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贴脸”星巴克,蜜雪冰城连夜扛着集装箱追来!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中国餐饮出海狂潮席卷全球,纽约曼哈顿街头,金发碧眼的年轻人举着蓝色鹿角杯自拍,配文“Luckin Magic!” 相隔两条街,一群学生围着粉红冰淇淋车欢呼,车载音响循环播放:“I love you, you love me…”

据海报新闻报道,6月30日,中国咖啡巨头瑞幸以破竹之势登陆纽约,在星巴克“老家”连开两店——一家直接插进星巴克核心商圈,两店距离不足百米;另一家则精准卡位纽约大学,留学生感叹:“出门买杯生椰拿铁,恍惚间以为回了国”。开业当天“1.99美元饮品”的限时优惠引爆排队长龙,有博主实测排队超两小时,惊呼“比上海新店还疯狂!”

“小蓝杯”在美定价直接翻倍(国内同类产品约12元人民币),却依然挡不住纽约客尝鲜热情。当网友盛赞“瑞幸这波贴脸开大够硬气”、“国产咖啡攻陷华尔街”时,评论区神预言刷屏:

“坐等主题曲响起!雪王正在赶来的卡车上!”

“建议瑞幸员工耳机里先循环《蜜雪冰城甜蜜蜜》,提前适应BGM”

这绝非玩笑——开业仅72小时,纽约网友便拍到疑似蜜雪冰城勘测车在瑞幸纽约大学店周边出没。 这对让全网磕生磕死的“红蓝CP”,正将国内“50米必同框”的玄学搬上世界舞台!

纽约街头商战实录:瑞幸的“闪电战”与雪王的“追击术”

曼哈顿百老汇大街的瑞幸门店,透明落地窗直面星巴克墨绿色招牌。“这是精心设计的战略示威”,《纽约商业周刊》记者迈克尔·罗森在7月1日的报道中尖锐指出,“中国品牌正在用星巴克最熟悉的低价策略,在其腹地发动奇袭。”

瑞幸的“纽约攻略”堪称精准打击:

l 选址狙击:时代广场店直插星巴克流量心脏,纽约大学店收割中国留学生基本盘

l 价格闪电战:1.99美元首发价仅为星巴克同类产品1/3(星巴克大杯拿铁约5.45美元)

l 爆款复制:生椰拿铁、丝绒拿铁等国内王牌产品悉数登场,菜单中文拼音引发围观

正当本地媒体聚焦“中美学霸咖啡对决”时,熟悉中国市场的观察家却将镜头转向街角——“蜜雪冰城的集装箱快闪店,很可能比星巴克的反击来得更快。” 餐饮咨询机构Global Foodmate在7月2日的分析报告中预警。

网友的段子正在成为商业现实:

当瑞幸租下独立店面,雪王:“集装箱已消毒!”

当瑞幸包下整栋楼,雪王:“顶楼广告位我预定了!”

当瑞幸登陆荒凉商圈,雪王:“这就来给你暖场子!”

“这不是巧合,是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前麦当劳亚太区副总裁李明元在7月3日接受凤凰财经采访时揭秘: “蜜雪冰城内部有套‘灯塔计划’——通过追踪瑞幸等高流量品牌选址,大幅降低市场调研成本。越南胡志明市、泰国曼谷等地的成功复制,已验证该模式的海外适应性。”

红蓝CP出海编年史:从“死对头”到“神队友”的底层逻辑

回溯这对欢喜冤家的出海轨迹,竟暗藏惊人规律:

2018年冬 越南河内

蜜雪冰城在还剑湖畔开出海外首店,售价1万越南盾(约2.8元人民币)的摩天脆筒引发疯抢。彼时瑞幸正深陷财务危机,无人料想这对“红蓝CP”的全球故事就此开篇。

2023年春 泰国曼谷

瑞幸暹罗广场店开业当日,隔壁空置店铺连夜挂出蜜雪冰城围挡。网友@曼谷小分队 拍到施工队凌晨作业,调侃:“雪王这是带着行军床来蹲点的吧?”

2024年夏 日本东京

新宿瑞幸店6月15日开业,7月1日街角即出现蜜雪冰城快闪车。日本网友在X平台发文:“每天都能看见蓝色咖啡杯和粉色冰淇淋的‘情侣照’上热搜。”

“表面是追击,实则是共生”, 《商界》杂志在7月特稿中分析:瑞幸主打中端咖啡场景,蜜雪覆盖平价茶饮甜点,两者形成“咖啡+冰淇淋”的消费闭环。数据显示,在双方共同进驻的海外商圈,客流量比单一品牌区域高出40%。

更精妙的是成本把控:

l 瑞幸纽约店面积仅30平,主打外带快节奏

l 蜜雪采用“集装箱店+快闪车”轻资产模式

l 两者共享海外供应链中心(据悉蜜雪在美东已有仓储基地)

“这哪是商战?分明是中式智慧的双人舞!” 财经博主@资本显微镜 一针见血。

中国餐饮出海狂潮:从单兵突进到“集团军作战”

蜜雪与瑞幸的“红蓝组合”,只是中国餐饮出海大军的冰山一角:

火锅军团点燃欧美

海底捞伦敦店创下等位4小时纪录(《卫报》2024.5报道)

呷哺呷哺在洛杉矶推出“一人食电磁炉套餐”,征服硅谷码农(Eater LA 2024.3)

茶饮战队全球圈粉

喜茶巴黎香榭丽舍店日均售出2000杯,覆盆子芝士款被法媒称为“粉色魔法”(《费加罗报》2024.4)

霸王茶姬在东南亚开店超500家,马来西亚店员需会中文点单(星洲网2024.6)

小吃天团横扫街头

正新鸡排海外门店突破2000家,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杯期间日销10万串(央视财经2024.6)

周黑鸭登陆纽约法拉盛,甜辣鸭脖成NBA球迷新宠(NBC New York 2024.5)

更惊人的是供应链暗战:

蜜雪冰城在印尼自建椰浆基地,控制原料成本

瑞幸借道中粮集团海外仓实现咖啡豆全球调配

绝味鸭脖在美国建立中央厨房辐射北美

《经济学人》在6月刊文中惊叹:“中国餐饮正在用‘供应链航母群’的作战模式,将‘Made in China’升级为‘Made by China’!”

阿喆观点:2美元背后的中国商业哲学,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一场关于“普惠商业”的全球革命。

蜜雪46000家门店的规模效应,瑞幸数字化管理的损耗控制,正新鸡排标准化供应链——中国品牌用三十年练就的“成本屠刀”,正劈开西方巨头垄断的高价堡垒。纽约瑞幸菜单上的“椰云美式”,东京蜜雪的“抹茶脆筒”,巴黎喜茶的“马卡龙芝士”...用本地化配方讲中国故事,比故宫文创更易征服味蕾。当火锅店带动奶茶销量,炸串摊与糖葫芦车共享客流,中国餐饮正以“美食生态圈”模式集体突围。正如网友神评:“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人的群体智慧——单打独斗可能迷路,抱团前进必能挖到金矿!”

中国味道正在征服世界胃,这波文化输出不靠说教,靠的是舌尖上的真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美食   集装箱   纽约   中国   曼谷   餐饮   海外   网友   越南   咖啡   曼哈顿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