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外不是人,中美齐制裁!荷兰明抢中资芯片企业,中方反制已落下


促成中美建交的那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这么说过一句话,当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当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

最近,荷兰政府对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的强制接管,成了全球的大新闻。

一场看似“合规操作”,实则赤裸裸的明抢,让荷兰在中美欧三方博弈中,彻底沦为了“里外不是人”的尴尬角色。而幕后那只美国黑手,也早已被各路媒体扒得一清二楚。

这件事的幕后黑手,荷兰里外不是人

9月底,荷兰经济事务部援引了一部冷门的《商品供应法》,突然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运营权,限制其30家关联企业一年内不得转移资产、专利或者架构。

紧接着,阿姆斯特丹法院直接暂停中方委派CEO张学政,任命“独立外籍董事”全面接管。这一波操作,明里是依法行政,实际上就是用法律外衣包装的强制夺权。

这部1952年出台的紧急法律,本该用于战争物资短缺,如今却被用来对付一家正常经营的中资芯片企业,引发全球商业界哗然。荷方甚至没给出证据,也未进行听证,直接“先斩后奏”。不少业内人士直呼,这是“合法抢劫”。

表面看是荷兰出头,实则美国才是真正导演。阿姆斯特丹法院文件显示,今年6月美国商务部官员就曾明确向荷兰施压:只有撤换中国籍CEO,安世半导体才有望豁免“实体清单”制裁。

不仅如此,之后美国还同步扩大出口管制范围:任何被“实体清单”控股超50%的企业,一律限制技术出口,管子直接从母公司延伸到子公司。

路透社披露,美国不仅参与决策,还直接干预人事安排。荷兰高管被告知,必须确保安世半导体“独立于中国黑名单股东”,否则欧洲供应链就有“安全风险”。

这套打法,美方定调、欧洲执行,企业背锅,已成中美欧科技博弈的“标准剧本”。

荷兰政府的尴尬在于,中美两头都“受气”。美国升级出口管制,只要中方控股50%以上,企业就无法获得美方任何受控技术。

因为荷兰政府强行接手安世半导体,中国商务部也紧急出手,对安世半导体及其分包商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对外出售中国本土生产的特定芯片部件。

而且,针对荷兰政府这么无耻的操作,肯定不仅仅是被荷兰政府强制接手的安世半导体受影响,荷兰的阿斯麦公司也被打击到了。

这下安世半导体成了全球唯一同时被中美两国制裁的芯片企业。荷兰政府不得不两头安抚:“正积极与中国部门沟通,争取豁免”,但现实是,无论怎么做,都难以取悦任何一方。

中方反制落下,给我们的启示

中方这次没有含糊。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16日直接点名荷兰:“泛化国家安全、行政干预企业治理,严重损害营商环境。”更一针见血地指出,荷方与美方早有沟通,所谓的“穿透规则”其实是美国主导,荷兰配合。

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这也意味着,中方对欧方的反制,绝不仅限于荷兰,未来甚至可能扩大到整个欧洲半导体产业链。毕竟,谁动中国企业,谁就要付出代价。

荷兰政府“抢劫式”接管安世半导体,已引发全球投资圈深度担忧。中国欧盟商会严厉谴责:“这是地缘政治操控下的现代经济强盗行为。”闻泰科技也公开表示,坚决反对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冻结正常经营,绝不会向外部压力低头。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荷兰这波操作极大动摇了其投资信誉。在美国压力下,荷兰甘当急先锋,不惜牺牲自身商业环境和与中国的长期合作,未来很可能得不偿失。

安世半导体事件更像是中国科技出海的一次考验。通过并购快速拿技术的路越来越窄,欧美的政治干预和安全审查已成常态。

专家普遍建议,中国半导体企业必须加快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步伐,从“单点突破”到“全链构建”,摆脱对外依赖。

技术封锁,封不了中国的创新意志。每一次危机,都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唯有自立自强才能笑到最后

现在当真是应了基辛格的那几句话,当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当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

美国对安世半导体的制裁还没解除,中方又对安世半导体进行稀土技术管控,荷兰跟着美国混,什么都没得到还被中美齐齐针对。

荷兰政府现在应该挺“高兴”的吧?求锤得锤。想挨揍咱中国就顺应他的请求揍他一顿。


参考资料:中美均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 2025-10-16 17:01·新浪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科技   里外不是人   反制   荷兰   中资   中方   芯片   企业   美国   半导体   中国   中美   政府   基辛格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