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关于他的一生,也曾有过年轻时的热血,但随着权利的膨胀,逐渐成为了一名独裁者。
他的轨迹也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无论是他丢掉东三省、还是对入侵略者入侵不管不顾,一味“剿共”,亦或是败亡台湾,都彰显了蒋介石在政治层面的狭隘。他是近代史上一个及其复杂与争议的任务。
与他的人生轨迹一样,关于他的出生地同样是有所争议。蒋介石竟然是许昌人,而非浙江?一县长道出真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场奇特的寻亲之旅
1941年,一名来自河南的老农郑发,踏上了去重庆寻亲的旅程,他此行要寻的亲戚正是大名鼎鼎的蒋介石。
用郑发的话说就是,蒋介石其实不姓蒋,而是姓郑,是他的亲兄弟。当年王采玉带着蒋介石嫁到了浙江,这才改姓了蒋。
抵达重庆后,郑发一时也不知道该去哪,怎样联系蒋介石,只好先找地方住下再做打算。
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给蒋介石写信,自己多写几封,总有能送到蒋介石面前的,届时自己的毒地目的也就达到了。
果不其然,在自己的信寄出三四天之后,一位自称是宋美龄秘书的女子找到了郑发的住所处。
这位秘书姓马,她来此的目的一是先行打探一下具体情况,其次便是让郑发去照几张相,她要拿回去给夫人以及委员长看。
但在这之后便没了信息,郑发可以确定,自己的这个弟妹宋美龄一定是看了照片的,但为什么半个多月过去了,一直在没派人过来接自己呢?
于是心急之下在,郑发又找到了几个当时在国民政府当中任职的老乡,请求他们帮自己写一封求见信给蒋介石。
郑发是不识字的,他的信件基本都是找人代写,所以说很快国民党中一些掌握情报的高层就了解了其中的故事。
这次国民党高层率先有了回应,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戴季陶主动找到了郑发,并将其接到自己家中款待。
酒足饭饱之后,戴季陶终于说出他的目的,他拿出了几千块大洋放在郑发面前,希望郑发可以拿钱回河南老家,不要再寻亲了。
戴季陶认为,郑发的认亲举动很有可能会影响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的威望,能够那点钱让他回去最好,若是不能只能另想它法。
郑发看着眼前的大洋,并不为所动,他说自己来重庆是为了找蒋介石认亲的,不是来要钱的,一切等他见到蒋介石再说。
郑发再三坚持,戴季陶也不好真的把他轰出重庆,只好让他先回住处,然后看情况再进行下一步的举措。
戴季陶无功而返后,宋美龄也出手了。她命人将郑发接到一处别院中,与郑发谈了很长时间。
宋美龄同样拿出大量金钱,希望郑发可以拿着钱回河南,并且保证不再来重庆。郑发一样给拒绝了,一眼不见到蒋介石誓不罢休的样子。
宋美龄只好苦口婆心的劝说郑发,说你这样突然跑过来认亲,并且宣扬蒋介石不姓蒋,而是姓郑。这是不利于蒋介石的政治地位的。
只要郑发能够离开重庆,什么条件都可以提。但是郑发油盐不进,任凭宋美龄如何劝告,就是不走,最终宋美龄也在此折戟。
戴笠的手段
其实蒋介石是不想见郑发的,无论他是不是自己的亲哥哥,他可是堂堂的国民政府委员长,岂能随便见一个乡下来的老农。
尤其是戴季陶与宋美龄劝郑发回河南相继失败之后,蒋介石可能觉得需要来点硬的了,于是便将郑发交给了戴笠处置。
戴笠此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蒋介石既没承认郑发是自己的亲哥哥,但是也没否认啊,这让戴笠在处理这件事上有些难办。
具体要怎么处置蒋介石也没有明确指示,戴笠也不敢采取过激手段,万一郑发说的是真的,那蒋委员长还不得找自己秋后算账。
于是戴笠决定先稳住郑发再说,随后戴笠派人将郑发接到了白公馆软禁起来。在此期间戴笠派了大量特务去河南调查真相。
军统的特务在河南还真查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河南的郑家与浙江的蒋家还真是有着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调查,当时有一位浙江的盐商时常来往于河南许昌与浙江,并且与郑家关系匪浅,后来郑家好像还将一名小孩过继给了这个盐商。
之后军统又对这件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他们发现当年过继到浙江的那名孩童竟然在年纪上与蒋介石一般大。
再加上此前郑发经常在重庆城内向人询问自己弟弟的事,难免说漏嘴或是向外人透露出,自己的这个弟弟就是蒋介石。
当时重庆市井都在传蒋介石的逸闻,说蒋介石实际上就是许昌人,姓郑,等等传闻。在这些市井传闻的扩散下,戴笠不得不亲自出马寻找真相。
之后军统又找到了许多佐证,戴笠将其归类整理形成了一份绝密材料,汇报到了蒋介石处。但奇怪的是这件事后来便没了后续。
郑发在白公馆一软禁就是两三年,军统特务将其看的很紧,他无法再出去找蒋介石,所以那些市井传闻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1944年,戴笠又命人将郑发的妻小接来了重庆,一来是方便看管,以免郑发妻小在乡下乱传什么言论,另一方面也是安抚一下郑发,防止他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可惜好景不长,郑发在一次醉酒后,鬼使神差的说了一些自己寻亲被软禁的话,而这些话又被传了出去,再度引发一阵轰动。
后来,这件事被蒋介石知道了,蒋介石异常震怒,立即命令戴笠将郑发一家关押到别处。
息烽集中营时光
郑发一家初来息烽集中营,完全不像是即将被关押的犯人,集中营不仅为他们一家选择了条件较好的房屋居住,甚至每个月还给他们发放固定的补贴。
在这郑发一家结识了我党的革命先烈韩子栋,“小萝卜头”等人,并且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好。
郑发的的女儿甚至还救下过韩子栋。当时国民党特务想要从韩子栋口中获取情报,但奈何韩子栋一直装傻充愣,特务们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将韩子栋拖到烈日下暴晒,看他能否露出马脚。
就在韩子栋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郑发的女儿实在看不过去便呵斥特务停手,救下了韩子栋。
除此之外,因为郑发不是军统也不是国民党,是一个可以发展的对象,于是外界的一些新闻或者情报,大部分都是通过郑发的家里传到监狱内部的。尽管郑发可能并不知道,但他的确是为我党做出了贡献。
因为郑发一家是在1946年回到许昌的,所以韩子栋在逃出集中营后,前往河南,正是在郑发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大部队。此后韩子栋一直牢记这份恩情。
一名县长的证明,蒋介石真是许昌人?
除了这些事例外,河南襄城县长李峰的一段话,同样表达了蒋介石是许昌人。这还要追溯到1943年。
当时李峰来重庆参加官员培训,培训的空余,李峰去了白公馆看望了在这住了两年多的郑发。
二人是多年的旧相识,这一点蒋介石应该也是心知肚明,否则后来也不会让李峰调任许昌县长。
见完郑发后,李峰很快得到了蒋介石的召见,这其中的原因是否跟郑发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但根据李峰的表述,蒋介石在得知他是襄城县长之后,顿时来了兴趣,但却并不是问他有关政绩的问题。反而是问他襄城临近许昌,让他给自己将一些许昌的事情。
之后蒋介石可能也觉着有些不妥,便开始问一些与襄城有关的事宜,但时不时的还会将话题引到许昌这来。
这让李峰觉得蒋介石似乎对许昌异常感兴趣。李峰回襄城不久,更是被蒋介石一纸调令,去了许昌担任县长,这更加加深了李峰的猜测。
所以李峰才在许昌的官员会议上,高调宣布,蒋介石是许昌人,并将郑发寻亲的事情也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有了县长的证实,这件事自然在许昌迅速传开了。郑发一家更是成了当地的风云人物。
结语:
至于蒋介石究竟是不是许昌人,这个事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论断,但却有许多捕风捉影的故事流传下来。至于说郑发究竟真是蒋介石的亲哥哥,还是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骗子这件事同样无法论证。
但有一点却是值得思考的,戴笠作为一名心狠手辣的特务头子,假设郑发不是蒋介石的哥哥或是亲戚,他还有可能完好无损的在重庆生活3年的时光?在集中营还能受到优待?这些问题细想之下,就很能说明一些什么了。
参考资料:知网-中州今古2002年02期《蒋介石原籍河南省许昌考辨》;
知网-许昌学院学报1986年03期《蒋介石是不是河南许昌人?——蒋介石家世传闻调查记》。
更新时间:2025-04-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