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夜读】做有格局的父母,护孩子茁壮成长,不说不帮不惯

“养孩子,有时候真觉得比上班还累。”相信这句话道出了无数家长的心声。

在育儿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如何把握好教育的尺度,成为了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的必修课。其实,要当个明白家长,做到“管住嘴、放开手、立好规矩”这三点,就能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也能让我们自己少一些焦虑和疲惫。


一、管住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咱们的嘴就像是孩子一辈子的风水,它既能说出温暖人心的话语,给予孩子力量和信心;也能吐出伤人的恶语,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和鼓励的语言环境。


别当着孩子面吵架


家,本应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然而,如果父母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互相埋怨,孩子就会感到无比的恐惧和不安。

他们会觉得这个家就要散了,自己仿佛失去了依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哪还会有心思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呢?因此,两口子若是有问题,一定要关起门来自己解决,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家庭的矛盾和不和谐。


别总说孩子“不行


“你看人家谁谁谁”、“你怎么这么笨”……这些话,想必很多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说过。虽然我们的本意可能只是想激励孩子,让他们变得更好,但这些打击性的话语,却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孩子在听到这些话后,会觉得自己真的很差劲,从而失去自信,变得越来越自卑。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不再努力上进。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学会多夸夸孩子,比如“这次比上次有进步”、“我相信你能行”等等。这些鼓励性的话语,就像是一束光,能够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充满干劲儿。


别总跟孩子诉苦


“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可得争气啊!”当我们对孩子说出这句话时,自以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是在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回报父母。

但实际上,这句话却是一种道德绑架。孩子在听到这句话后,会觉得自己欠了父母一份永远也还不清的债,内心充满了压力和负担。

他们会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缩手缩脚,生怕自己做得不好会让父母失望。这样的爱,对孩子来说,不是动力,而是一种束缚。因此,家长们要明白,爱孩子是我们自愿的,不要让孩子背着债长大。


二、放开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都知道,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我们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所以,我们不能替他们做一辈子的事情,而是要早点让他们学会自己飞。只有这样,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才能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


学习上的忙别瞎帮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当他们向我们求助时,很多家长都会心急火燎地给他们讲解答案。

但这样做,真的是在帮他们吗?其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当孩子遇到难题时,我们可以这样提醒他:“再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你可以尝试从哪个角度去思考呢?”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考一百分还重要。


他力所能及的事别抢着干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们总是不忍心让孩子吃苦受累,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包办了。

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没有自理能力。比如,收拾书包、叠衣服、倒垃圾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其实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

他们一开始可能做得不好,但多做几次就会了。只有让孩子自己去动手实践,他们才能学会独立生活,才能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如果你啥都包办,那就等于把孩子养成了个“小废物”。


小事让他自己拿主意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小事,比如今天穿哪件衣服、课外书先看哪本等等。

对于这些小事,家长们不妨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即使他们选错了,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通过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他们能够逐渐学会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策。

从小就学会选择,长大了孩子才不会没主见。所以,家长们要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


三、立好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守底线方得始终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对孩子过度的宠爱和纵容,只会害了他们。真正的爱是有原则、有底线的,没有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肯定会吃亏。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立好规矩,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不能惯着没规矩


在公共场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大吵大闹、乱扔垃圾、不遵守秩序等等。

这些行为之所以会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立好规矩,没有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因此,家长们要让孩子知道,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影响到别人。

比如,在电影院里要保持安静,在餐厅里要注意文明用餐,在公园里要爱护花草树木等等。只有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受人尊敬的人。


不能惯着懒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很多家长都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受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然而,懒惰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习惯,它会让人失去斗志,变得一事无成。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才能获得。

比如,让孩子帮忙做点家务,擦擦桌子、扫扫地、洗碗筷等等。通过劳动,孩子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样,他们才会有责任心,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不能惯着耍赖


妈妈,我要买这个玩具!”“爸爸,我要吃那个冰淇淋!”当孩子提出这些无理要求时,如果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妥协,那么孩子就会养成耍赖的习惯。

他们会觉得只要自己哭闹,父母就一定会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变得自私自利、唯我独尊。

所以,当孩子耍赖时,我们一定要坚决拒绝他们的无理要求。把孩子带到一边,然后平静地告诉他:“哭没用,说好不买就不能买。”

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有原则的,不能因为他们的哭闹就改变自己的决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遵守规则。


当父母,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成长,才能成为一个有格局的明白家长。

管住嘴,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放开手,让孩子练出一身本事;立好规矩,帮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有担当的人。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少说一句伤人的话,多让孩子自己洗一次袜子,坚决拒绝一次孩子的无理要求。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孩子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为一个让我们骄傲的人!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认真思考这篇文章的内容,真正做到“三不说,三不帮,三不惯”,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更加精彩!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育儿经验和心得,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育儿   人民日报   茁壮成长   格局   父母   孩子   规矩   家长   小事   无理   能力   懒惰   话语   自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