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中国男篮史上执教能力差劲的主教练,莫过于以下这四位

文|馒头

编辑|江娱迟

前言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男篮闯进八强,那是一段闪耀的光辉岁月,男篮队员们在赛场上拼搏的身影深深刻在球迷心中。

但时光流转至今,中国男篮却陷入了低谷,连续错失奥运资格,往昔的荣耀似乎已渐渐远去。

郭士强

在这起起落落的过程中,主教练的执教能力犹如一个关键的“命运齿轮”,对球队走向产生着重大影响。

尤其有四位饱受争议的主帅,战术布置上的偏差、临场指挥时的失误让中国男篮从亚洲霸主沦为“陪练”。

那他们究竟是谁?他们又是怎么带队的?

张庆鹏

乔尔杰维奇-欧洲战术的水土不服

塞尔维亚名帅乔尔杰维奇来到中国男篮时,身上带着世界杯银牌教练的耀眼光环,大家对他充满期待,可最终他却留下了一段令人尴尬的执教纪录。

2023年男篮世界杯,本是他大展身手的舞台,结果球队只取得1胜4负的糟糕战绩,连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也没拿到,这无疑是对他执教成果的沉重打击。​

乔尔杰维奇有着自己执着坚持的战术理念,他大力推行快“速传切体系”

在他的设想中,球队通过快速的传球和灵活的跑位,能够撕开对手防线,打出流畅的进攻。

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CBA球员长期在本土联赛环境中成长,技术特点和比赛节奏与欧洲球员有很大差异。

场边指导

就好比让一群习惯了慢跑的人突然去参加百米冲刺比赛,结果必然是力不从心。

2024年亚洲杯预选赛客场与日本二队的比赛,将乔尔杰维奇战术的弊端暴露无遗。

这场比赛中,中国男篮以73-76输给了日本二队,这可是中国男篮88年来首次在FIBA赛事中输给日本队,堪称一场耻辱性的失利。

耻辱之战

赛后乔尔杰维奇还把输球责任全部推给球员执行不到位,丝毫没有反思自己战术安排和执教方式的问题。

这种做法让球员们感到失望,也让外界对他的执教能力产生了极大质疑。

最终在2024年6月,乔尔杰维奇黯然下课。

下课

李楠-边线球失误的耻辱

球员时代的李楠,在篮球场上以精准的三分球而闻名,是球队进攻端的一把利器。

那时的他,在赛场上意气风发,为球队立下赫赫战功。

但当他转型成为教练后,其执教生涯却被2019年世界杯上那个致命的边线球事件深深影响。​

教练李楠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李楠作为主教练,带领球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

在那届比赛中,李楠的执教能力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大家认为他能带领中国男篮走向新的高度。​

但2019年在家门口举办的世界杯,却成为了李楠执教生涯的滑铁卢。

在那场比赛中发生了著名的“周琦边线球事件”,导致波兰队顺势得分,让中国男篮输掉了比赛。

“周琦边线球事件”

球员的失误有一定的原因,但最大的责任还是教练身上,当球员边线球出现失误,为啥就不考虑换个人呢?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赛后李楠坚持认为自己的战术没有问题。

而在世界杯结束后不久,李楠便离开了主教练的岗位。

曾经球员时代积累的荣光,在这个边线球失误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中逐渐消散。

男篮李楠下课

扬纳基斯-铁血治军的失利

希腊名帅扬纳基斯执教中国男篮的经历,堪称中国男篮历史上极为混乱的一段时期。

2013年菲律宾亚锦赛,他带领的球队仅仅获得第五名,创造了一队参赛以来的最差战绩,其中输给中华台北队的那场比赛,更是成为了中国男篮历史上的一大耻辱。

希腊名帅扬纳基斯

扬纳基斯有着严格的训练方式和火爆的脾气,对球员的要求极高。

在他的观念里,球队就应该像军队一样,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但这种执教风格来到中国后,却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场边指导

中国球员长期处于相对宽松的训练和比赛环境中,对于扬纳基斯如此严苛的要求难以适应。

球员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时常因为一点小失误就遭到扬纳基斯的严厉斥责,这让他们的心理压力剧增。

兵败马尼拉后,扬纳基斯在离境时拒绝与时任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握手,这一“握手门”事件将球队管理层面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严格训军

他的欧洲精英式执教理念,强调高强度的对抗、复杂的战术配合以及绝对的纪律性,这些与中国篮球的现实土壤严重脱节

中国球员在技术水平、战术理解能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与欧洲球员存在差距,无法完全适应扬纳基斯的战术体系。

最终他不仅没有带领球队取得成绩上的突破,反而让球队的凝聚力遭受重创,陷入一盘散沙的境地。

遗憾下课

杜峰-胜率神话下的大赛疲软​

杜峰执教期间,在一些比赛中的胜率看似不错,21场正式比赛取得15胜6负,胜率达到71.4%。

这样的数据乍一看,似乎杜峰的执教能力很强,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在关键大赛中,他所带领的球队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杜峰

2021年东京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篮两战全负,未能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2022年亚洲杯,球队止步八强。

杜峰一直以来推崇高压防守体系,在国内联赛中,这种防守体系或许能够发挥出一定的威力,因为国内球员在技术和战术应对上相对较弱。

但在国际赛场上,面对实力更强、战术素养更高的对手,这套防守体系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

杨楠教练

对手能够通过巧妙的传球和跑位,轻松破解杜峰的高压防守,中国男篮的防守优势荡然无存。​

在执教风格上,杜峰十分严苛,对球员的要求近乎苛刻。

在比赛中,他经常在场边大声斥责球员,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球员。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球员的斗志,但也容易让球员产生心理负担,影响他们在场上的发挥。

杜峰场边指导

而在球队面临困境、需要做出战术调整时,杜峰往往未能及时拿出有效的应对方案,战术应变能力不足成为了他执教的一大短板。

他的胜率数据和大赛成绩之间的巨大反差,也凸显出中国男篮在选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过于看重短期成绩,而忽视了对教练战术体系建设能力和长期规划能力的考察。​

杜峰

结语​

外教来到中国后无法让自己的执教理念与中国篮球实际情况相融合,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而本土教练,在执教过程中暴露出自身能力的瓶颈,难以带领球队在大赛中取得突破。

所以在选择主教练时,不能仅仅看其过往的执教成绩,更要深入考察其战术是否适合球队现有球员的特点,以及在临场指挥时能否灵活应变。

未来中国男篮在选帅时,要更加全面、深入地考虑各种因素,打破现有的选帅局限,只有这样才能带领球队重新走向辉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24-02-25 观察|看看日本队的教练吧,中国男篮还要留着乔尔杰维奇?

工人日报 2023-09-21 体视界|中国篮球名人堂取消李楠李春江被举荐资格;中超球队亚冠首轮喜忧参半

直播吧 2023-09-05 杨毅:扬纳基斯当年根本不带中国男篮球员训练 全是助教雅尼斯带

澎湃新闻 2022-11-16 深一度|杜锋:知我罪我,问心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体育   实话实说   差劲   主教练   莫过于   中国男篮   能力   球员   球队   战术   边线   教练   世界杯   欧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