格没有选择私下提醒,而是直接在公开场合表态,显然是觉得特朗普又要重蹈覆辙。

他这次的讲话,实际上就是在警告特朗普,如果再拿能源问题当筹码,中美之间的乙烷合作不仅会崩,连美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信誉也会跟着一起塌。

说白了,特朗普要是这么搞,美国企业就得跟着埋单。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中国可以限制稀土出口,美国却不能限制乙烷?两国不是都在打“资源牌”吗?

看起来是对等,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稀土是“不可替代资源”,而乙烷不是。中国卡住的是全球90%以上的精炼稀土份额,这种材料不是随便哪儿都能生产的,就算别的国家有储量,也没那种工业链条支撑,更没有产业规模化的能力。

而美国乙烷多,中国不是不能从中东、北非、欧洲进口,只不过美国的运输成本更低、供应量更稳定,一直以来是合作首选。

现在美国自己要砍这条稳定供给链,受伤的不是中国,是美国自己的炼化企业和运输企业。中国最多是价格高一点,但市场那么大,换个供货商而已,中东国家巴不得接这单。

而且,一旦中方吃一堑、长一智,未来在能源领域加快去美化的步伐,就算哪天禁令取消了,美国想再“回头”就没那么容易了。大宗能源讲究的是稳定、信任和长期预期。你今天出口,明天禁运,这生意谁还敢接?

蒂格作为行业深耕几十年的老油条,深知其中风险。他可不是站在道德高度在劝特朗普,而是从根本利益角度提醒这位前总统别再自毁长城。

他代表的,是背后那一大批吃中国市场饭的美国能源企业。中国市场说到底是实打实的现金流,是他们报表上的数字,是他们公司股票价格的根基。

特朗普一拍脑袋就决定封锁,那他们股票一跌就是几十亿、几百亿的市值蒸发。

更讽刺的是,这种“封锁”从来都不是单向惩罚。上一次特朗普下令叫停对华出口乙烷,不到一个月就悄悄解禁了。

原因很简单,一是美方自己受不了中国的稀土卡脖子,想换个态度“换货”;二就是蒂格这种金主急了,警告特朗普再这么搞,他们干脆换人支持了。这才有了后来所谓的“战术后撤”,表面上是外交策略,其实是企业集团逼宫。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一轮风波背后可能还有“新动作”。不久前,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一次讲话中含糊提到,美方希望中方在谈判中,涉及“中伊、中俄的能源合作问题”,也就是说,美国其实在推动一个更大的计划——试图以谈判为筹码,迫使中国减少对伊朗、俄罗斯的石油采购,从而配合美方的全球能源制裁。

蒂格的紧张,很可能也源于此。他担心美方一边搞中国,一边试图让中国跟伊朗、俄罗斯“断交”,结果是什么?

不是让中国屈服,而是把中俄伊推得更近,逼着中国在能源领域彻底跟美国说再见。到那时候,美国这些靠中国市场吃饭的企业,只有干瞪眼的份。

这不是危言耸听。过去几年中,中国在天然气、原油、液化气等多个能源领域,已经开始大量签约卡塔尔、伊朗、沙特、阿联酋等国的长期合作协议,一旦进入结算和交付阶段,美国想再回头捞市场就没戏了。

而且蒂格很清楚,一旦中美再次撕破脸,中国不会仅仅回应乙烷那么简单,下一轮反制很可能会波及美国更多高技术资源链条。比如芯片制造环节的关键化学品,比如军工级光电材料,甚至生物制剂这些对美国同样重要的供应链。中国完全有能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蒂格等人脑子里真正在算的账。他们不是天真地幻想中美可以重归于好,而是知道,如果因为政治斗争把商业利益拱手送人,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人。

而特朗普显然还没搞懂这一点。他执政时期总是靠一腔热血和反中情绪来调动选票,却完全无视这些政策会不会对自己国家的根基动刀子。他一边骂中国,一边让美国企业断供,然后当中国自己研发替代品、建立多元化供应链后,他又后悔莫及地表示“愿意重新谈判”。可那时候,人家还稀罕你?

像蒂格这种能站出来说话的资本大佬,其实是给特朗普留面子。如果连他们都发出公开警告了,说明这事已经不容乐观。而特朗普有没有听进去,就得看他这次是继续炒作“对华强硬”的政治噱头,还是想真的再当一次总统。

对中国来说,这种博弈早就不是第一次经历。中国不怕打贸易战,但也不想打。对等反击不是为了刺激对方,而是为了让对方明白,利益是相互的,谁都不是可以随便被敲诈的对象。

等到哪一天,美国的总统能明白“把自己人的产业拿来当筹码”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可能中美之间的“对等”,才真正有了谈的空间。可惜的是,现在看上去,特朗普还没明白这个道理。也许等蒂格的公司股价再跳水一次,他就会想明白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财经   中国   错误   男人   美国   乙烷   能源   稀土   中美   美方   对等   中国市场   伊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