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消费市场浪潮中,烘焙行业本应是那片散发着甜蜜与温馨气息的领域,承载着人们对美食的热爱与生活的小确幸。然而,现实却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诸多烘焙品牌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甚至有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正面临着令人唏嘘的境遇。
今年夏天,烘焙行业的动荡尤为明显。先是在6月,颇具人气的“欢牛蛋糕店”毫无征兆地跑路,给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其引发的余悸还未在消费者和从业者心中完全消散。紧接着,又一家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烘焙“地头蛇”——“向阳优焙”,上演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一夜之间,分布在各地的20多家门店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卷帘门齐刷刷拉下,店内空无一人,曾经热闹非凡的烘焙店,瞬间变得冷冷清清,只留下紧闭的大门和一脸茫然的消费者。
自2023年起,整个烘焙行业就仿佛陷入了一个冰火交织的奇异境地。一方面,新的烘焙店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似乎昭示着行业的蓬勃生机,创业者们怀揣着梦想与热情,纷纷涌入这片看似充满机遇的领域;另一方面,“倒闭潮”却如汹涌的暗流,在行业底层悄然涌动,一波又一波的烘焙店无奈地选择关门大吉。这种强烈的反差,就像一场现实版的悲喜剧,新店开业时的欢声笑语与旧店倒闭时的落寞凄凉,交织成一曲行业变革的复杂乐章。
在这股浪潮中,诸多知名烘焙品牌纷纷折戟沉沙。面包新语在成都的11家门店,集体陷入歇业困境;克莉丝汀更是经历了从辉煌到落寞的巨大落差,最终黯然退市,旗下千家门店也随之清零;而欢牛蛋糕店,不仅拖欠供应商高达111万元的货款,还在倒闭后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让消费者和加盟商陷入深深的困扰之中。从2024年直至当下,已经有超过10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烘焙品牌,在这场激烈的行业竞争与变革中,无奈地倒下,它们曾经的辉煌,也只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抹余晖。
## “向阳优焙”的一夜崩塌
7月17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对于福建泉州市的“向阳优焙”消费者和加盟商来说,却犹如一场噩梦的开端。没有任何预先的警示,没有一丝征兆,泉州市内的各“向阳优焙”门店,在一夜之间全部关停。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城市的街道上,那些原本应该散发着面包香气、迎接顾客的门店,却紧闭着大门,卷帘门上贴着一张“内部调整”的公告,显得格外刺眼。
起初,消费者们或许还心存一丝侥幸,以为这真的只是一次短暂的内部调整,过不了多久,门店就会重新开张,继续为大家提供美味的烘焙食品。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十多天转瞬即逝,残酷的现实逐渐浮出水面。所谓的“内部调整”,不过是一个用来安抚人心的“缓兵之计”,消费者们手中紧紧握着的储值卡,已经如同风中的残烛,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变成了无法兑付的白条。
“我手上还有好几百元的储值卡呢,本想着今天去买点面包,结果到了门店才发现居然关了,而且附近的其他门店也都一样,没有一家开门的。”一位满脸无奈的消费者向旁人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在门店的大门上,除了那张“内部调整”的公告,没有张贴任何关于门店经营状况的详细说明,也没有提及如何处理消费者手中储值卡的问题,只留下了一个孤零零的联系电话。然而,当心急如焚的消费者拨打这个电话时,听筒里传来的,只有那令人绝望的忙音,电话那头,始终无人接听。
这个曾经陪伴着无数泉州家庭度过美好早餐时光,成为孩子们放学后甜蜜期待的烘焙品牌,如今却如同泡沫一般,瞬间破碎,只留给消费者无尽的愤怒与无奈,以及那艰难的维权之路。根据新闻广角的深入报道,由于门店关闭得太过突然,绝大多数消费者事前毫无察觉。他们有的是在日常购物的途中,习惯性地走向“向阳优焙”门店,准备挑选心仪的面包;有的则是专门带着储值卡,打算享受一番烘焙美食的慰藉。然而,当他们到达门店时,看到的只有那紧闭的大门和空荡荡的店铺,心中的震惊与失落可想而知。更糟糕的是,许多消费者手中还持有金额不等的储值卡,从几百元到上千元都有。而“向阳优焙”方面,没有给出任何售后解决方案,没有安排专人与消费者沟通协商,就这么突然地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中,徒留消费者们在原地不知所措,满心困惑。
“这么大的一个品牌,在泉州有那么多门店,涉及到的可是民生问题啊。老百姓们你充值几百,他充值几百,加起来那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金额。就这么毫无征兆地突然倒闭,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简直就是无德之举。”一位情绪激动的市民在接受采访时,义愤填膺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记者为了深入了解情况,特地前往位于城东浔丰路的泉州向阳优焙总部——泉州向阳坊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探访。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人更加心寒。公司的玻璃门上,紧紧地挂着一把锁具,将外界的探寻拒之门外。透过玻璃往里望去,里面的物品早已被搬得一干二净,曾经繁忙有序的办公区域,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房间和散落一地的杂物,一片狼藉,仿佛这里从未有过一家正常运营的公司。
在爱企查这一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向阳优焙”的糕点类食品生产许可,已经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注销。这一举措,无疑从官方层面宣告了“向阳优焙”在食品生产领域的合法性丧失。不仅如此,7月25日,泉州向阳坊食品有限公司更是被丰泽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高达37680元。这一系列的负面消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不断冲击着“向阳优焙”仅存的一丝信誉,也让消费者和加盟商们对其最后的一丝希望彻底破灭。
实际上,“向阳优焙”的暴雷并非毫无预兆。早在7月10日,龙岩市的多家“向阳优焙”门店房东,就纷纷贴出了《合同履约通知书》。在这份通知书中,房东们明确要求“向阳优焙”所属的公司,尽快支付拖欠已久的房租水电等费用。与此同时,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也迅速采取行动,查封了被申请人龙岩向阳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名下价值906092元的财产,其中包括公司店铺内的机器设备、原材料以及其他所有财产。这些设备和财产,对于烘焙店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它们的被查封,无疑给“向阳优焙”在龙岩的业务,带来了致命一击。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龙岩市区的多家“向阳优焙”门店,也在一夜之间纷纷闭店。而这股闭店的风波,如同病毒一般迅速蔓延,甚至牵连到了泉州的“向阳优焙”门店。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泉州向阳坊公司还特地发布公告声明,强调两地的门店各自独立经营,泉州门店均正常营业,试图以此来安抚消费者和加盟商的情绪。然而,事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仅仅一个月之后,泉州的“向阳优焙”门店也未能幸免,集体关店跑路,用实际行动印证了那句“一切传言都不会是空穴来风”。
在企查查这一平台上,关于泉州向阳坊食品有限公司的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人代表为陈某志,其持股比例高达50%。而龙岩向阳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大股东同样也是陈某志,持股比例为60%,且该公司也于2010年成立。这两家公司其余的股份,则由福建向阳坊食品有限公司持有。从这些股权结构信息不难看出,这两地的门店,虽然看似独立经营,但实际上背后的老板都是同一人。如此一来,此次“向阳优焙”的集体关店跑路行为,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阴谋”。
## 加盟商的无奈与困境
“向阳优焙”的这场倒闭风波,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广大消费者,加盟商们更是深陷其中,苦不堪言。周女士就是众多加盟商中的一位,她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多年来一直辛勤工作,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积攒下了10万元的积蓄。今年3月份,她满心欢喜地选择加盟“向阳优焙”,希望能够凭借这个品牌,开启自己人生的新篇章,从一名普通的打工人,华丽转身成为一名老板。
在加盟过程中,周女士投入了包括加盟费、货款以及履约保证金等在内的共计十多万资金。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精心地布置店面,用心地培训员工,本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加盟还不到五个月,她就遭遇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闭店风波”。一时间,她的世界仿佛陷入了黑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瞬间化为泡影。
如今的周女士,可谓是腹背受敌,进退两难。一方面,大量的消费者因为手中的储值卡无法使用,纷纷上门要求退款。他们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将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了周女士身上。而周女士,面对这些愤怒的消费者,虽然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委屈,但却无法逃避,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释。另一方面,“向阳优焙”的企业总部却卷款跑路,对加盟商们的困境不管不顾。周女士缴纳的各种费用,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没有了回音。她尝试了无数次与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无论是打电话、发信息,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关系,都始终得不到任何回应,公司负责人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实际上,在周女士与“向阳优焙”签订的加盟协议中,明确标注了会员卡充值款、礼券销售款需当日缴回公司账户。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充值的资金,并没有留在加盟商手中,而是全部被公司收走了。如今公司跑路,消费者却只认准了加盟商,将退款的压力全部施加在了周女士这样的加盟商身上。这种不合理的局面,让加盟商们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他们成为了这场风波中最无辜的受害者。
目前,“向阳优焙”在泉州的十几家加盟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已经自发组建了维权群。在这个群里,大家相互交流着各自的遭遇,分享着维权的经验和信息,试图通过团结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尽管他们齐心协力,公司负责人却始终避而不见,对他们的诉求置之不理。维权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加盟商们不知道自己还要在这条黑暗的道路上摸索多久,才能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回顾此前欢牛蛋糕店闭店时,也曾有加盟商哭诉自己“两年没盈利,还倒贴了100万”。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生意确实越来越难做。对于那些怀揣着创业梦想,打算加盟一家店铺的人来说,在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目标品牌的实际经营效果与盈利状况。同时,还需要与加盟品牌的店主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详细询问加盟前后总部提供的支持是否到位,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总部针对这些困难的解决方式和态度。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降低风险,避免重蹈“向阳优焙”加盟商们的覆辙。
在“向阳优焙”事件中,消费者的权益受损,加盟商的心血付诸东流,曾经热闹的烘焙店如今人去楼空。这一事件不仅给相关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整个烘焙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的稳健发展、诚信经营以及对各方权益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而那些正在考虑投身烘焙行业的创业者,更应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谨慎前行 。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