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孤注一掷,中国大量光刻机或瘫痪,打光底牌的美国,已无后招

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头说起。美国那边一直盯着中国芯片产业使劲儿,拜登上台后更是层层加码,到了2024年,焦点就转到荷兰的阿斯麦身上了。

这公司是全球光刻机的老大,生产那种能刻出纳米级芯片的机器,中国买了不少,差不多1400台左右。这些机器不是买回家就完事儿,得定期维护、换零件、更新软件啥的,要不然用不了多久就出问题,生产效率直线下降,甚至直接趴窝。

2024年年初,美国商务部就开始找荷兰政府谈事儿,说是要限制阿斯麦对中国客户的维修服务。起因是啥?美国觉得这些设备要是继续保养好,中国就能用它们造出高端芯片,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荷兰那边本来还想拖一拖,前首相吕特在位时就说过,得给时间评估影响。但新首相肖夫上台后,态度就软了点。7月份接受采访,说对华安全问题得小心处理,但经济利益也得顾着。结果呢,到了8月底,彭博社爆料,荷兰政府很可能不续签阿斯麦对中国维护的许可证。这消息一出,市场就炸锅了,阿斯麦股价波动,中国芯片厂也开始盘算后路。

阿斯麦的设备分好几种,高端的极紫外线(EUV)早就被禁卖给中国了,从2019年美国就开始施压。现在闹的焦点是深紫外线(DUV)浸没式系统,这些能做7纳米甚至5纳米芯片的。中芯国际、华为海思这些企业靠它们维持生产线。

要是维护停了,机器光学系统磨损,曝光精度掉,晶圆处理量从每小时300片降到一半都可能,良率也从90%以上滑到70%以下。想想看,一台机器上亿欧元,趴窝了等于扔钱。中国企业试过自己修,但专利在美国手里,拆开重装都容易出岔子,有报道说有台DUV机器被中国工程师拆了修,结果坏得更彻底,阿斯麦派人去都摇头。

美国为啥能管到荷兰?因为光刻机不是荷兰一家的事儿。阿斯麦造机器,得从美国进口专利技术,从日本买光学元件,从德国拿精密仪器。美国握着核心专利,说不让卖就不让卖。拜登政府从2022年起就加强出口管制,2023年10月更新规则,把更多设备纳入。到了2024年4月,阿斯麦CEO福凯在财报会上直说,美国已经限制了部分中国设备的维护,但公司收益不受大影响,因为中国客户提前囤货。确实,2024年前半年,中国从阿斯麦买了上百亿欧元的设备,占公司总销量的近四成,就是怕禁令升级。

9月份,荷兰政府正式出新规,要求阿斯麦为某些对华服务向本国申请许可证,而不是直接听美国的。这步棋看着是荷兰想多点自主,但其实还是在美国压力下妥协。结果呢,2024年年底,阿斯麦发公告,说更新限制的影响在2025年预期内,中国销售额预计降到20%左右。进入2025年,1月份,荷兰干脆停止公开披露对中国DUV销售数据,说是为了避免敏感信息泄露。这明显是美国推动的,国会报告显示,中国2024年从阿斯麦等供应商买了380亿美元设备,但维护中断会放大打击。

现在来看,中国那边光刻机真有瘫痪风险。2025年上半年,荷兰发放的维护许可越来越少,只批低端机型,高端DUV申请多被拒。中芯国际生产线调整,转用国产零件,但效率至少降10%。国际订单流失,部分转到台积电在美国和德国的新厂。智能手机厂家像华为,本来设计出高性能处理器,但加工不了,只能买国外次级芯片。三星和苹果的3纳米芯片领先,中国28纳米产品在市场份额难保。话说,这差距不是一夜之间拉开的,苹果2013年就用28纳米了,现在奔2纳米去,阿斯麦还在升级技术,把计算光刻速度提40倍。

但美国这招也只是拖时间。中国有完整半导体链,从设计到封装,全链条都在。2023年华为手机用上7纳米国产芯片,2024年国产光刻机从28纳米推到更细。2025年3月,有消息说国产极紫外线光刻机进入试产,第二季度就能跑起来。9月份,中芯国际测试首台国产浸没式DUV系统,虽然针对28纳米,但自给率上台阶。超过300家中国企业投身研发,投资430亿美元,AMIES公司专注瓶颈突破,2025年8月出货首台纳米压印工具,10月发货500台步进机,占国内市场九成。

美国呢?拜登任期内使出浑身解数,从贸易战到金融制裁,再到半导体卡脖子。2024年12月,商务部加140家公司到实体清单,扩展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禁高带宽内存出口中国。2025年1月,又出AI扩散框架规则,管AI模型权重。3月,加42家中国实体到清单,9月再加23家。甚至警告用华为Ascend芯片违反管制。但这些招数用光了,中国还在往前冲。武器禁运让中国成出口大国,航天封锁结果中国建空间站。半导体战也一样,美国说服荷兰停维护,只能制造短期麻烦,中国加速国产,等追上西方,美国拿啥制衡?

其实,这事儿接地气点说,美国就像个老大哥,总想管别人家事儿,但中国韧性强,越压越反弹。荷兰夹在中间,最惨,阿斯麦2025年财报预计中国需求暴跌,转向AI芯片需求,但丢掉大客户,股价晃荡。拜登这最后一搏,看似狠,但后手没了。中国本土化提速,2026年芯片产量目标翻三倍,美国只能干瞪眼。话说回来,全球供应链这么乱,谁都讨不到好。欧洲企业抱怨,美国管制让它们丢市场,中国稀土出口审查一出,阿斯麦生产就卡壳。2025年6月,美国国会还推更严规则,但中国已开始反制,押注本土创新。

长远看,美国底牌打光,面对中国崛起,只能调整心态。要么接受现实,要么冒险升级,但历史证明,封锁挡不住进步。中国半导体从跟跑到并跑,速度肉眼可见。2025年10月,阿斯麦首席财务官说备库存应对稀土管制,但长交期缓冲不了永远。AMIES等企业发货量上万,突破一个个关口。美国从2022到2025,使尽招数,结果中国产业链更壮。拜登这孤注一掷,换来中国光刻机潜在瘫痪,但也刺激对手自强。美国已无后招,只能看着中国往前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科技   打光   光刻   底牌   美国   中国   荷兰   三星   纳米   芯片   华为   机器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