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金屋藏娇37年的妻子,竟然是我们熟悉的她,难怪藏着掖着

“美猴王不一定非要靠血缘传承”,这是六小龄童面对“猴戏断代”质疑时的回答。作为猴王世家第三代,他从小体弱本不被看好,直到二哥英年早逝,才硬扛下传承担子。

近日翻出六小龄童早年采访,才懂他的猴戏路有多难。出生绍兴猴王世家,父亲六龄童是“南猴王”,可他小时候瘦得像豆芽,跑两步就喘,家里都觉得他吃不了演员饭。那时父亲把希望放二哥身上,谁料二哥突然去世,16岁的他一夜扛下传承担子。

为练眼神他在房间点香,眼睛死盯烟头,烟飘眼转,眼泪流到下巴用袖子擦了继续;为练猴王动作,天没亮就爬起来翻跟头、学猴子挠头,胳膊摔得青肿也不喊疼。

1978年他把户口从上海迁回绍兴,考进浙江昆剧团学员班,跟着前辈学戏,后台观摩连眼睛都不眨。1981年杨洁导演找父亲谈《西游记》选角,他跟着去北京面试,导演看他翻跟头时眼神里的灵气,当场定了孙悟空。

后来六小龄童的腰伤落下病根,阴天就疼,可他从没抱怨。《西游记》播出后他火了,却遭不少抹黑,有人说他“独占孙悟空”,他在采访里澄清:“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孙悟空,我只是演了我心中的那个。”现在他60多岁,还在推广猴戏,去小学给孩子们讲“美猴王的故事”,教他们学猴子动作,说“猴戏是传统文化,得让孩子们知道”。

说起经典角色传承,86版《西游记》里的“唐僧”迟重瑞也有类似情况。他演完唐僧后,有人说他“只会念经”,可他后来转型做生意,从没忘唐僧的“慈悲”,每年做公益帮山区孩子建学校。还有“猪八戒”马德华,退休后推广《西游记》文化,去养老院给老人表演片段。他们和六小龄童一样,把经典角色刻进生命里,不是“靠角色吃一辈子”,而是用角色传递温度。

看了六小龄童的故事,想起“坚持比天赋更重要”。他不是天生的“美猴王”,却用十年功换台上一分钟。现在很多年轻人说“没天赋”“做不到”,可比起他当年练眼神的苦,这点难算什么?希望我们都能像他一样,为喜欢的事拼一把,哪怕慢一点,也别放弃。

六小龄童和于虹的爱情,藏着最朴素的真诚。没有鲜花玫瑰,没有甜言蜜语,却用“丢钱时的600块”“受伤时的热饭”暖了一辈子。现在爱情总讲“条件”“物质”,可真正的幸福,不就是有人愿意在你难的时候,默默递上一把伞吗,珍惜身边那个“不完美却真心”的人,比什么都强。

对于抹黑六小龄童的事,我想说“谣言止于智者”。他从没想过独占孙悟空,只是想把猴戏演好;他没嘲讽过别人,只是在讲戏曲规矩。现在网络上总有“键盘侠”乱说话,我们得学会理性看事,别听风就是雨,多看看事实,多尊重别人的努力,这样才能让好人不寒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娱乐   金屋藏娇   妻子   熟悉   猴王   猴戏   西游记   唐僧   悟空   角色   翻跟头   绍兴   从没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