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最近这场大戏,真可以说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们估计要趁着国际局势大乱,摆脱美国的控制,挣脱那根绑了七十多年的绳子,这机会可不是天天有,错过了,可能得再等几十年。
首相石破茂一声不吭就把“帅印”往桌上一扔,留下一份让日本人牙根痒痒的美日贸易协议,整个国家像被人按住脖子灌了一碗苦药,明明知道苦,也只能吞下去。
可问题是,这碗药到底能治病,还是直接送命?谁都不敢打包票,日本这次,赌的不是钱,是国运。
要说日本人最不能忍的,其实不是政坛换人,而是那份让人咬牙切齿的美日贸易协议,5500亿美元,折合下来差不多是日本GDP的十分之一,直接把日本养老金储备十年都搭进去了。
钱不是小数目,更扎心的是钱怎么花,根本轮不到日本说话,全听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句话,想象一下,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被人拿去炒楼、买芯片、修油管,连个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更厉害的是,收益分账的规矩,大到离谱,成本回本前,日美五五开,刚能喘口气,可一旦收回成本,日本只能分到一成,剩下九成归美国,买卖做到这份上,亏得连底裤都不剩,难怪日本民众一边倒反对。
协议明明白白写着钱不到位,美国就要加汽车等一票商品的关税,这种赤裸裸的威胁,连遮羞布都懒得披,要是搁在80年代,光这条款日本就敢拍桌子走人,可如今呢?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种被动局面,其实不是一天两天了。上世纪广场协议,日本被美国硬生生拖进“失去的三十年”,这一回又来了个“广场协议2.0”。不同的是,这次日本身上背的债、外部环境的压力,比那时候只多不少。
说到底,日本这5500亿美元不是投资,是交“保护费”,美国想让日本的钱流向哪里就流向哪里,想让日本买什么就买什么,自己一点掌控权都没有。
日本的产业链、技术命脉,全都握在别人手里,等于自己下了一盘棋,却连棋子都不是自己动,这场风暴的中心,是石破茂的突然辞职。外人看着像是“临阵脱逃”,其实背后的账比谁都清楚。
石破茂8月份支持率反而涨了,按理说他可以继续赖着不走,可他偏偏选在协议签字之后拍拍屁股走人,说白了,是不想背这个黑锅。
自民党副总裁菅义伟和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提前找到他,劝他早点退位,为的是避免党内撕破脸,石破茂要是继续执政,自己亲手执行这份“卖身契”,下场只会更难看。
其实,石破茂上任之初,野心不小,他想走一条中美平衡路线,不光试图减少对美债的依赖,还放话要搞经济独立。
可美国这边一纸行政令就把他所有算盘全敲碎,外交上走钢丝,经济上被掐脖子,石破茂根本腾不出手来搞平衡,只能被动接招。
更扎心的是,日本国内民意彻底沸腾了,协议一曝光,东京街头罕见爆发示威,反对“卖国”的口号此起彼伏。
这不是单纯的反政府,更是对整个美日同盟体系的失望,过去说同盟,现在看着像收保护费的契约,谁还信?
日本民众的觉醒,不只是对协议的不满,更是对政治体系的质疑,美国动不动就拿大棒敲头,谁不听话就加税,谁让步就签协议,日本已经不是第一次吃亏了,可偏偏还得忍,这种憋屈谁受得了?
面对经济上的失血,日本并没有选择低头认命,反倒在军事上大动作频频,防卫预算直接拉到8.85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九州部署远程反舰导弹,射程直指中国沿海,预算案一砸就是600亿美元,军费占GDP占比拉高,这些动作,说是“专守防卫”,谁信?
日本一边加大对美军的依赖,一边又想拉欧盟、东盟来分担压力,WTO里联合抗议美国关税,区域贸易也想分一杯羹。
可这条钢丝,越走越细,美日协议把日本的经济命脉死死拴住,谁当首相都得“照单全收”,高市早苗再强硬,也跳不出美国的圈,小泉进次郎再会做人,也绕不开华盛顿的阴影,日本想挣脱七十多年的绳索,难度比登天还大。
当然,中国的态度也很明确,日本军事扩张,突破“专守防卫”底线,直接引发亚洲周边国家的警惕。
如果日本不深刻反省历史,军事野心“死灰复燃”,地区和平就没法保证,历史的影子还没散,日本的动作难免让人想起过去的教训。
而经济困境更是雪上加霜,二季度GDP下滑0.4%,通缩压力又回来了,能源要靠高价进口,制造业、家庭用电都吃紧。
国债压力越来越大,产业链高端环节被美国吸走,国内剩下的只是低附加值,5500亿资金外流压缩了民间投资空间,消费、就业、社保都跟着吃紧,日本在经济上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有人以为日本现在是在拼命挣脱美国控制,其实更像是在更苛刻的规则下维持表面的平衡,55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再加上不断膨胀的军费开支,把日本推到了战略的“夹缝”里。
表面上,日本想通过跟美国讨价还价,比如说多买点液化天然气、增加驻日美军经费,换取汽车关税豁免,这种“以合作换利益”的博弈,其实是从“被动挨打”走向“主动参与”,可惜主动权依然不在自己手里。
日本联合欧盟在WTO里挑战美国关税的合法性,推动数字贸易联盟,和东盟搞RCEP,2025年区域贸易额破1.5万亿美元,看似多线操作,实则步步维艰。中美战略攻守已经易位,日本夹在中间,随时可能成为“弃子”。
石破茂辞职后,新首相人选呼之欲出,无论是高市早苗的强硬,还是小泉进次郎的新派,真正的主动权都被美日协议锁死了,日本的“失去的三十年”还没完,接下来,可能是“失去选择权的几十年”。
现在的日本,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能左右世界经济的“东亚小巨人”,一个国家要是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握不了,最后只能被别人当成棋盘上的棋子,日本这一次,赌的不是翻盘,而是在大国博弈中保住一线生机。
日本这次是真的把家底都押上了,是绝地求生,还是自断后路,不是谁一句话能定论,国际棋盘风起云涌,日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赌国运的结果如何,牵动整个亚太,静观其变,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