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科普 | 气血里的千年养生智慧

如果你出现以下情况,请引起注意:

夜晚入眠像“烙饼”,翻来覆去睡不着

白天犯困如“断电”,无精打采一整天

爬个楼梯似“长跑”,气喘吁吁很痛苦

你安慰自己只是有些“脆皮”,休息一下就能好。殊不知,这很可能是身体的气血在发出警报!

气血失调会让身体的抵抗力下降,甚至诱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哪些习惯会让气血失调?气血怎么补?什么时间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的史大卓医生在CCTV《健康中国》为你一一解答。

气血——身体的“电与油”

为什么气血调和很重要?

先看何为气血:气负责运化水谷、防御外邪、推动血液运行和人体各个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血是营养的基本物质,更像是滋润皮肤,滋养全身组织器官的“燃料”。二者就像身体的“电与油”,支撑我们生命的正常运行。

一旦亏虚,整个人就像断电的机器:气虚,人就会感到乏力,也容易出现感冒和消化不良的症状;血虚,人就会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史大卓医生强调,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机都和气虚血瘀有关,当血液不能有效滋养脏腑组织时,就会导致血脉瘀阻,甚至可发展成心脑血管疾病,威胁生命!

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气血虚了?快来看看以下损耗气血的“陷阱”你中了几条?

气血损耗“陷阱”

1.长时间刷手机、盯着电子屏幕看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这里的血是指肝血。眼睛能看清物体,全靠肝血滋养和肝气疏泄,如果肝血不足了,眼睛就容易干涩,甚至视物不清。

2.过度思考

“思伤脾”,思虑过度会造成脾的运化失常。时间长了,脾气虚弱,气血就会不足。思虑过度还会伤心神,出现心悸、健忘、失眠等相关症状。

3.经常用热水泡足 直到大汗淋漓

热水泡足时间过长,会导致阳气过度升发,气血外泄。若经常泡出大汗,就会加重气血的损伤。

了解这些损耗气血“陷阱”的同时,更要知道补充调和气血的关键节点,没错,正在此时!

气血——身体的“电与油”

为什么我们总说“秋养气血,好过冬”呢?

中医认为,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体大量出汗,食欲变差,气血也会随着汗液外泄。简单来说,就是秋天要把夏天气血的损耗“补回来”。另一方面顺应自然,秋季阳气收敛,人体也应该“收敛防治气血外泄”。补气血、增强体质,也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为抵御寒邪内侵,把气血“储备好”。

史大卓医生告诉我们,在冬季,气血虚弱容易血脉凝滞。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养好气血,能有效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健康顺利过冬天。

既然需要补,怎样补才能真正做到气血调和,对症下药?

养生在“对”不在“贵”

提到补气血,很多人可谓是费财费力。购买价格昂贵的补品,猛吃人参、“狂炫”阿胶,可结果却是气血没有补足,反而出现了上火、便秘的症状。因此,选对补法很重要,过量滋补、盲目选药、急于求成都是补气血的大忌。

补气血并不一定要靠珍贵稀奇的食材,简单的食品与药材同样可行。例如黄芪、山药、红枣、陈皮,黄芪配红枣,山药,可调补肺脾肾三脏;陈皮可醒脾健脾,调理气机;三者搭配滋补能益气养血,增强脾胃运化。

调和气血,单靠进补是不够的,生活方式也需及时调整。调整作息,睡好“子午觉”很重要,因为子时(23:00—1:00)和午时(11:00—13:00)分别是养血和养阳气的好时段,八段锦、散步等运动也可以在久坐之后,起到极好的活血作用。

正如史大卓医生强调的,调补气血要循序渐进,急于求成不可取,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最合适的养生计划,将补气血的养生理念融入生活,就能做到调和气血每一天,拥抱健康生活。

来源:“CCTV4”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养生   气血   千年   智慧   阳气   身体   医生   血虚   脏腑   陈皮   急于求成   黄芪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