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养眼,美食养胃
对于匆匆旅人而言
想读懂一方风土
最直接的方式
就是品尝当地的味道
国庆假期
准格尔大河集 准超Bá·金秋文旅嘉年华
即将火热来袭
在欣赏和体验系列活动的同时
别忘了用舌尖感受这里的美味
这份精心准备的必吃清单
记得收藏打卡
▼
第一站:酸粥——准格尔人的灵魂早餐
清晨的准格尔旗,街巷里飘着一股独特的酸香。本地人才懂的「浆米罐」秘密,将糜米发酵出自然酸味,小火慢熬成软糯绵滑的酸粥 。搭配红腌菜的咸香、扎蒙油的浓郁,再淋一勺胡麻油炒的辣椒酱,酸辣开胃直接唤醒味蕾!碳水快乐直接拉满~
隐藏吃法:炒酸粥更绝!米粒煎得金黄焦脆,撒把葱花,秒变豪华版黄金炒饭!
第二站:手扒肉——草原豪迈的“吃肉仪式”
准格尔手扒肉,只认本地羯羊!做法极简却封神:羊肉块泡净血水,冷水下锅加姜片花椒,大火撇沫后小火慢炖1.5小时,最后加盐焖10分钟——早加盐会柴!
啃的时候直接上手,羊肋条肥瘦爆汁、羊腿紧实弹牙,骨髓吸着吃鲜到眯眼。标配现捣野生韭菜花酱,辛辣解腻,草原的豪爽全在这一口里!
第三站:干崩羊肉——不加水的草原硬核料理
准格尔人对羊肉的执念,都藏在这道“干崩羊肉”里!精选本地山羯子肉,不放油不加水,只撒一把盐,慢火炖到油脂全被逼出。咬一口,外皮焦香,内里鲜嫩多汁,羊肉的本味在舌尖炸开!搭配油糕蘸肉汁,解腻又上头~
第四站:小滩子炖鱼——黄河边的“鲜掉眉”美味
小滩子是准格尔的“吃鱼宝地”,黄河鲶鱼、鲤鱼在这里长大,肉质细嫩少刺。本地做法超实在:铁锅加油爆香姜片、干辣椒,下鱼煎至金黄,加黄河水、葱段慢炖1.5小时,最后扔把豆腐吸汤。
鱼汤炖得奶白,鱼肉吸满酸香,连鱼骨缝里都是鲜味儿!最绝的是锅边贴的玉米饼,底部焦脆,泡着鱼汤吃,比鱼还抢戏~
第五站:刀拔荞面——手工拉出来的筋道
准格尔人爱吃荞面,尤其“刀拔”的最地道!本地荞麦磨粉,和面团醒30分钟,师傅用特制铁片刀“拔”成细条,直接下锅煮3分钟,捞出来过凉水更筋道。
浇头是灵魂:羊肉臊子(羊肉丁炒香加高汤炖)、西红柿鸡蛋卤,或是简单的醋蒜汁,每根荞面都裹满浇头,酸辣开胃还顶饱。配一碗荞面汤“原汤化原食”,本地人一顿能吃两大碗!
第六站:猪肉烩酸菜——铁锅炖出的乡愁
在准格尔,没有什么是一锅烩酸菜解决不了的!精选本地土猪肉,搭配腌制半年的酸白菜,加土豆、粉条、豆腐一起炖到酥烂。酸菜吸饱了肉香,酸而不涩,猪肉肥而不腻,汤汁泡饭能连干三碗!
第七站:米凉粉——准格尔旗清凉魔法
用准格尔旗特色小杂粮——糜米制成的凉粉,色泽剔透如琥珀。切成细条,淋上芥末油、芝麻酱、蒜泥水,再撒把熟芝麻,入口爽滑清凉,糜米富含膳食纤维,吃多了也不怕胖~
第八站:驴肉碗托——碳水与肉香的完美碰撞
荞面蒸制的碗托,切成菱形小块,浇上秘制醋汁和辣椒油,再铺上卤得软烂的驴肉片。荞面的筋道混合驴肉的醇香,每一口都层次丰富!准格尔人吃碗托,就像北京人吃卤煮,是刻在DNA里的情怀~
第九站:“六六八八”农家席——准格尔人的“豪华家宴”
想一次吃遍准格尔精华?必冲“六六八八”农家席!“六六八八”通常指八碟(或者六碟),豆腐丸子、过油肉(也称大炒)、小炒、过桥肉、酥鸡、焖肉、芙蓉肉(猪肉裹粉面鸡蛋过油后再蒸)、樱桃肉(猪肉与水果和糖混搭)。这些菜最初主要用在准格尔旗民间的各种红白事宴席上,因食材取之于农家,经济负担相对较小,且色香味俱全又不失体面,所以在民间的宴席上颇为盛行。由于其口味独特、寓意深、口碑好,逐渐成为餐桌上的必需品。不管是家庭聚会还是朋友聚餐,这一桌能让所有人吃到扶墙出!
第十站:蒙式早茶——舌尖上的草原盛宴
清晨的茶馆里,铜壶煮着砖茶,奶香四溢。手把肉配韭菜花酱,鲜嫩不膻;炒米泡在奶茶里,酥脆可口;再尝一块奶豆腐,酸甜中带着奶香。最绝的是现炸的羊油馓子,泡在奶茶里,酥香化渣~
必点组合:锅茶+手把肉+奶皮子,感受蒙古族的豪放与细腻!
夜游彩蛋:夜市里的烟火气
夜幕降临,准格尔之夜的星空市集亮起灯笼,烤羊排的香气扑鼻而来。推荐去美稷•长河里夜未央,沿黄九省特色美食应有尽有;或是打卡准格尔城市会客厅、湾Night街区看一看特色演出,再买一份现烤的大油边,爽!
旅行小贴士
1. 准格尔美食分量大,建议多人拼桌,一次尝遍多种美味!
2. 酸粥、烩酸菜等菜品口味偏酸,小伙伴可先少量品尝~
3. 本地羊肉鲜嫩,建议尝试手把肉、炖羊肉等原汁原味的做法。
准格尔旗的美食,是黄河水滋养的醇厚,是草原风带来的豪爽。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用舌尖丈量这片神奇的土地,从酸粥开启,到星空下的烤羊排结束,把每一口美味都装进胃里,把每一份感动都留在心里!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