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美债当武器回击特朗普,看中方反制有成效,日本准备“亮牌”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一向被看作“小跟班”的日本,看到中国的反制效果后,这次似乎不打算忍了。

5月2日,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宣称:“拥有万亿美债的他们,将将其当做谈判筹码,”要是谈不拢,手里的这张“金融牌”真有可能打出去,不会损坏国家利益

这种姿态,和大家印象中顺从的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去那种顺从模样,正在悄悄生变

手握万亿美债,日本这次真敢“掀桌”?

日本财政大臣加藤胜信最近的话,确实让不少人竖起了耳朵,他点明日本财政部持有一万多亿美元美债这个事实,还把它称作日美贸易谈判中的“大牌”。

虽然嘴上没挑明,可意思谁都懂:美国要真敢对日本车加征重税,东京这边没准儿真会在金融市场上抛美债反击。

这和他第一轮谈判前说“不会用美债报复”的态度,可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这要是真干了,动静可小不了,日本可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债主”之一。

在今年4月,因为美国关税政策的阴影,日本投资者两周就抛了超过200亿美元的外国债券,创了快二十年的记录,那次主要抛的是其他外国债,还没直接大规模砸美债,但市场已经抖了一下。

据说美国财政部内部,早就对日本可能大规模抛售这事儿心里打鼓,有人就猜,特朗普政府之前给很多国家的“对等关税”放个90天缓刑,可能就是怕金融市场扛不住。

如今,日本直接把美债和贸易谈判挂上了钩,这无疑敲打着美国的神经,美国自己背着36万亿美元的国债,按现在的利率,光利息就得吃掉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上个月日本机构的一次小规模抛售,据说已经把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往上推了推。

接下来几个月,美国还得面对几万亿美元国债到期的问题,这时候,日本这个大债主如果真带头大规模减持,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冲击美国债券市场,搞不好连信用评级都受影响,股市也跟着遭殃。特朗普政府本来想靠极限施压速战速决,谁知却可能引火烧身。

日本为何宁可冒险?

那日本政府为啥一反常态,宁愿跟主子玩这么高风险的游戏,也不在关税上轻易松口,原因和特朗普政府提的要求有关,在日本看来实在太苛刻,根本不像正经贸易谈判。

据传,美国不仅要日本大量买美国货,特别是汽车、农产品,想把贸易逆差迅速清零,还要日本把驻日美军的保护费翻几倍,比如从20亿提到80亿美元。

还得配合美国围堵中国,甚至接受日元大幅升值,这几条加一起,在日本眼里,简直是要全面收割,会动摇日本经济的根基,影响长远饭碗。这代价,太重了。

汽车产业是日本的命根子,虽然部分关税暂时没加,但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头上一直悬着基础关税、潜在的25%汽车关税还有钢铝关税,这些负担,足够让日本汽车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喝一壶的了。

日本对美国进口车早就零关税了,可美国车在日本就是卖不好,日本觉得,这更多是产品竞争力的问题,跟关税没啥关系,美国非要日本解决美国车的销路,有点强人所难,面对可能“失去未来”的风险,日本政府选择硬扛,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反制有效果,让日本看到了机会?

中国的应对也给了日本一些参照,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国是硬碰硬地对等反制,最近有迹象显示,美国似乎主动想跟中国重新对话,虽然中国回应很谨慎,说要“评估”对方的诚意,这种风向的变化,让一些国家看到,美国好像也不是那么不可撼动。

日本可能从中嗅到了机会,既然中国都能顶住压力,甚至让美国先露出想缓和的意思,那日本凭借自己的经济体量和手里的金融“王牌”,是不是也能在谈判里多争取点主动,避免重蹈当年“广场协议”后“失去几十年”的覆辙。

在美国想把压力一股脑全压到日本身上时,中国展现的韧性,无疑给了日本打气的效果,让它觉得强硬并非死路一条,亮出底牌、表明决心,或许才是保住自家利益的正道。

美国经济自身并非牢不可破,有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出现负值预警,居民消费意愿也在减弱,甚至像高盛这样的金融巨头都下调了增长预期。

关税这把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已逐步显现,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农民失去海外订单,物流行业受到冲击,港口吞吐量下降,甚至关键矿产的供应链都面临潜在问题,这些最终都可能对国内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此前就警告,关税战不仅阻碍美国利用进口资源进行产业升级,还可能损害其自身经济,因为许多进口商品是用于美国国内再生产的。

在这种背景下看,日本打出美债这张牌,就不单是为了眼前这点贸易利益了,更像是一种策略调整,它可能判断,在全球贸易格局可能大洗牌的时候,过于依赖一个强权不是长久之计。

争取一个更有利的谈判地位,甚至在客观上跟中国的立场形成某种呼应,也许能给日本带来更大的回旋余地。

目前,美日第二轮关税谈判,号称谈得“坦率开放”,但没啥实质进展,只同意加快节奏接着谈,这种僵持本身,就说明了日本立场的转变,特朗普政府本想各个击破,快点树立几个“顺从”榜样,没想到在日本这儿碰了个硬钉子。

现在,棋局变得更复杂了,美国不光要应付和中国的贸易摩擦及其带来的经济压力,还得面对重要盟友日本可能从金融上发起的挑战。如果两条战线同时吃紧,对美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结语

特朗普政府当初挥舞关税大棒,仗着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甲方”地位,以为全世界都得听他的,但现实似乎更“骨感”,强压之下,不只有硬顶的,也可能引爆盟友体系内部的离心力和策略反制。

当“甲方”的优势遭遇“债主”的反制,这戏就有看头了,日本会不会真大规模抛美债,还是未知数,更多像是一种极限施压下的威慑。可信号已经发出来了。

面对美国主动寻求对话的姿态、中国的谨慎评估,还有日本亮出的金融筹码,特朗普政府恐怕得重新掂量掂量自己这套打法的成本和后果了,这场多方博弈还在进行中,主动权,似乎不再只攥在最初发难者的手里。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财联社---2025.05.02:《日本财务大臣称美债可当谈判筹码》

原文刊登于新浪财经---2025.05.02:《日本财务大臣首提“美债持仓作为关税谈判筹码” 释放战略威慑信号》

原文刊登于光明网---2025.05.02:《中方回应美多次主动传递信息希望谈起来:正在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财经   反制   日本   成效   武器   美国   关税   中国   国债   政府   大臣   筹码   日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