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内外的咖啡界高手同台竞技,咖啡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五十余家头部品牌展位前人流如织。8月16日至17日,在2025“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暨“爽爽贵阳·咖啡飘香”系列活动现场,一杯杯精品咖啡正调制出贵阳产业转型的新味道。
在活动开幕式上,贵阳市宣布:以“贵人服务”为核心抓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支持咖啡产业发展,着力将贵阳市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咖啡消费目的地和咖啡文化体验城市。
这一举措的推出恰逢其时。数据显示,贵阳市咖啡消费年均增长18%,是全国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贵阳经营咖啡品类店的数量为3000余家,咖啡产业活力蓬勃。
布局:将咖啡打造成城市新名片
“你们也是来喝咖啡的?有一家‘乔治队长’咖啡很火,最近都需要排队……”一名贵阳出租车司机在省外游客乘车时询问,平时不喝咖啡的他,现在聊到贵阳咖啡也是侃侃而谈。
今年5月,贵阳本土咖啡品牌“乔治队长”主理人彭近洋在2025年世界冲煮咖啡比赛中夺冠。这让大家开始重新认识贵阳咖啡。
由于有“世界冠军”头衔加持,彭近洋的咖啡店有很多省外游客慕名而来,排队一小时就为了尝上一口“贵阳咖啡”。
贵阳,这座位于中国西南的省会城市,不产一粒咖啡豆,为何会和咖啡结缘?事实上,贵阳的咖啡氛围已孕育多年。
2005年,贵阳诞生了“悦读时光”“土壤咖啡”等第一批精品咖啡店。也正是这第一批精品咖啡店,让一批年轻人投身咖啡事业。近年来,正是因为有像彭近洋这样的年轻人的热爱与坚守,让贵阳咖啡产业快速崛起。
如今,在贵阳,3公里范围内就有20余家精品咖啡馆,密度达约2000人/家,成为全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实,除了彭近洋,贵阳还有不少“冠军咖啡师”。
例如,“对的”咖啡主理人胡颖是2015年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冠军、2016年世界咖啡与烈酒大赛中国区冠军,“乔治队长”咖啡师李晋坤获2023年世界冲煮大赛中国区冠军,“迎上”咖啡主理人白起是TNT拉花大赛冠军……
不产一粒咖啡豆,却遍地都是咖啡馆;不产一粒咖啡豆,却盛产“冠军咖啡师”。如今,贵阳被广大网友誉为“咖啡之城”。
咖啡代表了年轻、时尚、活力,是推动城市文旅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抢抓贵阳咖啡火爆出圈的机遇,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推动、系统谋划部署,提出要将咖啡打造成城市新名片。
6月21日,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咖啡产业发展工作专题会,强调要依靠市场力量,发挥政府作用,让“一杯咖啡一座城、一份情怀一群人”的故事更加精彩。
6月6日,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为了一杯咖啡来贵阳”政企协商座谈会,强调要坚持全链条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咖啡产业,为“爽爽贵阳”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
如何让咖啡产业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贵阳正积极探索依靠市场力量、发挥政府作用,让咖啡的故事更加精彩。
破局:坚持全链条发力做大咖啡产业
如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贵阳咖啡产业发展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在品牌打造上,贵阳将打造冠军咖啡品牌,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的咖啡品牌格局。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在景区、热门打卡点设置咖啡主题驿站,开发咖啡文旅线路,推动民俗节庆与咖啡节结合,加强咖啡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城市品牌,将咖啡元素融入“六爽”城市IP,增设公交咖啡主题车厢等,在公共空间设咖啡角,凸显城市咖啡文化符号。
在政策支持上,贵阳将出台《支持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支持办好咖啡赛事、展会、活动,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咖啡主题“赛、节、会、展”。支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会同贵阳市咖啡行业协会制定发布贵阳精品咖啡标准,推动本土咖啡品牌规范化、品质化发展。
在产业延伸上,贵阳将推动种植、加工、流通“三端”发力,打造“从种子到杯子”的咖啡全产业链。在种植端,筛选适宜区域开展试验种植,探索种植经验,并适度发展规模化种植和推广。在加工端,以为咖啡企业赋能降本为目标,推动生豆集采、海关通关提速、加强专用原料供应,构建咖啡精深加工产业生态。在流通端,搭建生豆贸易平台,支持咖啡店形象升级,支持企业推进烘焙体验、研学工坊、创意市集等一体发展,深化“咖啡+民宿、户外、宠物”等多载体融合。
在场景开放上,贵阳将推动机关单位、国有企业将符合标准的咖啡产品纳入对外接待、商务活动等采购范围。打造面向游客的文旅产品,探索“咖啡+景区”的套票模式,构建“咖啡+瀑布、悬崖”以及“精品咖啡+精酿啤酒+精美餐饮+精彩非遗”等模式的全天候文旅业态,推动形成多元文旅消费体验。持续抓好宣传推介,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讲好“冠军咖啡”背后的故事,营造浓厚氛围;将咖啡文化深度融入“避暑康养”“音乐节”“贵马”等城市IP中一体化宣传,让咖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
在人才培养上,贵阳将加大国际、国内咖啡师等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本土咖啡技能人才参加国际赛事。在地方院校开设咖啡种植、加工、品鉴、运营等专业或课程,推进产教融合,培育全产业链专业人才。建立咖啡行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联合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贵阳发展咖啡产业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2025“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暨“爽爽贵阳·咖啡飘香”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与贵阳市的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搭建更多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技术、产品、服务及模式创新,助力贵阳市咖啡产业全链条发展。省商务厅负责人说,将一如既往支持贵阳咖啡产业发展,从政策引导、资源对接、产业链畅通、赛事培训、品牌孵育等方面,加快打造“爽爽贵阳”消费新IP,助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咖啡产业已成为“爽爽贵阳”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品一杯咖啡成为越来越多游客打卡贵阳的“必选项”。有了各级各部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支持,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咖啡消费目的地和咖啡文化体验城市正呼之欲出。
展望:贵阳发展咖啡产业大有可为
2025“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暨“爽爽贵阳·咖啡飘香”系列活动汇聚本土精品咖啡、全球头部品牌及特色餐饮,通过咖啡大赛、主题市集、美食展演等多元场景,打造了一场集专业性与大众性于一体的咖啡盛宴。来自北京的观树咖啡合伙人安琪说:“贵阳的咖啡氛围非常好,发展咖啡产业大有可为。”
其实,贵阳的咖啡并不只是在城市,乡村咖啡馆数量也在爆炸式增长,涌现出一批“村咖”,其中清镇就是贵阳“村咖”发展的热点区域之一。今夏,随着贵阳“咖啡之城”的热度飙升,清镇“村咖”从去年底的7家激增至26家。
从农村到城市,贵阳拥有良好的咖啡土壤,加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咖啡产业的发展令人期待。
8月17日,贵阳咖啡产业学院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为贵阳咖啡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这是贵阳推动职业教育与咖啡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新业态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爽爽贵阳·咖啡飘香”城市新名片注入强劲动力。就在一周前,贵阳市咖啡行业协会成立并吸纳41家本地品牌,覆盖咖啡产业链上下游,为行业自律和资源整合搭建了平台。近日,中英文双语版“贵阳咖啡地图”同时上线,贵阳文旅联动超百家咖啡馆推出“贵阳咖啡好好嚯”打卡活动。
“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并积极开始推动,这让我们这些从业者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贵阳市咖啡行业协会第一届会长卢源说,期待看到“贵阳咖啡”不仅是网红,更会“长红”,不仅能“出圈”,更能“出彩”。
屋顶咖啡店主理人徐舟毅表示,近年来,宜人气候、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和贵阳人包容开放的心态,为孕育咖啡文化提供了天然土壤,将用好用足政府的支持政策,把都市文化与贵阳烟火气相结合,努力打造出更多精品咖啡、拓展更多场景。
如今,越来越多咖啡爱好者开始尝试自己冲煮咖啡,消费品味不断提升。“吾界咖啡”主理人强华说,将把烘焙工坊与咖啡学院融为一体,长期举办国际认证课程、社区杯测会和咖啡师赛前训练营,在“咖啡之城”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横贯咖啡”主理人刘开胜在咖啡行业深耕十余年,对咖啡豆的要求十分苛刻,他说,“贵阳人在全国‘愿意花钱取悦自己’的城市中排名前列,这也是我们追求精益求精的动力。我们将严格保证产品品质的各种标准,不断彰显贵阳咖啡特有的魅力和个性。”
一杯咖啡一座城,一份情怀一群人。贵阳发展咖啡产业,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更为城市注入了时尚与活力,有利于提升城市活力、促进青年就业、塑造时尚气质。
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佘念表示,作为主管部门,市商务局将通过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举措,强化政府、协会、企业多方联动,走好精品咖啡从“打卡热”到“产业兴”的进阶之路,为城市经济注入更多活力动力。
记者 彭刚刚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